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3622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械安装工艺标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起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工艺标准编 制: 审 核: 审 定: 批 准: 受控状态:是 非持有者姓名: 持有者部门: 持有者编号: 起重设备安装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1.l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起重机械的施工准备、安装、维修、保养和检验验收。1.2 本标准所涉及的起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除应执行本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引用标准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9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YBJ201-8323 施工准备3.1 起重设备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3.1.1 设备技术文件应齐全。3.1.2 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

2、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3.1.3 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咧嘴和松散的现象。3.1.4 起重机地面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表面的平面度均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3.1.5 通用桥式起重机、壁上起重机、冶金起重机等与建筑物之间相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附表 1-1 的规定。3.1.6 施工机具、设备及工装设施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开工的需要。3.2 技术准备3.2.1 各种技术文件、图纸发放必须有台帐。3.2.2 施工开始前,应由项目安装工艺责任师组

3、织与有关的专业进行图纸汇审,并填写图纸汇审记录。3.2.3 图纸会审主要审查如下内容:(1) 图纸及其他设计文件是否齐全;设计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 相关图纸内容是否相符,是否相互矛盾,设备安装位置是否相互干涉,与其他专业设施在空间上有无矛盾;(3) 土建图纸中的埋件、预留孔等是否满足安装要求;(4) 所选施工标准、规范是否可行。3.2.4 图纸会审中提出的问题,应在会上予以处理,对在会上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应出会议纪要,以书面形式落实到部门或个人联系解决。3.2.5 摸清安装工程内容、工程实物,编制施工图预算。3.2.6 根据设计文件、施工标准规范以及本单位的技术装备、技术力量、环境条件等编

4、写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技术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3.2.7 项目安装工艺责任师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安装工艺技术人员负责编制施3工技术措施。其主要内容如下:(1) 工程概况;(2) 安装工程实物量一览表;(3) 施工中应执行的标准规范(4) 安装施工方案及关键问题;(5) 安装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或主要控制点;(6)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7)质量保证措施。3.2.8 施工技术措施中应包括调试及试运行技术要求,否则应单独编制相关方案。3.2.9 施工技术措施审核后应进行交底,填写技术措施交底记录。3.2.10 工程开工前,办理告知书,得到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3.2.11 确定质量检查的控

5、制环节和控制点。3.2.12 划分起重设备安装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3.3 施工现场准备3.3.1 按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要 求 布 置 组 装 、 安 装 场 地 ,布 设 施 工 所 需 大 型 临 时 设 施 或 吊 装 设 备 。3.3.2 水、电、气(汽)按要求接通,临时道路按要求铺设。3.4 人员准备3.4.1 确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发布项目起重设备安装质量保证体系人员任命书。3.4.2 根据施工技术文件合理组织施工队伍,保证按计划进场。3.4.3 根据施工技术文件要求培训施工作业人员,并进行技术交底。44 起重机轨道和车档4.1 适用于轻轨、重轨、工字

6、钢轨、方钢轨和起重机轨道的安装。4.2 轨道铺设前,应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4.3 吊装轨道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的安装基准线宜为吊车梁的定位轴线。4.4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的吊车梁的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 10mm,且不应大于吊车梁腹板厚度的一半。4.5 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安装基准线的水平位置的偏差,对通用桥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不应大于 5mm,对于梁式悬挂起重机不应大于 3mm。4.6 起重机跨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4.6.1 当起重机跨度小于或等于 10m 时,起重机跨度的允许偏差为3mm;4.6.2 当起重机跨度大于 10m

7、 时,起重机跨度的允许偏差应按下式计算,但最大不应超过15mm;S=3+0.25(S-10)式中 S-起重机跨度的允许偏差(mm) ;S -起重机轨道跨度(m) 。4.7 轨道顶面对其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对于通用桥式起重机不应大于 1/1000;对于通用门式起重机不应大于 3/1000;每 2m 测一点,全程内高低差不应大于 10mm。4.8 轨道顶面基准点的标高相对于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对通用桥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不应大于10mm,对于梁式悬挂起重机不应大于5mm。4.9 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对通用桥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不应大于 10mm,对于梁式悬挂

8、起重机不应大于 5mm。4.10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宜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基距。4.11 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4.11.1 当接头采用对接焊时,焊条应符合轨道母材的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电熔焊的相关规定,接头顶面及侧面焊缝处均应打磨平整光滑;4.11.2 当接头采用鱼尾板连接时,轨道接头高低差及测向错位不应大于 1mm,间隙不应大于 2mm;54.11.3 伸缩缝处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为1mm;4.11.4 通用桥式起重机和装卸桥同一支腿下两根轨道的轨距允许偏差应为2mm,其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 1mm;4.11.5 混凝土吊车梁与轨道之间的混凝土灌浆层或找平

9、层应符合设计规定;4.11.6 钢轨下用弹性垫板作垫层时,弹性垫板的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拧紧螺栓前,钢轨应与弹性垫板紧贴;当有间隙时,应在弹性垫板下加垫板垫实,垫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应比弹性垫板大 10-20mm;4.11.7 当在钢吊车梁上铺设钢轨时,钢轨地面应与钢吊车梁顶面贴紧;当有间隙,且长度超过 200mm 时,应加垫垫实,垫板长度不应小于 100mm,宽度应大于轨道地面宽度10-20mm,每组垫板不应超过 3 层,垫好后应与钢梁焊牢;4.11.8 轨道经调整符合要求后,应全面复查各螺栓并无松动现象;4.11.9 轨道上的车档宜在吊装起重机之前装好,同一跨端两条轨道上的车档与起重机缓

10、冲器均应接触。5 桥式、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的安装5.1 主梁的安装:起重机的主梁,由于运输条件限制,一般需分段制作,分段运输,然后再使用单位工地进行组装。组装主梁,应先在工地选好地段,把几段桥架(包括主梁之间的端梁连接)用预装螺栓连接成一体。连接时,利用已铺设好的大车轨道作为水平基准。需要进行铆接的桁架结构,如因大车轨道面离地面高度不能满足铆接作业要求,可另搭设一定高度的架子作为水平基准。将主梁放在轨道或架子上(门式起重机最好架在与支腿连接的支撑面上),用水准仪测出两端小车轨道的水平标高。如果是单主梁,只有一条轨道,只需找出两端各一点的标高相同即可;如果是双主梁,有两条轨道,则需找出两端四点

11、的标高相同。以这两点或四点作为零点(基准点) ,按照技术要求,用千斤顶垫出抛物线性的跨中上拱度和悬臂端的上翘度(门式或装卸桥) 。垫拱度和翘度时,箱型梁应垫在大箱板下面,桁架梁应垫在节点处,达到技术要求后,将主梁接头处的螺栓拧紧(箱型梁接头都是高强度螺栓连接,拧紧螺栓要用规定的力矩扳手) 。必须注意,对于桁架主梁,拱度、翘度是根据图纸中各节点处括号内数据6值垫出的,比实际要求值大,以补偿由主梁自重引起的下沉。对于主梁安装后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检验的方法等详见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5.2 支腿与下横梁的安装(门式或装卸桥):双梁箱型结构的支腿,一般设有上拱架,分段制作

12、、运输。单主梁箱型结构的支腿,一般整体制作、运输。对分段的支腿,到使用单位工地后,按生产厂家已加工完的连接板上的孔,用规定的螺栓禁固起来。桁架结构的支腿,因是拆成各杆件运输,安装前按图纸进行组装。其具体要求是:5.2.1 支腿对角线差5mm;5.2.1 驱动台车中心线与两支腿中心线偏差2mm;5.2.3 支腿高度的允许偏差4mm;5.2.4 支撑面的垂直度1.5mm;5.2.5 下横梁(下端梁)座板的垂直度,挠性腿1.5mm,刚性腿2mm。5.3 支腿与主梁的连接(门式或装卸桥):支腿与主梁安装后,要求按图检查支腿的垂直度,其值不应大于 H/2000(H:支腿高度) 。5.4 大、小运行机构及

13、起升的安装,这部分结构一般在制造厂家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装配好整体发货,安装时一般不用重新组装,可直接安装即可。5.5 连接接头的安装:5.5.1 螺 栓 连 接 种 类 较 多 , 连 接 时 要 按 照 图 纸 要 求 进 行 。 箱 型 梁 接 头 大 多 数 采 用 高 强 度 螺栓 连 接 , 连 接 时 必 须 按 图 中 规 定 的 扭 矩 用 力 矩 扳 手 拧 紧 螺 栓 。5.5.2 焊接接头的安装,必须按图纸要求选择焊条。不能在雨、雪天或大雾天气下进行,重要焊缝应在环境温度-10C 以上进行。焊接时禁止在主要焊件的非焊接区或其它主要构件上引弧。焊接前,应清除焊接部位的铁锈、垢

14、物和油漆等。6 桥、门式起重机的润滑保养起重机典型零部件的润滑、保养见下表:序号 零部件名称 添加时间 润滑条件 润滑材料1 钢丝绳 一般 15-30 天一次 把润滑脂加热 50-100C涂抹至饱和为止或不加热涂抹钢丝绳麻心脂、合成石墨钙基润滑油2 减速机 使用初期每季度一次,以后可根据油的清洁情况半年至一年换一次根据温度加注不同的油脂 夏季:HL30 齿轮油20C:HL20 齿轮油20C 以下:冷冻机油3 开式齿轮 半月一次,每季度或半年清洗一次明齿轮脂序号 零部件名称 添加时间 润滑条件 润滑材料4 齿轮联轴器 每月一次 工作温度在-20-50C 可采用以任何元素为基体的润75 滚动轴承

15、3-6 个月一次6 滑动轴承 酌情7 滚筒内齿盘 大修时加满高于 50C低于-20C滑脂,但不能混用。冬季采用1、2 号,夏季采用 3、4 号8 液压电磁或液压推杆每半年更换一次7 管道安装7.1 通用规定7.1.1 安装原则(1) 先地下后地上;(2) 先大管后小管;(3) 先高压后低压;(4) 先不锈钢、合金钢后碳素钢管;(5) 先夹套管后单体管。7.1.2 安装前,必须对管线的内部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可采用下列方法:(1)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600mm 的管道,宜进入管内人工清扫或擦拭;(2) 公称直径 200550mm 的管道,可用弧形板拖扫;(3) 公称直径 50200mm 的管道,

16、可用绑有破布、毛刷、钢丝刷的铁丝在管内反复拖拉;(4) 公称直径小干 50mm 的管道,宜用压缩空气吹扫;(5) 要求脱脂、防腐、衬里、酸洗、钝化的管道,其内部清洁应按专门的标准要求进行。7.1.3 管道的焊缝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热处理及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直管段两环焊缝间距不小于 150mm,且不小于管子外径;(2) 焊缝距弯管的起弯点不小于 100mm,且不小于管子外径;(3) 环向焊缝距支、吊架的净距不小于 50mm,要求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小于焊缝宽度的五倍,且不小于 100mm;(4)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否则,被开孔周围一倍孔径的范围内的焊缝,应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