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40446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发展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都市特钢行业中期(2008-2012 年)发展规划(讨论稿)市经发委“十一五” 时 期,在我国 钢铁工业由大向 强转变的形势下,作为钢铁高附加值产业的特殊钢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国内特钢市场需求潜力大,特殊钢如何持续发展已成为业内专家和国内外专家及相关产业的关注点,微合金非调质钢、发电设备用管板材、汽车用钢板、取向冷轧矽钢片、特种合金钢丝、合金钢管、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高端产品将是下一段特钢市场需求的亮点。一、特钢产业发展形势分析1、国际形势世界特钢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通过调整来实现专业化分工,通过技术进步来增加产品附加值。纵观世界钢铁业发展历程,一些钢铁大国如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在钢铁产量

2、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调整产业集中、产品优化来进一步提高特钢和合金钢比重,一般工业先进国家特殊钢占钢铁产量的 20%左右,我国特钢仅占国内钢铁产量的 12%左右。近年来,特钢国际贸易量不断扩大,目前世界各国的特钢出口量已超过 2000 万吨,其中日本和德国分别占全球总额的 30%和 20%,我国特殊钢行业约占国际市场份额的 1.5%。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将将降低 0.6%1%,但是仍然属于近十年来的高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会在 20%以上,这些数字说明国际钢铁市场对特钢有很大需求。2、国内发展形势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对特钢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在债转股、国

3、债技改贴息、企业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特钢企业很大的支持,2007 年我国钢铁生产量大约 10 亿吨,特钢产量约为 1.2 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为 12%左右,年内及 2008 年优特钢市场继续看好,主是要下游行业旺盛的需求支撑,特别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为特钢市场提供良好的前景。体现在:(1)我国已连续两年每年制造发电设备一亿千瓦,今后每年仍将维持在 7000 万千瓦水平。(2)我国煤炭工业规划到 2010 年大型煤矿机械化采煤率要达 95%以上,中型煤矿要达 80%以上。(3)我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到 2010 年快速客运网总规模要达到 2 万公里,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客运 7000 公

4、里专线建设,铁路车辆用优质钢将大幅上升。(4)我国造船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6 年造船完工量 1452 万载重吨,与世界第二的日本只相差 100 万载重吨,已占世界完工量的 19%,2007 年上半年新接订单 4265 万载重吨,占世界新订单的 42%,现我国造船厂手持定单已达 10540 万载重吨,占世界的 28%。(6)我国机械行业 2007 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 23.9%,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在 40%以上。我国汽车产量从年产 100 万辆到 200万辆用了 8 年时间,但从 2001 年的 246 万辆到 2006 年的728 万辆,平均每年增加近 100 万辆,今年可能达

5、900 万辆,因此,在以后时期特钢高、中档产品在国内市场广阔。二、江都特钢产业基础1、产业概况特钢行业是我市工业中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高、从业人数较多的重点产品群之一。产品市场覆盖面广,涉及的领域多,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和生产布局,2007 年全市特钢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18 家,实现产值 80 亿元,销售 72亿元,利税 9 亿元,利润 6 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12.9、12.4%、24.6和 27.3%,从业人数 4800 多人,拥有技术人员 500 多人。该行业有亿元以上企业有 8 家,以诚德钢管、龙川钢管、新马模具、方正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代表,主要形成了无缝钢管、钢结构、

6、不锈钢基料、模具等产品,其中无缝钢管产品年销售突破 50 亿元,这些产品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信誉和市场占有率。2、重点企业(1)诚德钢管:该公司年生产各类高温、高压、无缝钢管20 万吨,20% 出口美国及东南亚,是我国最大的冷拔无缝钢管制造企业,2007 年销售 35 亿元,跃居国内同类企业前列。目前,企业在建的 20 万吨 920mm 大口径无缝钢管热轧生产线、40 万吨高钢级油套管连轧项目,将于 2008 年底相继投产,达产后将形成大口径无缝钢管和高级钢油套管 100 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值可达 100 亿元。(2)龙川钢管:该公司生产优质碳素钢和合金钢无缝钢管,年产优质碳素钢无缝钢管 15

7、 万吨,合金无缝钢管 10 万吨,其产品主要用于电站、锅炉、石油、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产品已取得美国石油协会、德国检验总局颁发的系列认证证书,出口产品占公司 60%以上,主要销往欧洲、美国、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 年产品销售达 10 亿元。公司为了扩大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总投资 20 亿元建设高级无缝钢管生产线,该项目已投入 10 亿元,预计今年完工,达产后产值可达 60 亿元。企业近期发展目标:到 2012 年,形成 100 亿元的生产能力,形成集生产、科研、物流为一体的集团化经营的特大型钢管生产企业。(3)新马机械模具公司:该公司专业生产模具、模具生产用钢锻打件及特殊性

8、钢制品。2006 年自主研发出一种AENO2 低磷,硫含镍不锈钢基料,专供上海宝钢、浦项制铁(韩资)等客户。2007 年销售收入 6 亿元,计划今年投资 8000万元,建成集锻打、挤压一体化的大型生产线,标准件将出口欧洲一些国家。通过 3-5 年努力,力争成为国内模具、标准件行业的重点企业,生产能力达 50 亿元。三、江都特钢产业优势1、交通区位优势。江都地处长江北岸,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扬州东郊,是扬州“一主两翼 ”都市圈的重要 组成部分,方 圆 100 公里范围内,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等大中型城市,300 公里范围内有上海、杭州、合肥、济南等省会城市

9、,我市还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京沪高速、宁通高速、江海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宁启铁路纵贯全境。在 300公里范围内,拥有南京渌口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等中国三大国际空港,落户江都的苏中机场、五峰山过江通道和淮江铁路正在规划之中。2、产业资源优势。江都现有产销亿元以上企业近百家,初步形成机电冶金、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医药、船舶制造及配套四大支柱产业。特别是车船制造、数控机床、电力金具、环保设备、建筑机械等行业的快速扩张,为特钢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03 年,诚德集团率先移师沿江,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了企业规模跨越。龙川钢管、华顺钢管、新马模具、方正钢铁等一批特钢生产企业快

10、速扩张,加之中信泰富特钢项目的全力推进,特钢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3、合作配套优势。我市特钢企业已和美国凯雷集团、首钢、宝钢等数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诚德与美国凯雷集团的合作,凯雷集团出资 8000万美元收购诚德公司大口径项目 49%的股权,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发展的后劲。4、载体建设初步形成。特钢工业园已列入我市沿江开发的五大特色园之一。目前诚德钢管、龙川钢管、华航特钢已入园,集聚效应正在形成。四、发展目标以建设世界著名、国内最大的大口径钢管冷拔钢管生产基地为目标,以发展特、精、优产品为重点,以打造钢冶炼优质钢金属制品产业链为导向,实施清洁生

11、产,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通过 3-5 年努力,我市特钢行业总投入 200 亿元,行业经济总量突破 1000亿元,培植百亿行业排头兵企业 3 个,其中中信泰富 350 亿元,诚德钢管 200 亿元,龙川钢管 100 亿元,成为江都第一支柱产业。五、推进措施1、完善规划,引导发展。围绕 3-5 年全市特钢生产行业经济总量突破 1000 亿元大目标,解放思想,统筹规划,切实制定好特钢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是科学制定全市特钢产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特钢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国内外市场发展动态和市场需要变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结合我市特钢产业基础,对全市特钢生产发展目

12、标、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产业布局,根据特钢生产运输量大、配套性强的特点,在沿江开发区留足长江岸线资源和一定的规划控制腹地,优先满足特钢产业发展。在产业分布上,按特钢生产、特钢加工、特钢制品生产流程进行合理布局,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物流成本。二是科学制定重点企业发展规划。对中信特钢、诚德钢管、龙川钢管、新马模具等行业排头企业逐企业研究制定 3-5 年 发展规划,对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引导企业加快组织实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科学制定配套产业发展规划。特钢生产资源消耗多,运输量大,涉及面广,根据特钢产业发展要求

13、,制定港口物流、电力能源设施、商贸供应、生产服务等配套发展规划,满足特钢产业发展要求,促进特钢产业集聚,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特钢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2、建设载体,集聚发展。一是高标准建设特钢产业发展基地。在沿江开发区预留长江岸线 2 公里,控制规划腹地 5平方公里,专门用于特钢产业发展。目前,诚德钢管、龙川钢管、新马模具、华航特钢等企业已相继在沿江落户,中信泰富项目已开始实施,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为特钢产业打造发展平台。二是切实加强特钢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桥、管网、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做好集中供电、供热、治污等

14、,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环保治理同步实施,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承载力。三是根据我市实际,加强政策引导,引导现有特钢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滚动发展,鼓励更多的特钢生产企业移师沿江发展,促进沿江特钢产业群迅速崛起。四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项目进园,集群发展”的土地 环保政策,严格按 项目需求供地,盘活现有土地存量,切实提高土地投资强度。3、制定政策,鼓励发展。打造千亿特钢产业群既是我市落实工业第一方略,加快实现“强市强镇 ,三年倍增” 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市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的一项有力措施,要高度重视特钢产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扶持特钢企业发展,

15、在财政金融政策上,对特钢产业实行“助大扶强,助特做精” ,优先保证特钢生产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对企业采用新技术,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化,开发市场紧缺的车船用板、管线用板、桥梁板、大规格优质棒材、管材等建立资金供应绿色通道。在税收政策上,对年销售 10 亿元以上且当年入库税金超 2000 万元以上的特钢生产企业,实行超基数按比例分档奖励,留利于企业,放水养鱼。在项目引进上,鼓励现有特钢生产项目落户沿江,明确市镇分成比例,调动各地、各镇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产业引导上,鼓励实施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节能型特钢项目,鼓励钢铁骨干企业重点围绕优势产品,吸引社会投资建设深加工项目和“三废”资

16、源综合利用项目,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制定政策严格限制,禁止实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4、错位竞争,健康发展。特钢生产加工是一个高投入、高效益的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实现特钢产业跨越式发展,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集聚,更要引导现有企业错位发展,相互协作,避免同室操戈。一是加强产业链招商,围绕“ 钢冶炼 优质钢金属制品” 产业链,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精心包装项目,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特钢加工、生产、制造项目落户,不断吸收优质资产,加速发展和扩张步伐,使特钢产业链不断延伸,做长增粗。二是大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内涵提升,引导企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先进技术、工艺、装备的同时,紧盯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突出抓好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改进装备,提升产品。在产业、产品、营销上交叉错位,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扎木成排、抱团发展。三是组织成立特钢产业行业协会,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建立各类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