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1060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属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知识是土木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的基础,因而在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品种规格、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及贮运知识,并了解有关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基本生产工艺,从而使学生能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正确、科学、合理地选材用材,并为后续课(如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提供基础知识。课程指导思想及定位:1. 培养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人员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科学、缜密、严谨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2以培养土木工程技术应用型

2、人才为目的,要求学生毕业时具备从事一般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技术工作的专业能力。2.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课心课程,为后续专业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建筑施工等打下基础。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运输贮存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能力。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成效:土木工程是采用各种建筑材料修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技术,而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因此,土木工程离不开建筑材料的科学知识,不懂建筑材料

3、的的土木工程师也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因此建筑材料课程是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人员所必需掌握的一门非常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建筑材料业是一个很庞大的行业,涉及内容也及其广泛,建筑材料课程体系中的建筑材料课程主要讲述与土木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以结构材料为主的“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内容涉及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砖、钢材、沥青、木材等;主要讲述这些基本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材料的性质与组成、结构的关系,影响材料性质的因素,以及改善性能的途径等。课程中开设有实验课程,使学生在材料性能的测定、质量的评定等方面不仅加深了课堂

4、知识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学会“实践中学、学中实践”的方法。后续新型建筑材料课程,是在此基础上合理而实时的补充,这门课程的开设,弥补了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学时数限制未涉及的新型建筑材料知识,既符合学科发展的特点,也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后需课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砂浆配合比设计 建筑装饰涂料耐候性评定是独立设课的综合、设计型实验课程,是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下完成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更好的体现了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处理好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关系外,更加注重教材与土木工程所用新材

5、料发展之间的关系,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落后或限用的材料进行适当的压缩学时,把教材中一些次要的、陈旧的、琐碎的内容忽略不讲。而针对当前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规范和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及时充实到教学中,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同时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如,烧结砖一章,增讲目前国家对粘土砖的禁用或限用政策及其内在的原因,针对教材中引用的标准落后的情况,及时将新的标准引入课堂,使学生掌握届时这类材料的国家政策和导向,避免盲目选用。又如混凝土一章,增讲了加有粉煤灰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这是因为,粉煤灰的有效再生利用即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资源的再利用,同时又

6、可节约混凝土的成本,改善其性能,是目前工程中已普遍采用的材料,耐教材上却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增加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们更快的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正是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注意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引用教师亲自完成的科研成果教学,能够使学生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科研工作的距离感,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参与老师主持的科研工作,锻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科学研究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如在讲混凝土一章时,就

7、将本人主持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面的科研情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因制作混凝土而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数量巨大,对地球环境负荷非常之重,而再生混凝土的循环再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而可行的途径。因此,先后已有数十名学生非常踊跃的报名参加由本人指导的这方面的学生科技活动项目,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厚, 干劲十足,研究成果获得了科园杯奖励,也受到了评委专家的好评。教学方式:建筑材料课程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课堂讲授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将工程中的一些新技术、新标准等引入课堂,同时为了讲授材料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等内容,常要引入一些工程事故实例,因此非常适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此,我们采用Pow

8、erpoint 编制了适合专业特点的建筑材料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动态、包含大量图片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采用板书与电子课件相结合的方法讲授,课堂授课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式,形成互动的课堂气氛。还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采用小论文、小专题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队伍:现有教授 1 人,副教授 2 人,高级实验师 1 人,讲师 1 人。其中博士 2 人,硕士 1 人,双学位 1 人,本科 1 人。年龄都在 3050 岁之间,是一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中、青年教学队伍。教材建设:对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选用的

9、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志源 李启令主编的土木工程材料是 2002 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两个专业选用的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五院校合编的建筑材料 ,是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的教材。由于材料品种和性能的不断更新,因此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及时关注新标准规范的出现或更新情况,尽量使用最新版教材,以便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教学中,专门针对实验的需求,自编实验指导书,以便更好的帮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亲手实践,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教学条件:课堂教学方面,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逐年的快速改善,使得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可能的将新技术、新品种及时的引入课堂,使学生及时的汲取最先进、最新兴的技术和知识。实践教学方面,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实验室专项基金,最近几年建筑材料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从原来仅能开设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发展到现在学生可进行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师还可指导相当数量的学生进行科技活动项目,教师也可开展科研活动,并已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相信随着学校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更主要的是我们课程组的不懈的努力,我们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料、实验条件等方面水平将不断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