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40537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以“世博热”为例四川省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冯一下时政热点必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关注的角度和重点是不相同的。一般说来,政治界人士更多地关注时政大事对政治的影响,经济界人士主要关注时政大事对经济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而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历史研究者、历史教育工作者、历史爱好者以及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者等则往往是从历史的角度(亦即从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角度)去关注时政热点。这种关注可称之为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或“史学观照” 。在通常情况下,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 (“史学观照” )是从历史本事回溯、历史现象剖析、历史情结抒叙、历史启示获取 4 个方面展开的,以下由 2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引发的“世博热”为例,略加说明。(一)历史本事回溯:弄清世界博览会的来龙去脉当历史研究者、历史教育工作者、历史爱好者以及高考历史命题者等把目光聚焦于2010 年上海世博会时,他们首先要做的几乎都是查找资料,翻阅史书,弄清世博会的来龙去脉,勾勒出世界博览会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追根溯源是历史观照的一大特点。在回溯世博会本事时,首届世界博览会自然是重中之重。资料确凿表明,1851 年 5 月 1 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开幕的“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后被国际会展界公认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历史回溯侧重于历史粗线条的梳理和勾勒,但有时也很注意细节的发掘。如了解首届世博会的历史时,一些有史学功底或

3、史学爱好的人很注意主展场馆一水晶官。有的还不厌其详地了解水晶宫有多长有多宽,是用什么材料修建的等细节。资料表明,此宫以钢铁材料做框架,玻璃做墙面,高大宽敞,它标志近代建筑的兴起,是划时代的建筑杰作。这说明,透过细节往往可以发现大道理。(二)历史现象剖析:探讨世博会的深层次问题回溯世博会本事不仅多为粗线条勾勒,而且侧重感性认识,主要了解“是什么” 。仅此显然是不够的。历史研究者、历史教育工作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历史高考试题命制者等必定会深入一步,将感性上升为理性,弄清一系列的“为什么” 。比如,在了解首届世博会的大概情况后,他们便会探究如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1)为什么首届世博会于 1851 年(

4、或 1850 年代初期)举办,而不是在更早或更晚的时间举办?(2)为什么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其他城市举办?(3)首届世博会与工业革命有什么关系?(4)首届世博会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或人类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化发展的转化)有什么关系?(5)首届世博会有什么影响?在世博会历史上,l889 年巴黎世博会十分重要。为举办这届世博会,法国修建了埃菲尔铁路。在回溯这届世博会时,有史学功底或爱好的人往往要探究如下一些问题:法国为什么选定这一年在巴黎举办世博会?为什么当局会不顾激烈的反对之声,坚持修建巨型铁塔?通过研究,他们会得到如下的答案:这次博览会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 100 周年而举办的。修

5、建巨型铁塔除为吸引参观者和旅游者外,更重要的是要向全世界展示法国工业革命的成果,让世界上更多的人领略既古老又年青的巴黎乃至法国的风采。(三)历史情结抒叙:追寻中国人的“世博梦”当一个世界性的时政热点出现后,人们往往会思考:这与我国有什么关系?当一个全国性的时政热点产生后,人们往往会问:这与我们所在的地区有什么关系?面对“世博热” ,历史研究者、历史教育工作者以及高考历史命题者这一特殊群体必然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的世博会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历史资料表明,在 1851 年首届世博会上中国产品即亮相展台,送展的“荣记湖丝”还荣获工艺类金、银奖。1915 年,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中国茅台酒

6、获得金奖。评委一致认为,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在这届博览会上,我国江西出产的两种茶叶也获得金奖。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中国与世博会早有关系。随着一届届世博会的举办,在中国举办一次世博会便成为华夏有识之士的梦想。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陈炽认为,举办博览会对推进商务大有好处。郑观应则热切地希望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举办一次世博会。为此,他与朋友共同起草了上海博览会章程上呈商务大臣。1898 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工部即补郎中潘盛年上书建议,1901 年在北京举办有各国商家和本国各省商家参加的“赛奇会” (即博览会) ,而安徽池州监生沈恩燎则上书建议在天津和上海两地中,酌选一

7、地举办世界性的“赛会”(即博览会) 。清末“新政”时期,晚清重臣张之洞力倡仿效世博会和外国的商品展览会,举办“商品赛会” 。1910 年, “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行。此次展会,设专业场馆 8 个,地方场馆 10 多个。展品分为 24 部 420 类,共约 l00 万件。展期 6 个月,参观者达 20 万,是一次大型商品展览会。南洋华侨以及日本和美国也派有庞大代表团赴会。国际会展界普遍认为,南洋劝业会“略具世博会性质” ,因而被列入世界博览会历史辞典一书之中。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增多,随着对世博会了解的深入,中国人的“世博梦”更加强烈。2002 年,上海申博成功。2010 年

8、 5 月 1 日,筹备充分的上海世博会将如期举行。中国人的百年“世博梦”终于成为现实。(四)历史启示获取:总结历届世博会的经验与教训,办 好上海世博会历史研究者、历史教育工作者、高考历史试题命制者等之所以对世博会进行“历史观照” ,探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除了专长、职业、兴趣与爱好等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一特殊的群体希望国人从世博会的历史中借鉴成功的经验,记取失败的教训,把上海世博会办好。历史证明,世博会是展示工业文明成果的平台,是文明交流的场所,是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园地。每一次成功举办的世博会都可以推动举办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举办国与各国人民的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而世博会的场馆一般都

9、成为举办国的珍贵历史遗产。正是这样的经验使中国人民有了主办并办好世博会的强烈愿望。上海承担了这一光荣任务,全国人民支持上海办好世博会。正当上海世博会加紧筹办时,2008 年始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也受到影响,上海自然不能例外。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上海世博会还开吗?还能开好吗?以往的世博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当人们从历史的角度“观照”世博会时,l933 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必然引起注意。1929-1933 年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考验着芝加哥世博会的主办者。历史表明,他们没有退缩,他们迎着困难创造性地筹办展会。如第一次正式提出“主题” 、灵活地筹资、发起招募“博览会会员”活动、增设展览场馆、

10、提供娱乐游艺活动场所、允许大型企业开设专馆、为各国举办“展览日”提供方便,这些措施为展会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览会期间,择日举办禁酒日等大型活动,免费提供饮品,创造一天吃掉 20 万个三明治的惊人纪录。为吸引更多地参观者,主办者打破世博会惯例,把会期延至 1934 年。这次博览会的参观者总计多达 3800 多万人(次) ,为失业者提供 l0 万个以上就业岗位,不仅没有亏损,反而有一定的盈余。人们评价说,这次热闹而成功的世博会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博览会的一封信中说:“世博会”让深受危机困扰的人们得到解放,科技进步和人类演进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聪明才智能战胜一切困难。对 l933-1934 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历史观照,增强了我国人民办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举办的世博会的信心,上海世博会的主办者则从中学到不少有益的东西。上面笔者以上海世博会引发的“世博热”为例,简略地说明了什么是时政热点的“历史观照” ,从而使我们从总体上知道了历史研究者、历史教育工作者、高考历史命题者关注时政热点的基本思路。既是基本思路,就具有普遍性,可以举一反三。比如,随着哥本哈根大会的举行,这次会议以及由此而进一步凸显的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便成为全球性的时政大热点了。如果我们想从历史的角度观照此热点,那么就可循着上述“基本思路”去思考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