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0871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设计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第一课垃圾带来的烦恼单元概述:“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垃圾带来的烦恼” 、 “节约用水”和“环境好我快乐”三个主题活动。本单元主要以“环保”为主线,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设计这一单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垃圾带来的烦恼”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垃圾的来源及对生活的危害,体会到垃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然后通过进一步认识垃圾处理的费时费力,激发学生为消除垃圾而投身环保的情绪体验

2、。 “节约用水”这一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考察、探究活动,了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意识到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环境好我快乐”是本单元最后一个活动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垃圾污染,第二个主题是水污染,本主题着重讲了垃圾污染和水污染之外的环境问题,共同组成完整的单元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学生真正树立起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验到保护环境的快乐。课题 垃圾带来的烦恼 年级 三 教材版本 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我们的社区生活 11.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教学目标1.养成自觉地减少垃圾并进行垃圾分类堆放的习惯,愿意参加

3、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逐步形成环保意识。2.通过了解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3.结合自己的实际,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来源,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教材分析我们在教学环节内容结构的定位上做了进一步的调整。这堂课重点关注的是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教材当中是分成了三个模块。结合这堂课的设计,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当下的生活,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课程资源进行了二次开发,做了整合:教材为师生提供了研究的范例,但是存在一定的时空局限性,所以我们依据本地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了改编,删去与学生生活几乎毫无联系的“垃圾的工业处理” ,合并“垃圾对我们生活的

4、影响”和“垃圾有那些危害”这两个问题为“垃圾的危害”这一个话题,增加学生熟悉的“废旧电池的危害、垃圾的分类方法、变废为宝作品展示”等三个内容,加强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另外,把一些术语更换为孩子熟悉的语言,有助于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教师准备: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2准备基本情况、相关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处理信息与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前我们引导学生利用调查表调查了不同地点垃圾的种类及数量。原有的

5、设计搬用了教材当中的调查表,我们认为栏目名称不合适,因此我们用贴近孩子的语言做了调整,把垃圾的种类改成了“有哪些垃圾”,这就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我们在原设计当中大量使用从网上下载的文字资料让学生阅读,后来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有限,抓取信息的能力不强,于是就改成了呈现关键信息,由老师介绍的形式,这也是尊重三年级学生学情的表现。教学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在教学设计中,始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由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导入手,用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然后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发现垃圾的来源,认识到垃圾给社区生活带来的困扰,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帮助学生确立起少制造垃圾,保护环境的意识。又通过给垃圾分类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落实能力和方法的目标,升华学生爱社区、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种类、来源、体会到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自觉减少垃圾并进行分类堆放。教学难点难点是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生活中能够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教学策略与方法1. 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2.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合作交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课程资源开发师生双方都从自己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提取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学生的垃圾

7、从哪里来调查表、废旧电池,教师用废旧油桶做的垃圾桶、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等等。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增加了课堂学习的真实性、密切了课堂和生活的联系,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感觉有用于生活,自会全身心投入。同时,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废旧物品利用,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了表率。应该注意的是,三年级的学生能力有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调查收集信息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以便更好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转换为课程资源。教学条件说明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当下生活,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合理充实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时刻关注儿童本位,心中牢记四个问题:儿童经验是什么,儿童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8、谁参与活动,谁在学习?因此,教师在利用本教案时,要根据自身学生情况对如课前调查、课上提问、废物利用、导行环节的设计等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建议根据我校学生情况,本节课我设计为一课时。实际授课时,如本班如学生情况不允许,教师可调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调查、学习垃圾的来源、危害;第二课时学习垃圾的分类、导行。并对课时内容适当调整。活动过程:一、对比导入、发现问题师:亲爱的孩子们,咱们高青风景如画,老师忍不住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课件)师:这么漂亮的地方,可有的人却说它不够美,你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师:找到原因了吗?大声说出来吧!生:因为有垃圾。师:

9、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的确,垃圾破坏了美丽的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烦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话题。 (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导入环节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导入环节简洁明快,简化了结构,缩短了时间。二是情境的创设与资源的选取,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大家的建议,导入环节设计为当地风光美与丑的对比:首先感受家乡美,接着展示上述滕州风光图片中留有垃圾的场所。使学生感受到美与丑的对比,从而引起学生对所探讨话题的兴趣。 】二、生活聊天室(了解垃圾的来源)下面让我们进入生活聊天室,了解了解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课前老师请大家做了一个小调查,先在小组里面分享自己的调查收获。【设计意图

10、:垃圾在学生的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可能有些孩子提到垃圾往往就想到家庭生活中的垃圾,或者是在社区当中见到的建筑垃圾。为了帮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垃圾的来源,就设计使用了调查表,把探究活动推到了课前。 】谁想把自己的调查收获跟大家分享?预设 1:垃圾来源:家庭垃圾种类:有废纸、杯子.师:能告诉老师这个资料是怎么来的吗?预设 2:我家门口有一家医院,他们经常把垃圾、医疗废品扔到外面。师:我知道了,你是通过观察,获得了信息的来源。师:谁还想再来展示一下?预设 3:垃圾来自家庭,有剩菜废纸。.师;老师发现这个同学书写得特别认真,所以老师相信她在调查的时候十分用心。预设 4:家庭的垃圾有.师:刚才老师发现

11、,这位同学在记录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错误,所以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调查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要求。师小结:同学们了解的很细致,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地方都能产生垃圾,并且数量也很多。老师也做了调查。 (课件播放图片:工厂的废渣污水、农业薄膜等) 。【设计意图:课堂上,用表格的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呈现学习成果,便于课堂活动的组织。 】三、了解垃圾的危害七嘴八舌话危害1、同学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呢?谁能举例来说说?预设 1:就是垃圾污染空气。师:他从污染的角度来帮我们分析问题。预设 2:垃圾如果不处理的话,我们的环境不

12、够干净,我们的空气也会受到损害。预设 3:如果有垃圾空气就会变得很污浊。如果把垃圾放到草地上,草地就会失去碧绿的颜色。预设 4:如果垃圾过多,就会污染河水,污染地下水,我们喝的水就会受到影响。师:你看,她都会从我们自身健康方面的来分析问题了。2.师:确实,垃圾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我们来看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课件播放录音:癌症村)江苏省有一个洋桥村,因为农药厂和化工厂垃圾污染,人们睡觉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才能睡着,三年内因癌症去世的村民超过 20 人。河里鱼虾、庄稼大量死亡,连自来水也有农药味。师:孩子们,垃圾的危害大吗?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要说的?预设 1:垃圾给我们的危害太大了。预设

13、2:垃圾对人类产生的危害特别大。人们制造了垃圾,乱扔垃圾,到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3.师小结:说得真好。是啊,由于工厂垃圾污染了水源,使许多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其实不仅仅是工厂的垃圾会产生危害,我们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也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设计意图:现实社会当中的真实案例对孩子的触动是很深刻的,是触目惊心的,能使学生感知到减少垃圾污染的迫切性,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环保意识。】比如老师手里的这块电池(实物演示电池。 )知道这一块小电池把它扔到大自然当中去,会产生怎样的危害呢?不着急,先看资料,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课件)课前我们组织了一个活动,收集了家里的废旧电池,看,我们一个班就收

14、集了这么多。小小的一块电池危害就这么大,这么多的废旧电池,假如我们把它们扔到大自然当中去。想一想这危害该有多大呀?【设计意图:电池污染不像其他生活垃圾一样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却又是隐形的,往往被孩子们所忽视。教学活动应该在此做点。我们的设计是让学生收集废电池,再推算一个班、一个学校会有多少废电池,为学生提供电池危害的数据,从而让学生知道电池的污染有多么的严重。这既让学生对电池污染有近一步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收集电池这一环保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学生直接参与的学习活动,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让我们再通过一个活动来体验一下。小组活动:(生自主配合粘贴板演示:乱扔电池所污染环境带来的

15、危害:个人行为危害、小组行为危害、班级行为危害)如果全校的同学都这么做,茂盛的大树不见了,绿绿的青草不见了,美丽的花儿也枯萎了,轻轻的小河变黑了,可爱的鱼儿死掉了!孩子们,还继续吗?那应该怎样做呢?课下就让我们一起想办法,把废旧电池送到合适的地方去。好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垃圾污染蚕食土地,破坏环境,提供数据、举例子说明、图片展示都不失为好方法。但是,用贴纸片的方式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观察的这个过程,直观而形象地感知垃圾带来的危害,是最为深刻的。这是这节课中的一个亮点。 】四、学习垃圾的分类(小博士讲堂)过渡:刚才老师听到了大家的心声,高兴地看到大家都有了环保的意识,但是,生活当中,我

16、们到底应该做哪些事情呢?预设 1:把电池送到环保部门。师;这个建议不错,老师在课后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把这些废旧电池送到合适的地方去。预设 2:把废旧电池送到有毒有害的垃圾桶里。预设 3:把可回收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开处理。1介绍垃圾分类师:这个同学懂得的知识可不少,今天小博士也要给我们讲讲这个道理:分类处理法。让我们听小博士讲一讲。大家好!我是环保小博士,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垃圾的分类问题。我们通常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三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如:报纸、一次性餐盒、塑料袋、易拉罐、旧衣服都属于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包括烟头、煤渣、建筑垃圾、等废弃后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物品。有毒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的安全处理。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知道垃圾是如何分类的了吗?师: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