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5784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实行林木禁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4 月 24 日至 5 月 10 日,市政府经研室、市林业局、市财政局组成调研组,就当前我市实行封山育林、林木禁伐的可行性,以及实施禁伐的办法措施等,先后到资兴市、永兴县、桂阳县、临武县、桂东县、汝城县、宜章县、嘉禾县、北湖区等 9 个县市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查组先后调查走访了 62 个县直单位, 11 个林区乡镇,24 个林区村组,12 个国有林场,18 个林木经营加工企业,共召开各类座谈会 22 个、参与座谈人员 495 人次,收集各类资料 97 份,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同时,全市 11 个县市区政府及林业部门也按照统一

2、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分别上报了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汇报如下。一、我市林业发展现状(一)森林资源状况当前,我市森林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然条件优越。郴州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群山连绵,宜林地多且大部分土壤肥沃,适宜各种林木生长,封山育林绿化快、效果好。全市林业用地面积 2076.59 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 71.78%;有林地面积 1586.52 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 54.84%,排全省第三。二是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面积 1443.96 万亩,森林覆盖率 64.05%;活立木蓄积 4301.97 万立方米,森林蓄积 4218.83 万立方米,

3、排全省第四。树种资源丰富,共有乔灌木树种 1409 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37 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95 种。常规树种主要有松树、杉树、柏树、樟树、油茶树、毛竹等多种针叶、阔叶树种。引进了湿地松、水杉、桉树、杨树等外来树种。三是森林分布不均。全市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资兴市、汝城县、桂东县等三个县市,森林面积占全市的 41.0%,蓄积量占全市的 67.8%。而临武县 、嘉禾 县、桂阳县、宜章县(不包括莽山林场)等四个县,森林面积占全市的 30.3%,蓄积量仅占全市的 16.6%。四是林业产业初具规模。全市森林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林业产业2发展较好,林业产业链基本形成。2011 年,全市林

4、业总产值 114.66亿元;林业生产涉及的 农户人口 128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25.3%,其中,林业收入占总收入 30%50%的家庭 18.5 万户,涉及 79.3 万人;占总收入 50%以上的家庭 11.6 万户,涉及 48.7 万人;木竹经营加工企业 1023 家,从业人员 8968 人。五是生态效益逐步显现。郴州属上游地区,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湘江、北江和赣江三大水系的重要源头;也是全省战略性水资源地,特别是东江湖在全市全省的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郴州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日益重要。从森林类别来看,全市商品林面积 1189.37 万亩

5、,公益林面积 893.22 万亩,分别占林地面积的 52.3%和 47.7%。现 已取得生态补偿的国家级、省级公益林面积707.91 万亩。近几年来,随着生态建设的需要,市县两级新增生态公益林面积 82 万亩,并逐步由市县财政予以补偿,生态公益林面积呈不断递增趋势。(二)造林绿化情况近年来,特别是 2008 年特大冰灾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连续实施了森林生态灾后恢复重建、城区森林景观建设、交通干线造林绿化、绿城攻坚、三年城乡绿化攻坚等一大批标志性、景观性生态营造林工程,连续四年每年完成造林 50 万亩以上。去冬今春,全市完成荒山荒地绿化 61.54 万亩、通道绿化 4150 公

6、里、水系绿化 521.1 公里、村镇绿化 9127.6 万株。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进一步明确了山林的产权,放活了经营权,落实了处置权,保障了收益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和社会资金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山区林农“ 把树当菜种、把山当田耕” 的情况很普遍。林地林木流 转加速,近三年流转林地面积 74.6 万亩,流转林木 90 万立方米,流转金额 2.2亿元。 产生了大批造林公司、造林大户。目前,全市造林 500 亩以上的大户 571 户,共造林 95 万亩;造林上万亩、投资上亿元的外资企业和造林公司 20 家,共承包荒山造林 50 多万亩。2009-2011 年,全市每年投入造林的资金近 5 亿元

7、,其中 90%以上是造林公司、造林大户3和林农等社会投入。(三)影响造林绿化的主要因素1、森林火灾。全市每年都有大量森林资源毁于森林火灾。据不完全统计,2012 年 1-5 月,全市共 发生森林火灾 99 起,过火面积 1.8万亩,受害面积 6742 亩。一些村民不仅防火意识不强,野外用火屡禁不止,烧田埂、烧稻草、清明烧纸等陈规陋习难改,引发许多森林火灾,而且打火积极性不高。非重点林区群众比重点林区群众,防火意识更低。如永兴县统计,今年 1-5 月,全 县共发生森林火灾 5 起,全部都在西部非重点林区乡镇,东部林区乡镇没有出现一起火灾。特别是临武、嘉禾、桂阳、宜章、永兴等丘岗地区,年年造林不见

8、林,主要是受到森林火灾的严重损害。2、林地征占。一是因矿山开采破坏森林植被。据估算,目前全市因矿山开采导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并尚未得到恢复的面积达 27.8 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 1.34%,其中大部分长期难以恢复。二是因项目建设占用林地。近年来,因城市扩张、土地开发、工程建设等征占用林地的数量逐年增加。 “十五” 期间为 2.2 万亩, “十一五”期间为 6.9万亩, 2011 年为 2.2 万亩,预计“十二五”征占用林地 10 万亩以上。而且,一些地方和项目建设存在少批多占、未批先占、不批乱占林地现象。3、林木采伐。国家下达给我市的年采伐限额:“十一五”期间为199.14 万立方米, “十

9、二五” 为 176.2 万立方米。近三年,全市年均消耗林木资源 113.52 万立方米,其中,林业经营活动采伐林木 83.13 万立方米,非林业经营活动消耗林木 30.39 万立方米。全市近三年年均林木采伐面积(皆伐)为 15.5 万亩。2011 年,全市实际发放采伐许可证71.47 万立方米,其中,资兴市、汝城县、桂东县等 3 个县市的采伐量占全市的 74.4%。4、病虫危害和自然灾害。当前,我市森林病虫害主要有北湖区、苏仙区和永兴的松材线虫病,丘岗地区的马尾松松毛虫,毛竹枯梢病等;自然灾害主要有森林火灾、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和冰冻灾害等。4近三年,除森林火灾外,全市因病虫危害和自然灾害消耗的

10、林木年均 13.48 万立方米,年均损坏森林面积为 2.7 万亩。5、农民烧材和自然枯损。近三年,全市农民烧材和自然枯损消耗的林木年均 15.87 万立方米,其中,烧材 4.37 万立方米。二、实行封山育林和林木禁伐的意义和作用(一)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这是加强全市森林生态建设,重塑“ 林邑 ”风采的客 观需要。特别是当前一些地区,不 仅山上可采伐的林木资源十分有限,而且“癞子” 山多、林分 质量不高、森林植被体系单一,林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其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打造“林中之城,休 闲之都” ,实现“ 绿色崛起、生态立市” 目标,必须实行封山育林。再次,郴州作为两大流域、三大水系

11、的重要源头,实行封山育林和林木禁伐,对加强水源地保护,特别是加强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和湘江流域综合治理,无疑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实施封山育林和林木禁伐,也是当前深入推进“三年城 乡绿化攻坚” 、“绿城攻坚”、“点亮郴州 ”等系列活 动的重大举措之一。 这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二)有利于提升郴州对外良好形象。当前,全市上下正在着力创建“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实行封山育林和林木禁伐,有利于打造国家级“绿色名片 ”,彰显“林邑”特色。同 时,有利于 缩小与外地和周边城市的差距。我市与周边城市和省内兄弟市比,已经落后了,省内的长株潭、常德、岳阳,周边的韶关

12、、赣州,都已是国家园林城市,而我们离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却还有一定差距。与周边地区的绿化反差也比较大,特别是沿武广高铁、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等重要通道的两边,反差更大,南面比不上广东的韶关和清远,北面比不上省内的长株潭。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严格实行封山育林,是实现绿化赶超的唯一途径。(三)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郴州是资源丰富的城市,特别是矿产资源较多。由于多年无序开采,一些地方不仅资源枯竭,而且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森林植被被毁,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相5当严重,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实行封山育林和林木禁伐,对扭转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促进资源型城市尽快转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有利于促进绿色产

13、业发展。实行封山育林和林木禁伐,将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倒逼机制,特别是对林木采伐进行严格控制后,传统 木材产业将受到较大制约,促使林业生产经营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转向。这对于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食品药材、花卉苗木、种植养殖、小水电产业等绿色环保产业,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当前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区域环境的竞争,而生态环境是区域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实行封山育林和林木禁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就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于吸引更多的外商、外资和项目进入我市,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六)有利于国有林场和森工林场改革改

14、制。如果实行封山育林和林木禁伐,争取将林业系统全面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可以让国有林场、森工林场从木材生产经营中解脱出来,转向林业管护。此举可彻底改变林业部门靠砍树来维持运转的局面。三、实行林木全面禁伐的主要影响(一)对 GDP 和财政收入的影响。2011 年,全市林业总产值114.66 亿元,其中:一产业 46.64 亿元、二产业 48.49 亿元、三产业19.53 亿元。如果实施全面禁伐,林业对全市 GDP 的贡献每年减少27.16 亿元以上(其中:木竹采伐运输产值 6.4 亿元,木竹加工产值20.75 亿元)。2011 年,全市林业部门非税收入共 1.06 亿元,其中:育林基金 5149 万

15、元,植被恢复费 4500 万元,罚没收入 1000 万元。如果实施全面禁伐,全市来自林业部门的财政收入将减少 6000 万元以上。同时,一些林木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将受到较大影响,利税减少,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会减少。(二 )对 造林 绿化的影响。 如果实行全面禁伐,至少带来以下五个6方面的影响:一是社会造林积极性降低。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各级政府按照“谁造谁有谁 受益” 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造林, 许多造林公司、造林大户、林农等通过承包或租赁山地造林,从中获得稳定的收益,充分调动了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据统计,2009-2011 年,社会团体和个人投入荒山造林的资金近 15 个亿,平均每年投入

16、造林的社会资金达到 5 亿元,而同期各级财政投入荒山造林绿化的资金不到 1个亿(绿城攻坚的三边造林除外),其中,2011 年新造商品林 36.55 万亩,投入造林资金达 4.29 亿元。如果实行全面禁伐,按 2011 年全市采伐指标 71.47 万立方米(出材 46.8 万立方米)测算,现每立方米木材市场价按 1000 元计,停采后减少木材收入为 4.68 亿元。这将严重挫伤社会团体和个人承包荒山造林的积极性,导致一些造林者不再造林,承包租赁山地造林面积也将逐步减少。并且,因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林木盗伐等造成森林遭到破坏后,由于没有人愿意去造林,形成只砍不造现象,被毁林地不能及时得到更新造林,导致产生新的宜林荒山。二是林业管护压力增加。实行禁伐后,一些山林没有收益,导致部分群众管护意识和管护责任减弱,森林火灾、林木盗伐等管护难度加大,风险增加。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降低。2010年,全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林农对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林农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