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47619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导学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摘要:两年多来,我校体育教研组着力于研究导学式教育模式,将学习型社会的相关理念融入体育教育,使传统的“教”变为青少年自主的“学”,以及自主的“体验” 和自主的“探究”。 1 导学式教学法是指:对学生的 “已有发展区” 的问题 ,直接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而对以“最近 发展区” 内的 问题,教 师应全力以赴地给予解决。2 导学式教学法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实施步骤:2.1 教师编写导学提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2.2 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习得技能;2.3 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答疑解难;2.4 学生自编导学提纲,真正实施自主学习。3 实

2、践证明:导学式教育法让孩子们的运动创新思维得到长足的发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 编写导学提纲 已有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敢于实践,敢于标新立异,具有独立意志和人格,这些都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但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意识、习惯、方法、兴趣等和体育与健康的要求相差甚大,在体育课练习中主动性、积极性较差,是个体差异大、层次复杂的群体。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型社会”和

3、“学习型社会”,体育教师更应重视并实践“相机诱导”,培养孩子们爱学、会学、能学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两年多来,我校体育教研组正着力于研究以导学式体育教育模式,将学习型社会的相关理念融入体育教育中,使传统的“教”变为青少年自主的“学”,以及自主的“体验”和自主的“探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1 导学式教学法为构建学生体育主体地位的作用的理论依据笔者曾在一教育文献学会生存一文中了解到:“未来的受教育者将依靠自己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我校体育教研组所提倡的导学式体育教育,正是实践与探索一种切

4、实可行的、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及规律,最终2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所谓,导学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所需掌握的内容分为两大板块:即学生既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能掌握的运动技能为“已有发展区”,直接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而在课堂教学中,经过教师的指导、讲解而掌握的运动技能为“最近发展区”而对以“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教师应全力以赴地给予解决,力求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体,因学导教,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因需施教,学生因探得知。2 导学式教学法构建学生体育主体地位的具体实施步骤:2.1 教师编写导学提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

5、目标体育教师在正式授课前,把本节课内容及本单元内容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详细分析,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运动水平和理解能力,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各种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阅读、理解、操作、回答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并进而自主掌握有关的陈述性知识和比较简单的体育研究方法,同时了解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以体育水平一综合身体素质训练过障碍的教学,本内容的教学目标是用游戏的形式让二年级小学生过障碍的动作要领。结合本校低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导学提纲编写如下:观察摆在面前的障碍物(立起来的圆圈、纵向摆放的体操凳、折立起的体操垫)它们分别是什么,如何做才能顺利通过。开动脑

6、筋:用什么办法才能最好、最快、最先越过障碍物?这样,通过简单明了的导学提纲,引导同学们主动参与教学环境、探究学习方法、发挥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去学习,培养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2.2 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供了导学提纲后展开的自主学习,不同于简单的预习,它是让学生在课前明确了该节课的教学内容后,独立地获取知识,习得基本体育实践技能的主要环节。仍以过障碍的教学为例,教师将全班学生采用导质小组的编组方法,将不同身体素质,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的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导学提纲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钻圆圈”的时候,有的同学采用先低头后迈脚的方法,十

7、分灵活地钻过去;也有一些个子稍高、身体较胖的同学创造了两只手先伸过去撑住地,然后两只脚紧跟着迈过去的方法,动作也很灵活,速度也很快。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地穿越“钻圆圈”和“踏过长体操凳”两种障碍物,从而获得成功的快感,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再学习的欲望。尤其值得高兴的是,部分学生会进一步思考;针对过障碍物的内容,如何才能让小组成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地通过,这样的思考事实上已经为学生高年段自己编写导学提纲奠定了基础。2.3 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答疑解难3导学法中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导学提纲引导下自主学习的延伸,它包括自学检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实践、教师讲解、课堂小结等过程。经过对学生自学情况的检查,

8、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已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从而确定适合于大部分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讲解的重点和难点,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种高起点、有效用的教学。如:水平二篮球简单组合动作中的隐蔽传球内容以异质小组的方法,小组自主学习掌握了传球的基本动作;如,背后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反弹传球等。然后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何在篮球比赛中隐蔽传球?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与实践后,教师再进行指导,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了解了传球的隐蔽性动作,如,外线同学向内线同学传球时,眼睛的视线与传球路线相分离的方法,运球方向与传球方向相分离的隐蔽性方法等等。最后;让学生结合实践,进行模仿练习,学生在民主的课堂中,掌握了通过自己的实

9、践、比较、思考、发现;把学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运动知识与技能的答疑解难方法,改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创新能力。2.4 学生自编导学提纲,真正实施自主学习导学式教学法的目的是为培养未来的运动创新人才,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故让学生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一步是:学生自己编写体育自主学习的导学提纲。当学生经过中年段的学习实践探究后,就可以逐渐尝试让高年段的同学在预习后,进行自我编写导学提纲,自我开展体育知识学习和实践探究活动,并通过内在的自我调控来完成整个动作要领的学习过程。水平三第二章学生的运动技能中第一节观看体育比赛和表演这一内容时,我在学校体育室组织学生观看 CBA 篮球赛时

10、,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发展区”自编了有关篮球比赛运动技能的导学提纲:篮球比赛的相关规则是什么,运动员是怎样进场和退场的?每场比赛的时间是多少时间一节?篮球运动的重要进攻技术是什么?是如何组织战术配合的?课外,同学们以异质小组的形式对此展开了探究与交流,解决了困惑,明白了篮球比赛的规则与背景知识。正是在自编提纲,自主探究中,学生的探究逐步深入,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对“篮球运动”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编导学提纲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实施了自主学习,为学生终身体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3 导学

11、式教学法对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的效果测试经过对五年级两个教学班进行了两年时间的教学实践,导学式体育教学法的优越性已略见一斑。表 1、运用导学式体育教学法前后实验班 102 名学生对体育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统计问题 选项 实验前人数 百分率 实验后人数 百分率喜欢 13 人 12.7% 94 人 92.2%你喜欢上体育课吗?一般 58 人 56.9% 6 人 5.9%4不喜欢 31 人 30.4% 2 人 2%有 8 人 7.8% 102 100%偶尔有 9 人 8.8% 0 0%你有参加体育课外合作探究小组吗?没有 85 人 83.3% 0 0%有 1 人 1% 90 88.2%一般 3

12、4 人 33.3% 12 11.8%你每堂课学课都有所得吗?没有 67 65.7% 0 0%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90 88.2% 3 2.9%质疑、释疑、创新能力得到相应提高5 4.9% 6 5.9%学会了合作,施展了自己的才华5 4.9% 5 4.9%你认为开展体育自主探究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三者都是 2 2% 88 86.3%很有信心 1 1% 79 77.5%较有信心 14 13.7% 21 20.6%信心不足 19 18.6% 2 2%你是否对以后的体育探究学习充满信心?没有信心 68 66.7% 0 0%从问卷调查结果的实验前后的对比,我们发现导学式教育法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

13、培养的切入点,在体育课堂中指导学生质疑、释疑,并迁移至生活实际,同学们的收获非常大,许多同学在小结中也提到自己在体育探究学习中,不仅长了知识,开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建立了问题意识,学会了质疑,并体育地释疑,挖掘了潜能,展示了才华。同时,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学生继续搞体育探究型课堂的希望。同时,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教师都表示,导学式教学法让一线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对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来说意义就更重大了,一个从小就想学、会学,更会创新的体育创新人才,他的未来将会如阳光般在各个体育领域发光发热的。值得思考的是:导学式体育教育模式是以编写导学提纲为核心开展的体育自主探究学习,所以,成败决定

14、于两个因素教师对所授内容和学生的钻研程度,学生对导学提纲的合作态度。导学式教育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要对所教内容“胸有成竹”,能随机应变,因为事先难以预料学生在探究中所碰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参考文献1季 浏.体育(水平一) 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季 浏.体育(水平二) 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季 浏.体育(水平三) 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周震和,汪 莹.我们如何探索来自基层学校的经验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陈静逊.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 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体育与健康(16 年级)课程标准R.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