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主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4835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民主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校民主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校民主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校民主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校民主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民主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民主管理(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七章 学校民主管理,学校管理学,2,内容介绍,第一节 学校民主管理的含义第二节 学校民主管理的意义第三节 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第四节 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第五节 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容第六节 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操作机制第七节 学校民主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第八节 案例分析,学校管理学,3,第一节 学校民主管理的含义和本质,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也是一种联合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学校“领导应当是通过和别人交换意见从而激发和指导智慧的领导,而不是那种孤立地依靠行政方法专横独断地将教育目的和方法强加给别人的领导

2、。”,学校管理学,4,1、区分政治民主与管理民主,政治民主适用的范围是公共事物,民主的目的在于民主。对于政治民主,必须明确三点:民主是天然的,不是给予的,源自于人之生来就是平等的和公共的事物大家管这样的理念,也可以说源自于人的天然权利;政治民主为民主而民主,即民主是目的而非手段;真正的政治民主是人人具有平等的参与权和表决权。学校中那些关系到每个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如职工福利等,需要政治民主。,学校管理学,5,1、区分政治民主与管理民主,管理民主与政治民主不同,在民主管理中,民主是手段而非目的,所以采取民主的方式,是为了取得管理的成效。这些管理成效包括:通过集思广益提高决策质量;通过参与决策制定

3、,提高执行者和相关人员对决策的承诺水平;通过民主缓解矛盾,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满意程度。从这种意义上讲,管理民主的民主是给予的而不是天生的,如果民主达不到上面所讲的效果,或没有上面的需要,就可以不采取民主的方式。正因为如此,民主管理的方式是多样的,也没有必要采取绝对的民主方式,可以是程度很弱的民主。严格地讲,民主管理的民主是一种参与决策,参与的方式和程度都很灵活。学校民主管理更多的是管理民主。,学校管理学,6,2、学校民主管理的含义和本质,就教师方面而言,学校民主管理的本质就是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教师民主参与决策,是以发挥教师主人翁地位为基础,以权责利统一为前提,与校长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相联系

4、的,教师参加并以自己的主体意识影响学校的目标和决策的制定、执行与监督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它本质上是广大的教师与学校党政领导真诚沟通、相互合作和分权的过程。因此,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所隐含的基本逻辑是: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意识的凸显,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人翁。即在政治上体现广大教师当家作主的地位;在职能上发挥教师参政议政,对学校工作实现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的作用。,学校管理学,7,2、学校民主管理的含义和本质,“学校的民主管理,就是集中群众智慧来管理学校;就是在学校内部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保障教职员工有参与管理现象的权利,有监督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就是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教职工真正成

5、为学校的主人。” 所谓民主管理,是教职工群众参加的采取民主方式进行的行使主人翁权利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学校管理学,8,第二节学校民主管理的意义,1、学校实现民主管理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2、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方面,是校长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校长负责制的丰富和补充。 3、教师参与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4、实现民主管理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途径。,学校管理学,9,第三节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1、伯瑞兹(M.Bridges)的相关性与能力理论2、管理民主四相图3、李永生模式,学校管理学,10,1、伯瑞兹(M.Bridges)的相关性

6、与能力理论,美国学者伯瑞兹认为,是否需要参与,在什么情况下参与,谁该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两个变量:个人与决策问题的相关性,这关系到被邀请者对决策是否感兴趣,邀请没有参与兴趣的人参与决策,会使其生厌;参与决策的能力,包括经验、信息掌握情况、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对于一个没有决策能力的人你要他参与,由于他不能作出贡献,而使自己感到孤独和无能,同时还会无端耽搁别人的时间,特别是不得不表达意见时。根据两个变量,伯瑞兹区分成四种情况,分别有不同的参与,如下图(图1)所示。,学校管理学,11, 相关性 有 有 无 无 参与能力 有 无 有 无 参与否 是 偶尓 偶尓 从不 参与程度 最大 有限 有

7、限 决策过程 1识别问题 2确定标准 3拟定方案 4分析方案 5选择方案 6防范分析 7实施方案 民主 集中 决策方式安排 民主 确保倾听 关注问题解决 领导的作用 少数人的 合作,整体 意见 高的认可,低的反对 伯瑞兹理论图解 图1,学校管理学,12,1、伯瑞兹(M.Bridges)的相关性与能力理论,对于相关且有能力的组合(),要给予最大程度的参与,而且从决策的过程来看,要让其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对于相关但没有能力的组合(),给予有限的参与,在决策过程中最好只让其参与决策的最后选择;对于不相关但有能力的组合(),也给予有限的参与,在决策过程中让其参与决策的前五个步骤,而不必让其参与决策的最后

8、选择;对于既不相关也没有能力的组合(),不要给予参与。在决策的方法上,()采取民主的方式,领导要确保倾听少数人的建议;()()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式,领导要关注问题的解决,强调和合作,要争取高的认可,低的反对。,学校管理学,13,2、管理民主四相图,高 独立 真民主 接 (假独裁) 受 和 采 纳 建 议 程 真独裁 假民主 度 低 低 听取和征求意见程度 高 图2,学校管理学,14,(1)独立的决策方式与独立的领导。管理者有接受和采取别人建议的愿望,但没有去征求和听取意见。采取这种决策方式的多是些多谋善断的管理者。这种管理者,由于没有去听取和征求意见,所以给人一种独裁的感觉,但并不是真的独裁。

9、(2)真民主。管理者有接受和采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建议的愿望,在实践的决策中也积极去听取和征求成员的意见,并把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决策方案。(3)真独裁。管理者既没有接受和采纳别人意见的愿望,也不去听取和征求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完全是个人决策。(4)假民主。管理者没有接受和采纳别人建议的愿望,表面上却虚心、积极地去听取和征求意见,但并没有把征求到的建议当回事,实际上仍按自己预先想好的决策。,学校管理学,15,3、李永生模式,参与者 影 参 响 与 支 有权决定 的 配 有权监督 程 力 有权讨论 度 愈 知道详情 愈 小 不 参 与 高,学校管理学,16,3、李永生模式,第一层:不参与。事涉校长权威

10、或学校机密,不让教师参与;有关管理事宜本身与教师直接利益关系很小,教师无参与愿望。第二层:知道详情。即教师了解有关学校管理中基本情况和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及处置状况,但管理者不要求教师对其表达个人的意愿。第三层:有权讨论。即有权与管理者进行对话,参与讨论某些事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四层:有权监督。即对学校管理中的某些方面,教师不但知道详情、有权讨论,而且能够对其加以监督管理。如对学校的组织建设有权评议监督,对学校领导人有权推荐、选举等。第五层:有权决定。即教师能够自主作出决策并且愿意对此负相应责任,承担相应义务。教师主体是处于自觉自醒状态。这个层次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责任三者关系的最高统一

11、的体现,是参与管理权力诉求的最高境界。,学校管理学,17,第四节 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李永生于2001年在全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做了问卷调查,并且根据相关内容,对一些校长和教师作了访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教师参与管理中的现状感到满意的占19.9%,感到一般的占21.1,部满意的占58.4。对教师参与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实际所处的地位,回答很高的占23.0,一般的占31.0,回答“摆设”的占46.0。上述统计表明:被调查者并不认为教师参与管理在学校管理中被摆到重要的位置。这反映了教师参与管理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与现有法律的相关规定尚存在差距,与教育民主化改革的发展要求也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