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4485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论文: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论文: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论文: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趣言巧语话导入 兴味盎然促高效刍议小学体育课导入的设计摘要:课 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 ,具有酝酿教学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入主题和将教学带入情境的效能。精巧的导入, 可以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收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达到“课伊始,趣亦生 ”的境界,最终使学生实现认识、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和掌握不同类型课程导入技巧,正确而恰当地运用这些技巧,不仅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收 敛学生的消极思维活动,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事

2、半功倍的作用。关键词:体育 导入 巧妙1.研究目的通过对新课程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设计形式的探究与分析,了解学生对哪些导入设计更感兴趣,巧妙、合理、科学设计各种导入形式,发挥导语的“磁石“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安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振奋学生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情感活跃起来,积极、迅速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的作用,以期更好的实现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的”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的目标。2.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东莞市虎门镇金洲小学五、六年级 150 名学生2.2 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你喜欢体育课怎样导入150 份,回收问卷 150

3、 份,有效调查问卷150 份。回收率 100%(男生 80 份,女生 70 份),有效回收率 100 %。2.3 文献资料法:在国内部分体育期刊、书籍、互联网,虎门图书馆、东莞市图书馆、学校览室查阅、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字、数据资料。2.4 访谈法:对部分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2.5 例证法:用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3.结果与分析3.1 “导入”的认识3.1.1 “导入”的意义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看来,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是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的培养奠基

4、!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教学设计,还必须要在学习中讲求兴趣,正确地运用兴趣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专心、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而一堂课的成败与否,课的开始部分设计好坏亦是联系紧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而,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因此,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正确掌握学生兴趣的规律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针对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具有好动、自控能力弱,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都较差,课前注意力容易分散等这些特点,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要求,我认为我们体育教师要巧妙、合理地设计导入,带领学生轻松愉快地“步入”体育世界,激发

5、学习兴趣。因为一节成功的课,是从新课开始的。研究表明,如果在新课开始时,就能以有效的方法,唤起学生注意,安定学生情绪,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一堂课,导入得法,导入巧妙,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教师导入形式呆板,导语枯燥无味,学生听而生厌,学习兴趣就会骤减,陷入被动接受状态,影响整堂课的学习。由此可见,设计好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3.1.2 学生喜欢怎样的“导入”?表 1 你喜欢体育课怎样导入 N=1

6、50(男:80,女:70)男生 女生 总计人数 百分率 排位 人数 百分率 排位 人数 百分率 排位激励导入法 16 20% 2 12 17.2% 3 28 18.6% 3比赛法 22 27.5% 1 7 10% 5 29 19.4% 2讲故事法 10 12.5% 4 14 20% 2 24 16% 4示范法 13 16.3% 3 9 12.8% 4 22 14.7% 5提问法 9 11.2% 6 6 8.6% 6 15 10% 6情境导入法 10 12.5% 5 22 31.4% 1 32 21.3% 1从表 1 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喜欢体育课导入的方式,男生的前三位是比赛导入

7、法、激励导入法、示范法,占到 63.8%;女生喜欢体育课导入的方式前三位依次是情境导入法、讲故事法、激励导入法,占到 68.6%。而整体情况是,学生喜欢体育课导入的方式排在前三位情境导入法、比赛法、激励导入法。从生理、心理方面的分析:由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此时,他们不仅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而且肌肉骨胳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强,特别是到六年级的时候,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此时男生爱自作主张,敢于挑战老师、同伴,更倾向于以比赛这种竞争较为激烈的方式导入新课。而高年级女生中有部分已经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素质的发展出现上升的趋势,身高体重也出现明显的变化,甚至超

8、过同年龄段男生一大截。随着第二性征发育开始,女生变得好静不好动,表现较为安静,显得更为文雅;对于体育课的喜好,往往看老师上课前准备得怎么样,老师导入能吸引她,激发兴趣,就能好好上;反之,就会敷衍应对。所以,她们更喜欢老师创设情境、讲故事导入新课。3.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设计3.2.1 激励导入法教师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上课内容感兴趣的方法,包括语言激励和物质激励。每个班级学生情况不一样,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针对不同的班级设计出不同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在导入体育课的新课时我常常设计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通过这一个又一个简短小故事的介绍使学生从中产生对学习体育新知识的兴

9、趣。而这一个个小故事当中蕴含的一件件传统的美德都深深地打入了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励了学生们学习的劲头。 例如:我在教授投掷课时,导入环节是这样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开始我问:“同学们,你们看过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吗?”学生们很快地回答:“看过!”接着我问道:“你们能说一说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这时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他勇敢,有的说他聪明,有的说他嫉恶如仇。随着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老师又问道:“当时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怎样?”“嘎子是用什么武器打鬼子的?”“你们想不想和嘎子一起去打鬼子?”就这样孩子们又一次兴奋起来。随着教师的一次又一次地调动,也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投掷这一课的内容。由此可见,

10、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利用好激励的语言,提出短短的几个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就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学习树立了信心。3.2.2 比赛导入法根据教学内容,在学习新知识时,先进行比赛,通过比赛出现的问题,促使学生能更投入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篮球(运球)教学导入设计:师:今天,我们来一场 NBA 全明星赛,要求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篮球知识与技能,看最终哪队获胜?生:好比赛结束后,老师指导学生发现、总结在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归纳,学生就会总结到如投篮命中率低、运球时控制不住球、不懂比赛规则等一系列的问题。老师通过这场比赛的导入,使学生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诱使他们

11、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学生就会更用心、更投入。3.2.3 讲故事导入法讲故事导入法,是根据教材设计一个故事,上课通过教师形象生动地描绘,把同学们带入故事情节,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充当故事中的演员,做故事中的事,在故事中学习动作技能。例如篮球(原地运球)导入设计: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代篮球巨星乔丹吗?师:他的成长并不顺利,曾经被教练拒绝门外。事情是这样的(故事内容略)师:同学们,要想打好篮球运球技术很重要,好,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原地运球。这样的导入,能迅速地吸引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接下来的教学搭桥铺路!3.2.4 示范导入法示范是教师给学生展示正确规范的运动表

12、象过程,语言则是对运动动表象进行合理的描述和概括,两者结合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要领的重要手段。一次优美的示范,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导入方法在武术教学中常用。如我在教少年拳时,首先请学生观看少年拳全套的示范动作。在示范时的每个动作都力求定格,全套动作再一气呵成。那一招一式的动作,和那眼随手动,步随身动的武术风格,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抓住机会我又说明了习武练功的要求:“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学生欣赏老师的示范产生了强烈的模仿心理和跃跃欲试的学习心态,此时老师再问“你们想不想也练成这样一套拳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兴趣浓厚,然后再进行教学,一定会取得

13、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示范导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3.2.5 提问导入法通过提问使同学们能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并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诸如 “在中长跑过程中怎样呼吸才能够感觉不累”“快速跑中身体应采取怎样的姿势有利于提高速度”等等能够使同学们迅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并能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再如跳远(助跑)教学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跳远的动作有几个技术环节组成吗?生:(略)师:对,四个部分!好,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一个部分助跑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反应思考,问题弄懂了,目的明确了,导入达到了理想的效果。3.2.6 情境导入法

14、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内心倾向于教育过程,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如:在上武术课的时候,播发歌曲男儿当自强,能使学生精神振奋、身临其境,因而动作能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学得快,掌握得好;利用准备活动做健美操,播发迪斯科音乐能是使学生融入到强劲有力的节拍当中,能提高运动兴奋性,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在放松运动时,教师以艺术体操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放松,并结合播放抒情音乐能使学生进入一种优美、抒情的情境,富有艺术感染力。我们也可以在上课前做一些简单形象的道具,使学生们既感到新鲜又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投身到活动中来。如一次上课时我戴了一个猴子的头饰,同

15、学们都围着我问这是做什么呀?我模仿着猴子的动作说:“我是孙悟空,要去花果山!”同学们都兴奋地说:“我们也去!”于是我发给他们小猴子的头饰,带着他们练习如何翻越障碍,他们玩得可入神了。运用情境导入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上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精神准备,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结论与建议4.1 结论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知道每堂课的开端都要有导入语,好的导入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入语又是思维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好的导入能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虽然教学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