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48379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什么,怎么评,事关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甚至终身发展。目前的数学教学评价,存在以下弊端:(1)评价内容单一,重知识,轻能力。目前评价侧重对课本知识的考查,这样往往导致重知识,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2)评价形式单一,重笔试,轻操作。目前的数学学习评价一张试卷定成绩,缺少对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3)评价主体单一,重师评,轻互评。目前,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掌握评价学生的

2、“生杀大权”,忽视了学生互评、学生家长评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教学评价也必然要走出“一元化”的藩篱,迈进“多元化”的世界。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专题研究,从改进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方法、改变评价主体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体系。二、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评价观。以知识的建构为评价标准,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德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有多种类型,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每个人在各种智能上的发展有各自的特点。注重

3、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数学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3.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基本理念: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历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科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2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

4、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三、研究目标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快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2建立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互动化。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多给孩子一份喜悦,促进评价对象数学学习的转变与发展。3探索出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实施的策略及方法体系,建构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的运作模式。四、研究内容1.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内容多元化研究。通过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研究,力图改变过去把课本知识作为单

5、一的评价内容,建立口算速算、动手操作、思维表达相结合的评价内容体系。2.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研究。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方法,建立笔试与面试、平时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体系。3.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主体互动化研究。改变过去教师一人说了算的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共同参与的评价主体体系。4.构建小学生学习多元化评价运作模式。积累活动案例,提炼成功经验。从改进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方法、改变评价主体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一套较为完善整的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体系。五、研究方法本课题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提升”为研究模式,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1文献资料法:根

6、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理论研究成果和文献材料,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的先进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2实验研究法:开展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三方面为主的实验研究。33行动研究法:邀请专家定期指导,及时调整研究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形成经验成果。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加强研究,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根据课题研究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六、实验步骤课题实施分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制定实验方案,形成初步研究思路,确定实验学校,选配

7、实验教师,培训实验教师,做好一定的理论积累、经验论证等其他辅助工作。2研究阶段各子课题组,根据实施方案全面展开研究工作,逐步构建、完善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体系。总课题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总结课题实施情况。印发学习材料,形成阶段性的论文和教师反思专辑。3深化实验阶段对课题研究情况和取得了阶段成果进行总结,完成小学生数学学习多元化评价研究实验的初步总结,并在全处推广新的教学评价制度。4课题结题阶段在以上各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总课题研究材料的汇总、成果的总结,按时申请结题鉴定。七、主要过程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并于 1 月在区成功立项,在我校专家指导下开题,并与组内成员一起完成了

8、实施方案,以及通过了本阶段的阶段计划。在年 6 月7 月,各课题组成员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了多元化评价的相关材料,进行了理论学习。调查分析了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情况。8 月,利用假期进行了新课程以及有关学生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学习了以下方面的内容:建构主义评价观、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在课题研究阶段,我们课题组于 10 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现状,通过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开展。我们经常通过正式的、非正式的场合,进行数学问题的研讨,就教学中的新疑点、新发现进行交流。11 月,我们课题组依托教研组活动开展了一次互动交流活动,主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

9、。 另外,为了交流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10 月到 11月间通过头雁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每人一堂公开课,进行了展示课题实验成果,并4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校建立以课堂为课题研究基地,为教师搭建课题研究的试验园。在课题深入研究阶段, 3 月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多元化评价具体操作事宜。4月组织了期中学生分项评价活动,积累相关材料。见下表:实验班级统计表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分项评价班级成绩统计表 2012.4班级口算速算平均成绩(10 分)动手操作平均成绩(10 分)思维表达平均成绩(10 分)合计(30 分) 备注2007 级一班 8.02 6.23 6.51 20.742

10、008 级三班 7.53 5.47 5.31 18.312009 级三班 7.44 5.13 4.25 16.822010 级二班 6.75 4.76 3.79 15.30平行班级统计表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分项评价班级成绩统计表 2012.4班级口算速算平均成绩(10 分)动手操作平均成绩(10 分)思维表达平均成绩(10 分)合计(30 分) 备注2007 级二班 7.72 6.01 6.29 20.022008 级一班 6.86 5.18 5.17 17.212009 级一班 6.93 4.97 4.08 15.982010 级四班 6.29 4.37 3.66 14.325 月组织学生征文“

11、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表扬或批评” 。6 月期末学生分项评价活动,积累相关材料。见下表:实验班级统计表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分项评价班级成绩统计表 2012.65八、研究成果通过几个阶段的研究,静下心来思考,的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概述如下:采用多元化评价,扩大了学生对于成功的一种体验,并能体现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克服了教师急功近利的表现,充分去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如通过研究,魏丽老师就通过论文阐述了“打破教师评价的霸权主义,使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形式需要多样化”这样的认识;魏可娟老师在论文中也阐述了评价多样化的观点,并且提出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对学生的作业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的

12、评价要用赞赏的语言;改进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以质的评价取代量的评价等等一些好的观点、论据,这些也是我们理论上的收获,对于我们课题的研究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结合她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很好的开展了一些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等,对学生的进步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元化评价,的确对于学生的进步很有帮助。课题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于 4 月进行了一次实验班级与平行班级之间进行的比较,具体统计如下:实验班级统计表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分项评价班级成绩统计表 2012.4班级口算速算平均成绩(10 分)动手操作平均成绩(10 分)思维表达平均成绩(10 分)合计(30 分) 备

13、注2007 级一班 8.02 6.23 6.51 20.742008 级三班 7.53 5.47 5.31 18.312009 级三班 7.44 5.13 4.25 16.822010 级二班 6.75 4.76 3.79 15.30班级口算速算平均成绩(10 分)动手操作平均成绩(10 分)思维表达平均成绩(10 分)合计(30 分) 备注2007 级一班 8.93 8.25 8.36 25.542008 级三班 8.35 7.43 6.79 22.572009 级三班 8.44 7.13 5.42 20.992010 级二班 7.56 7.52 4.99 20.076平行班级统计表小学学生

14、数学学习分项评价班级成绩统计表 2012.4班级口算速算平均成绩(10 分)动手操作平均成绩(10 分)思维表达平均成绩(10 分)合计(30 分) 备注2007 级二班 7.72 6.01 6.29 20.022008 级一班 6.86 5.18 5.17 17.212009 级一班 6.93 4.97 4.08 15.982010 级四班 6.29 4.37 3.66 14.32通过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原来基础基本相同的实验班级与平行班级之间,有了一些不同的表现,也就是说实验班级的总体情况较平行班级有更好的表现。在 6 月我们进行了期末学生分项评价活动,我们统计数据如下表:实验班级统计表与

15、 4 月相比较而言,学生的各项测试数据显示,都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另外,在 5 月组织的学生征文中,学生们所写的文章中渗透的信息,也让我们感觉到随着多元化评价的实施,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的一些自信也得到了体现。九、问题与讨论通过这几个阶段的研究,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的确深刻的意识到存在着一些问题: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分项评价班级成绩统计表 2012.6班级口算速算平均成绩(10 分)动手操作平均成绩(10 分)思维表达平均成绩(10 分)合计(30 分) 备注2007 级一班 8.93 8.25 8.36 25.542008 级三班 8.35 7.43 6.79 22.572009 级三班 8.44 7.13 5.42 20.992010 级二班 7.56 7.52 4.99 20.0771.评价多元化带来了大量的评价工作量。往往想要完成对一个班级的评价,要进行将近一周的工作,另外还要投入的大量的人力参与其中 。2.评价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主观因素往往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与公平性。由于评价教师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如何协调他们彼此间的这种由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判很难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