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K-188-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5074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K-188-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K-188-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K-188-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K-188-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K-188-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K-18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07-K-188-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轨道交通 2#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 -苏州市轨道交通 2#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07-K-188-1)1、前言受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苏州市轨道交通 2#线金民东路站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1.1 工程概况苏州市轨道交通 2#线总体呈南北走向,线路起于相城区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经平江新城、石路商业区、沧浪新城,终于吴中区迎春南路,线路全长26.95 公里,全线设站 22 座,其中高架站 6 座、地下站 16 座,设车辆段一处,位于相城区太平镇,主变电站两处,分别位于苏州火车站和宝带西路站,控制中心与 1 号线合建于相门人行天桥南侧。金民

2、东路站位于平江新城,人民路北延与金民东路交叉口,轨道交通 2#线测设里程 CK11+852.000 处,车站型式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南北向长约120m,结构底板最大埋深约 16m,拟采用明挖法施工。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工程安全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勘察等级为甲级。1.2 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工作是在工程地质可行性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详勘,勘察目的及任务为:1.2.1 勘察目的(1)查明车站区域内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场地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性质、特征、范围,提出对不良地质作用防护、治理的措施。1.2.

3、2 勘察任务(1)查明车站区域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工程方案的影响;(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性质、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及其危害程度,并提出治理建议;(3)查明湖淤积物的发育、分布,并结合工程要求作出地基稳定性评价;(4)查明车站区域地层中是否存在充水洞穴、透镜体及障碍物。(5)查明岩土的分类及其密实程度、含水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结合设计及施工方法的要求,提供地基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6)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7)确定车站范围内土、石的可挖性分级和围岩分类;(8)搜集调查本区地表水系水位、流量及其动态规律; (9)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以及补给、径

4、流、排泄条件;进行现场抽水试验,测定地层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涌水量和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对基坑开挖、地下水控制提出建议;(9)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10)分析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出监测和防护措施。苏州轨道交通 2#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1.3 勘察工作依据的规范、规程、标准及技术要求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307-199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

5、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 87-9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94)静力触探技术规则 (TBJ 37-9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对详细勘察的技术要求本院 ISO 9001 质量保证体系之程序文件1.4 勘察工作简况1.4.1 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及调整勘察工作量依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307-1999)及其它相关规范要求,根据车站的结构底板埋深及拟采用的施工方法,结合场地土层的复杂程度综合考虑,按 2540m 左右间距布置勘探孔,并在主要节点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孔。本次勘察共布设勘探孔 31 个,

6、其中取土机钻孔 12 个、标准贯入试验孔 3 个、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孔 11 个、扁铲侧胀试验孔 2 个、波速试验孔 3 个(机钻孔内兼) ,同时为实测场地浅部微承压含水层有关水文地质参数,布设水文试验孔 1 组(1 抽水孔带 2 观测孔) 。孔深要求:控制性钻孔深度在结构底板以下不小于 20m,并应满足抗浮设计的要求,故钻孔深度一般在 40m 左右,控制性钻孔深度在 50m 左右。场地现为农田,各勘探点均得以顺利施工。1.4.2 勘察工作时间及投入设备本次勘察工作按业主及设计要求,野外施工自 2007 年 3 月 21 日进场,至2007 年 4 月 14 日完成。投入 XY-1A 型钻机 2

7、 台套,SH-30 型钻机 1 台套,双桥静力触探仪 1 台套,孔内波速试验仪 1 台套,扁铲侧胀仪 1 台套,抽水试验设备 1 台套,野外工作总历时约 25 天。勘察全过程按照有关规范及本院 ISO 9001 质量保证体系之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执行,并全过程接受委托方的指导和监督,施工质量优良。1.4.3 钻孔测放施工前根据我院测绘分院提供的控制点L23( X=47909.641,Y=53561.349,H=3.342m) 、L24( X=47965.683,Y=53673.680,H=3.312m)作为本次平面、高程的首级控制,然后加密控制,采用全站仪测定各勘探孔位置,孔口高程为 1985

8、国家高程基准,钻孔坐标为苏州城市独立坐标系,控制点具体位置详见“控制点平面位置图” 。各勘探点位置详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各勘探点坐标、孔口高程、孔深等详见表 1-1“勘探点一览表 ”。苏州轨道交通 2#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 -勘 探 点 一 览 表表 1-1坐标 孔 口 高 程 孔深 潜水位 微承压水位孔号X Y (m) (m) 埋深 标高 埋深 标高 钻孔性质 备注J2055 48384.172 53187.194 1.33 41.30 0.47 0.86 0.55 0.78J2056 48308.759 53195.959 1.40 41.30 J2057 48

9、261.303 53204.513 1.56 41.30 0.60 0.96 0.73 0.82J2058 48360.971 53166.469 1.30 49.30 0.50 0.80 0.72 0.62J2059 48341.495 53170.294 1.38 49.30 0.57 0.81 0.64 0.83机钻取土孔J2060 48323.448 53173.379 1.33 51.45 标贯试验孔 兼波速试验孔J2061 48305.401 53176.051 1.47 50.30 0.63 0.84 0.70 0.77J2062 48256.344 53181.692 1.42

10、 50.45 标贯试验孔J2063 48376.690 53140.338 1.45 51.30 0.68 0.77 0.60 0.85J2064 48337.452 53147.270 1.38 50.30 0.43 0.95 0.61 0.77 兼波速试验孔J2065 48301.898 53153.241 1.45 50.30 0.63 0.82 0.70 0.75机钻取土孔J2066 48277.467 53155.828 1.40 51.45 0.58 0.82 0.52 0.88 标贯试验孔J2067 48254.432 53159.154 1.51 51.30 0.54 0.97

11、 0.82 0.69 兼波速试验孔J2068 48344.930 53128.617 1.30 41.30 J2069 48295.589 53116.421 1.49 40.30 0.50 0.99 0.67 0.82机钻取土孔C2023 48360.971 53190.919 1.36 40.00 C2024 48345.945 53189.785 1.46 40.00 C2025 48282.868 53202.038 1.38 40.00 C2026 48380.443 53164.008 1.36 50.00 C2027 48281.760 53178.256 1.31 47.00

12、C2028 48358.080 53144.645 1.40 50.00 C2029 48319.858 53150.530 1.47 50.00 C2030 48289.394 53138.736 1.53 40.00 C2031 48366.185 53103.510 1.51 40.00 C2032 48331.069 53106.266 1.54 40.00 C2033 48264.348 53124.313 1.48 40.00 双桥静力触探孔抽 202 48316.978 53190.980 1.38 20.00 观 201 48308.825 53192.088 1.39 20.

13、00 观 202 48296.806 53193.949 1.37 20.00 水文试验孔DMT208 25.00 C2025 孔旁施工DMT209 25.00 扁铲侧胀试验点 C2029 孔旁施工1.4.4 勘察方法本次勘察方案由本院编制,征得委托方及现场工程部的批准,采用钻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扁铲侧胀试验、现场抽水试验、工程物理勘探、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准确客观地反映场地土特征。1.4.4.1 钻探方法勘探钻孔采用 XY-1A 型钻机及 SH-30 型钻机完成,XY-1A 型钻机开孔孔径 146mm,终孔孔径 110mm,护壁管径 146mm,SH-30 型钻机开孔孔径11

14、0mm,终孔孔径 91mm,护壁管径 110mm,采用泥浆护壁循环钻进,分回次钻进取芯,并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采取不扰动土样及扰动土样,对所采集的不扰动土样按土层变化情况进行常规测试及不固结不排水(UU) 、固结不排水(CU ) 、K 0 固结、渗透试验、热物理指标、电阻率等试验,扰动土样进行颗粒分析。1.4.4.2 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在机钻孔内进行,钻至预定试验深度,将标贯器置于土层中,以重 63.5kg 的自由落锤提升 76cm 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将标贯器打入土层中,先预先将标贯器打入土中 15cm(以消除土层扰动对标贯击数的影响) ,而后再记下打入 30cm 的击数(每 10cm 记

15、一次击数) 。1.4.4.3 静力触探双桥静力触探采用双缸液压式静力触探仪(贯入力 15T)将探头贯入土内,贯入速率均控制在 1.200.30m/min,每 2m 进行一次归零校验。通过探头内的锥尖传感器及侧壁传感器把探头在贯入土层中所受的锥尖阻力(q c)及侧壁摩阻力(f s)转变为电讯号,最后由 D310 静探微机自动采集数据。1.4.4.4 波速测试本次勘察采用检层法进行孔内波速测试,利用人工敲击木板产生的剪切波苏州轨道交通 2#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 -向下传播,在地层的某深度直接接收直达压缩波的初始和第一个直达剪切波的到达时间,从而求取某一土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Vse。本

16、次测试从下往上每隔 1m 做一个采样。利用重锤锤击枕木,产生压缩波与剪切波,波速测试采用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 FDP204PS 工程检测仪,检波器采用南京伟雄电器设备厂生的 CJ-2000A 吸合式三分量地下检波器,激振设备为剪切板及重锤(16 磅) 。1.4.4.5 扁铲侧胀试验本次勘察在 DMT208 及 DMT209 点进行扁铲侧胀试验,试验时将接在探杆上的扁铲测头压至土中预定深度,然后施加气压,使位于扁铲测头一侧面的圆形钢膜向土内膨胀,量测钢膜膨胀三个特殊位置(A、B、C)的压力,从而获得静止侧压力系数(K 0) 、水平应力指数( KD) 、侧胀模量(E D) 、水平基床系数(K x)等力学指标。1.4.4.6 地下水位的量测本场地潜水位及微承压水位按以下方法进行量测:在机钻取土孔中干钻进至浅部原状土层(第一隔水层)过程中见初见水位后,即停钻,隔日在该钻孔内量测得水位即为潜水稳定水位。机钻孔在钻至微承压含水层(或承压含水层)上部隔水层后,下套管至微承压含水层(或承压含水层)上部隔水层,而后改变钻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