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05401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广东省环境保护局1目 录1 总则 .11.1 规划目的 .11.2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1.3 编制依据 .21.4 规划期限、范围和技术路线 .22 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52.1 确定任务 .52.2 调查、收集资料 .52.3 编制规划大纲 .52.4 规划大纲论证 .52.5 编制规划 .52.6 规划论证及公众参与 .52.8 规划批准、实施 .63 规划的主要内容 .63.1 总论 .63.2 规划区域概况 .63.3 环境现状调查与环境压力分析 .63.4 预测与规划目标 .63.5 生态及环境功能分区 .73.6 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分析 .73

2、.7 专项规划 .73.8 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93.9 规划项目与投资估算 .93.10 保障措施 .103.11 可达性分析 .104 提交规划成果 .104.1 规划文本 .104.2 规划附图 .104.3 规划研究报告 .125 规划大纲 .1221为了规范我省各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和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 年)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十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导则” 要求,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编制广东省环 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下称导则)。导则适用于全省各市、县

3、、镇行政辖区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1 总则1.1 规划目的通过加强环境规划和有序保护,改善全省各地环境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升各地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生态良好和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广东。1.2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1.2.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要求,统筹规划城市生态体系构架,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分区;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

4、然和谐。1.2.2 规划原则(1)协调发展,和谐共赢。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 共赢” 。(2)分区控制,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2环境条件的差异和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环境优先,山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粤东、粤西地区坚持发展中保护的战略,明确划定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实施生态分级控制管理。(3)因地制宜,符合实际。根据各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制定环 境保护目标,完善功能区划,确定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保 护自然与特色人文景观,确保环境保护

5、和生态建设措施、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统筹兼顾,纵横衔接。与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指引相符合,与广东 省环境保护规划、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及上级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与其他专业规划相互协调。(5)注重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1.3 编制依据(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2)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及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粤府200635 号);(4)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及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

6、0 年)(粤府200516 号);(5)地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4 规划期限、修编期限、范围和技术路线规划期限:原则上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作为规划基准年,近期、远期分别按 5 年、10-15 年考虑,并与当地国民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3的规划时限相衔接。原则上规划五年修编一次。规划修编年限:在规划执行满一个周期后,应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以及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规划范围:行政区域所辖范围。4规划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5现场考察 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背景资料收集 有关管理部门访谈环境及生态质量现状评估 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

7、布局分析62 规划编制工作程序2.1 确定任务当地政府或政府授权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或经验的单位编制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委托文件和合同明确编制规划各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置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生态及资源开发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压力分析(含环境安全分析)环境功能分区 大气环境规划方案固废处理处置方案声污染防治方案生态保护与建设方案水环境规划方案产业结构及工业布局调整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及分析规划项目与投资估算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保障措施环境预测生态功能分区环境容量测算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专项规划方案可行性可达性分析核与辐射其它环境现状核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方案其它其它土壤环境质量现

8、状可行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可行性报批、实施7责任、要求、工作进度安排、验收方式等。2.2 调查、收集资料收集编制规划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背景或现状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规划,以及农业、林业、能源、水利、矿产、 渔业、旅游等行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必要时,应对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区、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生态敏感地区及海洋、核与辐射进行专门调查或监测。2.3 编制规划大纲按照本规划导则第 5 条的有关要求编制规划大纲。2.4 规划大纲论证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规划大纲进行论证或征询专家意见。规 划编制单位根据论证意见对规划大纲进行修改后作为编制规划的依据。2.5 编制规划按照规划大纲的要求编制规划,内容见本规划导则第 3 条“规划的主要内容” 。2.6 规划论证及公众参与在收集资料和规划大纲的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