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检联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93432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检联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检联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检联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检联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按 纵观 近几年食品 领域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食品中使用非食用性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中是否含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必须通过检测才能发现。对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食品检测方面,工商部门过去完全是一片空白。近几年,在各级工商部门的重视下,开始逐步加强快速检测工作。但是,就目前而言,工商部门无论在技术设备,还是业务水平,人才资源等方面都非常匮乏。以县区局为例:仅仅是在基层工商所配备了食品快速检测箱。主要是针对农贸市场的水发产品、豆制品等进行快速检测。由于检测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无法作为执法办案的依据。食品快速检测箱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大多被闲置弃用。在

2、缺乏有效技术手段支撑的被动情况下,系统各单位都采取了由法定机构抽检的办法。然而,法定抽检需要巨额的抽检费用,而且效果并不理想。就分局而言, 2012 年一季度,抽 检三批,xx 个品种,支付筹建费 xx 万元,而抽检合格率却接近 100%。不仅行政成本大幅上升,而且抽检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目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一方面是高额的抽检费用;另一方面是自身配备的快速检测箱闲置弃用。如何有效地发挥食品快速检测箱的作用,实现快速检测与法定抽检的有机结合,xx 市工商局 xx 分局做了积极的探索,推出了“ 快检、经检加法检”的监管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正文】xx 市工商局 xx 分局推出 “三检联动”食

3、品安全监管模式,取得突出成效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xx 分局按照省局“五个工商” 建设的要求,突出在现代工商上抓落实,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快速检测的作用,推出了“ 快检、法检加经检”的监管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12 年xx 月以来,共组织快检 xx 批次,法检 xx 批次,发现、办理食品类案件 xx 起,罚没款 xx 万元。有效地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提高了辖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2质量。“三检联动”监管模式就是 “快检、法 检加经检”,即:“ 各工商所在管辖区内履行日常的快检职责,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专业队为基础,指导各工商所开展快检,充分利用快检手段进行大面积筛查

4、。通过快检筛查,对需送法检的由分局检测室把关后集中送检。对法检为不合格的,由主管领导督办,保障案件顺利办结”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食品检验、违法经营 行为查处、不合格食品处置的衔接问题, 实现 了食品安全监管从“消极、被动、事后弥补”向“积极、主动、事前 预防”的转变,大幅度提高了监管效能。初步形成了以快速检测为手段,法定检验报告为依据,经检办案为拳头,以严厉打击经营添加非实用性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为突破口的监管模式。4 月 26 日,市局 91 号明电转发省局关于对蜜饯产品开展市场清查的紧急通知下发后 xx 分局对辖区内的 xxx 等四家大型超市经营的蜜饯类食品开展了快检,通过 快检

5、筛选结果,委托 xx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xx 检验中心进行法检,共检验 6 个品种 11 个批次,检出标称“xxx 食品有限公司” 等三家企业生产的开 心梅 、情 人 梅 ,以 及 未 标 注 生 产 厂 家 的 散 装 菠 萝 干 、话 梅 肉 等 食品,二氧化硫超出国家标准 3-6 倍。立案 4 起,结案 4 起,罚没款 9 万元。通过快检筛选后,经法检 准确率达到 58%。今年 4-8 月,分局共快检 20 个品种 65 个批次,筛选出 11 个品种 37 个批次进行法检,法检不合格 30 个批次,准确率达到 81.08%。立案 10 起, 结案 10 起,罚没款 23.3993 万元。“三检联动”监管模式,加大了食品案件查办的力度和广度,拓宽了案源,为食品安全监管注入了新的活力。截止 2012 年 8 月,全局共办理各类食品案件 31起,罚没款 43.5 万元。与去年全年相比, 办理各 类食品案件数与罚没款数分别增长了 xx%,xx%。目前,分局食品类案件数和罚没款数,分别占全局案件总数和罚没款数的 xx%,xx%。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长 xx%,xx%。有力地打击了食品经营的违法行为,净化了食品市场的经营和消费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