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4738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瞬态抑制器的性能与应用标签: 瞬态抑制器 TVS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S 简写 TVS中文为:瞬间抑制电压二极管、瞬态抑制电压二极管、瞬态抑制突波吸收器、瞬态干扰抑制器瞬态干扰瞬态干扰指交流电网上出现的浪涌电压、振铃电压、火花放电等瞬间干扰信号,其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但电压幅度高、瞬态能量大。瞬态干扰会造成控制系统的电源电压的波动;当瞬态电压叠加在控制系统的输入电压上,使输入控制系统的电压超过系统内部器件的极限电压时,便会损坏控制系统内部的设备,因此必须采用抑制措施。 硅瞬变吸收二极管硅瞬变吸收二极管的工作有点象普通的稳压管,是箝位型的干扰吸收器件;其应用是

2、与被保护设备并联使用。 硅瞬变电压吸收二极管具有极快的响应时间(亚纳秒级) 和相当高的浪涌吸收能力,及极多的电压档次。可用于保护设备或电路免受静电、电感性负载切换时产生的瞬变电压,以及感应雷所产生的过电压。 TVS 管有单方向( 单个二极管)和双方向( 两个背对背连接的二极管)两种,它们的主要参数是击穿电压、漏电流和电容。使用中 TVS 管的击穿电压要比被保护电路工作电压高 10左右,以防止因线路工作电压接近TVS 击穿电压,使 TVS 漏电流影响电路正常工作;也避免因环境温度变化导致 TVS 管击穿电压落入线路正常工作电压的范围。 TVS 管有多种封装形式,如轴向引线产品可用在电源馈线上;双

3、列直插的和表面贴装的适合于在印刷板上作为逻辑电路、I/O 总线及数据总线的保护。TVS 的特性TVS 的电路符号和普通的稳压管相同。其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如图 1所示。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相同,反向特性为典型的 PN 结雪崩器件。图 2 是 TVS 的电流-时间和电压-时间曲线。在浪涌电压的作用下,TVS 两极间的电压由额定反向关断电压 VWM 上升到击穿电压 VBR,而被击穿。随着击穿电流的出现,流过 TVS 的电流将达到峰值脉冲电流IPP,同时在其两端的电压被箝位到预定的最大箝位电压 VC 以下。其后,随着脉冲电流按指数衰减,TVS 两极间的电压也不断下降,最后恢复到初态,这就是 TVS

4、抑制可能出现的浪涌脉冲功率,保护电子元器件的过程。当 TVS 两极受到反向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 1012s 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阻抗由高变低,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位箝位于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免受浪涌脉冲的损害。TVS 具有响应时间快、瞬态功率大、漏电流低、击穿电压偏差小、箝位电压容易控制、体积小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子仪表、通讯设备、电源、计算机系统等各个领域。 TVS 的主要参数最大反向漏电流 ID 和额定反向关断电压 VWM。VWM 是 TVS 最大连续工作的直流或脉冲电压,当这个反向电压加于 TVS 的两极间时它处于反向关断状态,流过它的

5、电流应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反向漏电流 ID。最小击穿电压 VBR 和击穿电流 IR。VBR 是 TVS 最小的击穿电压。在25时,低于这个电压 TVS 是不会发生雪崩的。当 TVS 流过规定的1mA 电流 (IR)时,加于 TVS 两极的电压为其最小击穿电压 VBR。按TVS 的 VBR 与标准值的离散程度,可把 VBR 分为 5和 10两种。对于 5的 VBR 来说, VWM=0.85VBR;对于 10的 VBR 来说,VWM=0.81VBR。 最大箝位电压 VC 和最大峰值脉冲电流 IPP。当持续时间为 20mS 的脉冲峰值电流 IPP 流过 TVS 时,在其两端出现的最大峰值电压为VC。 V

6、C、 IPP 反映了 TVS 的浪涌抑制能力。VC 与 VBR 之比称为箝位因子,一般在 1.21.4 之间。 电容量 C。电容量 C 是由 TVS 雪崩结截面决定的,是在特定的1MHz 频率下测得的。C 的大小与 TVS 的电流承受能力成正比,C 太大将使信号衰减。因此,C 是数据接口电路选用 TVS 的重要参数。最大峰值脉冲功耗 PM。PM 是 TVS 能承受的最大峰值脉冲功率耗散值。在给定的最大箝位电压下,功耗 PM 越大,其浪涌电流的承受能力越大;在给定的功耗 PM 下,箝位电压 VC 越低,其浪涌电流的承受能力越大。另外,峰值脉冲功耗还与脉冲波形、持续时间和环境温度有关。而且,TVS

7、 所能承受的瞬态脉冲是不重复的,器件规定的脉冲重复频率(持续时间与间歇时间之比) 为 0.01。如果电路内出现重复性脉冲,应考虑脉冲功率的累积,有可能损坏 TVS。 箝位时间 TC。TC 是从零到最小击穿电压 VBR 的时间。对单极性TVS 小于 110-12s;对双极性 TVS 小于 1010-12s。 TVS 的分类TVS 器件按极性可分为单极性和双极性两种;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按封装和内部结构可分为:轴向引线二极管、双列直插 TVS阵列、贴片式和大功率模块等。轴向引线的产品峰值功率可以达到400W、500W、600W 、1500W 和 5000W。其中大功率的产品主要用在电源馈线

8、上,低功率产品主要用在高密度安装的场合。对于高密度安装的场合还可以选择双列直插和表面贴装的封装形式。 TVS 的选用确定被保护电路的最大直流或连续工作电压,电路的额定标准电压和最大可承受电压。 TVS 的额定反向关断电压 VWM 应大于或等于被保护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若选用的 VWM 太低,器件可能进入雪崩或因反向漏电流太大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TVS 的最大反向箝位电压 VC 应小于被保护电路的损坏电压。 在规定的脉冲持续时间内,TVS 的最大峰值脉冲功率 PM 必须大于被保护电路可能出现的峰值脉冲功率。在确定了最大箝位电压后,其峰值脉冲电流应大于瞬态浪涌电流。一般 TVS 的最大峰值脉冲功率

9、是以10/1000ms 的非重复脉冲给出的,而实际的脉冲宽度是由脉冲源决定的,当脉冲宽度不同时其峰值功率也不同。如某 600WTVS,对 1000ms 脉宽最大吸收功率为 600W,但是对 50ms 脉宽吸收功率就可达到2100W,而对 10ms 的脉宽最大吸收功率就只有 200W 了。而且吸收功率还和脉冲波形有关:如果是半个正弦波形式的脉冲,吸收功率就要减到 75,若是方波形式的脉冲,吸收功率就要减到 66。 平均稳态功率的匹配对于需要承受有规律的、短暂的脉冲群冲击的TVS,如应用在继电器、功率开关或电机控制等场合,有必要引入平均稳态功率的概念。举例说明,在一功率开关电路中会产生 120Hz

10、,宽度为 4ms,峰值电流为 25A 的脉冲群。选用的 TVS 可以将单个脉冲的电压箝位到 11.2V。此中平均稳态功率的计算为:脉冲时间间隔等于频率的倒数 1/120=0.0083s,峰值吸收功率是箝位电压与脉冲电流的乘积11.2V25A=280W,平均功率则为峰值功率与脉冲宽度对脉冲间隔比值的乘积,即280(0.000004S/0.0083S)=0.134W。也就是说,选用的TVS 平均稳态功率必须大于 0.134W。 对于数据接口电路的保护,还必须注意选取具有合适电容 C 的 TVS器件。根据用途选用 TVS 的极性及封装结构。交流电路选用双极性 TVS较为合理;多线保护选用 TVS 阵

11、列更为有利。温度考虑瞬态电压抑制器可以在55150 之间工作。如果需要 TVS 在一个变化的温度下工作,由于其反向漏电流 ID 是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功耗随 TVS 结温增加而下降,从25到175,大约线性下降 50;击穿电压 VBR 随温度的增加按一定的系数增加。因此,必须查阅有关产品资料,考虑温度变化对其特性的影响。 TVS 管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对瞬变电压的吸收功率(峰值) 与瞬变电压脉冲宽度间的关系。手册给的只是特定脉宽下的吸收功率(峰值) ,而实际线路中的脉冲宽度则变化莫测,事前要有估计。对宽脉冲应降额使用。 对小电流负载的保护,可有意识地在线路中增加限流电阻,只要限流电阻的阻值适当,

12、不会影响线路的正常工作,但限流电阻对干扰所产生的电流却会大大减小。这就有可能选用峰值功率较小的 TVS 管来对小电流负载线路进行保护。 对重复出现的瞬变电压的抑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TVS 管的稳态平均功率是否在安全范围之内。降额使用作为半导体器件的 TVS 管,要注意环境温度升高时的降额使用问题。 特别要注意 TVS 管的引线长短,以及它与被保护线路的相对距离。 当没有合适电压的 TVS 管供采用时,允许用多个 TVS 管串联使用。串联管的最大电流决定于所采用管中电流吸收能力最小的一个。而峰值吸收功率等于这个电流与串联管电压之和的乘积。 TVS 管的结电容是影响它在高速线路中使用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用一个 TVS 管与一个快恢复二极管以背对背的方式连接,由于快恢复二极管有较小的结电容,因而二者串联的等效电容也较小,可满足高频使用的要求。 结语:各种电子系统及通信网络等,经常会受到外来的电磁干扰,这些干扰主要来自电源线路的暂态过程、雷击闪电、以及宇宙射电等。这些干扰会使得系统动作失误甚至硬件损坏。对这些问题,要做好全面的预防保护措施,设计选用合适的硅瞬变吸收二极管是解决瞬态干扰的良好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