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心理健康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289995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择业与心理健康(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择业与心理健康,成长阶段(从出生至14岁),探索阶段(15至24岁),建立阶段(25至44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维持阶段(45岁至65岁),职业发展阶段,Super的某人生涯彩虹图,职业:,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职业不是人类社会一经形成便立即出现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社会分工后的产物。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的职业会不断产生,过时的职业会逐渐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

2、: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职业的分类,有关职业与生涯发展的心理学简介, 人职匹配理论帕森斯、威廉姆逊的特质因素理论p340罗伊的人格与职业层次理论霍兰的人格类型理论 生涯发展理论金斯伯格、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克内非尔坎姆的认知发展理论 生涯决策理论克朗伯滋的生涯决定的社会学习理论,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空间不同的工作意味着不同的生活

3、方式,职业的重要性,在职业已经成为生活的中心和我们的使命所系的情况下,重视职业规划,争取职业上的成功,是生涯成功的基础。,一、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1、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与趋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 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由于急剧扩招带来需求关系的变化。,从毕业生的因素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趋向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择业心理上自信与忧虑共存。 择业标准存在多重性,但重视自我发展,忽视国家需要。 择业地区选择的多元化,但向往发达地区,缺乏创业精神。 择业热点分散,功利心理因素突出。,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1、常见的毕业生压

4、力源有哪些?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无所适从、焦虑)简历投出无回音(不踏实、焦虑)同学间比较(例如:我的工作要比别人的好,为什么他的比我的好?不服气、自卑)父母亲的期望值高(担心、焦虑)害怕回家乡工作(担心、焦虑)害怕人际关系太复杂不敢迈入社会(担心、焦虑)担心本科生学历低缺乏竞争力(焦虑、自卑),2、毕业生求职心理压力的结果:考研热,考公务员热,出国热零工资就业父母替子女应聘啃老族,校漂族听霸、面霸、拒无霸自愧不如,怕见面试官托关系走后门,压力源,心理压力,压力结果,个别差异,心理调适,13,3、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1定位不准,存在期望过高的心理,2.忧虑恐惧,存在烦躁不安的心理,3消

5、极自卑,存在不敢面对的心理,4择业盲从冲动,存在随波逐流的心理,5就业思维定势,存在求稳求全的心理,14,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6缺乏艰苦精神,存在追求享受的心理,7忽视素质培养,存在依附关系的心理,8过高估价自己,存在自以为是的心理,9缺乏独立意识,存在过分依赖的心理,10法律意识淡薄,存在骑驴找马的心理,第一类 焦虑心理,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的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感到心惊胆战。有的同学对自己向往的单位因参加竞争人数众多、录用条件严格,而失去了主动争取的信心。还有的女生怕性别劣势带来求职困难。有的因大学学习成绩不好,拿不出像样的成绩表而烦恼,有的因自己动手能力低而紧张。 应对方法:

6、树立竞争观念,克服求职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客观的分析自己,合理的设计求职目标,增强求职勇气,减轻焦虑情绪。,第二类 依赖心理,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而是一味地等着家里亲戚、朋友给自己找路子,或者自以为自己有某些优越的条件,坐等学校帮忙落实单位。 应对方法:培养参与意识,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招聘活动或是主动参与某些社会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并逐步增强主体意识。,第三类 自卑心理,对自己的个人能力、内在潜质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应对方法:正确评价自己,多找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优势以长补短,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正确认识失败,克服恐惧心理,

7、重新找回自信。,第四类 嫉妒心理,嫉妒是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势地位既羡慕又妒嫉的情绪。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他人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就会产生羡慕,转而痛苦、不甘心,最后嫉妒他人的心态,甚至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的手段。 应对方法:真诚待人。互助互爱。通过自我调节,及时排除不良的嫉妒意识。,第五类 怯懦心理,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不多,很多毕业生在面试的时候会出现怯场的心理问题。在求职现场,面对招聘者的提问,紧张得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准备好了的说辞也忘得一干二净,不能很好地推销自己。 应对方法:细心准备,抓住各种提问机会展示自己。昂首挺胸,主动与主考官打招呼。多

8、找机会、场合锻炼自己,多说多做。,第六类 骄傲心理,有的毕业生没有完全正确的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采取拒绝态度,结果是错过机遇,难以合适就业。还有的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及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或者是当下最热门的单位或最前沿的行业,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性格气质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应对方法:认真评估自己的实力,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评估自己如果在该单位能够获得成长的机会和空间。选择合适的单位,从低处做起,最终实现职业理想。,三、常见的择业心理误区,择业是“一种使人焦虑痛苦、剥夺人的安全感的自由,一种促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因为你必须

9、选择,无人能代替你选择,且须由你对选择的后果负责”。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落脚心理”误区,落脚心理:即“先找个单位混口饭吃”的求职心理。对策在“落脚”单位的选择上,应综合自身的性格特点、自身优缺点以及个人兴趣,制定一个长远计划。“落脚”要尽可能的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急于求成,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一步到位”误区,“一步到位”心理:即期望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对策职业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根据客观环境及个人的转变而有所调整。应更多地注意自身的一些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来进行职业规划垒尘埃而成泰山,积滴水始就阔海。要一步一个脚印,点滴积累。,“趋向心

10、理”误区,“趋向”心理:地域,行业,企业对策应该充分认识各种利弊因素,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客观情形来选择一种灵活的就业模式。而不是单纯地针对某些地域、某些行业或某些企业。,“赶时髦”误区,“赶时髦”心理:“盲目攀比” 的心态。一些学生讲“级别”觉得在校园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我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录取人才的唯一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独。对策择业时应该更多地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个人喜好等,在综合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基础上选择自己从事的行业或职业。,“盲目自信”误区,盲目自信:“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的心态

11、。对策在求职过程中要求适当,不宜好高骛远。保持平常心和谦虚的态度,更容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误区?,“挣钱第一”误区,挣钱第一:“有钱就图”的心态对策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获得谋职择业的成功,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对自己的实力、兴趣、技能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估。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有:人生理想、气质和性格、道德品质、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等。,“能学东西就好”的心理误区,“能学东西就好”心理:理解片面,缺乏规划。对策要更正内心关于“学习”的想法和概念。更多的注重现实实践上的学习而不是仅仅追求理论上的学习。要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对象,从而有利于个人的人生发展。,四、大学生择业

12、过程中的心理调适方法,转换角色,适应社会需要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正确认识社会,寻找切合实际的位置正确对待挫折,通常来说,大学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心理调适:合理理情疗法克服过度焦虑的情绪,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利用艾利斯的理情疗法,即用理性认识代替以偏概全,糟糕透顶等非理性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在双向选择中,确立职业定位,寻找工作机会。,宣泄法当求职受挫、心情不爽时,可以用宣泄疗法。一是倾诉:可以找同学、朋友、心理咨询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委屈,一吐为快。二是大哭一场,发泄心中郁闷情绪,美国生物化学家弗雷说过:“强忍不哭,把眼泪咽下去,等于慢性自杀。”三是写日记,

13、写出自己心中的苦闷。四是击沙袋或在空旷地方大喊大叫。宣泄时,要把握分寸,不伤害自己、他人及公私财物。,升华法升华法是以更加符合社会的规范的动机或行为来代替原有的低层次的动机和行为。哥德因失恋,写出了历史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升华的典型例子。,补偿法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改变原有行为方向,以其他能够获得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如失恋后,马上找一个替补队员。在择业过程中,不可能一见衷情,一家应聘不上,分析原因,调整标准,再找一家,以求成功。,积极暗示法心理学上的暗示,是指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形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提出,其名言是:“我

14、每天在各方面变得越来越好。”积极暗示能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消极暗示会强化我们个性中的弱点,唤醒潜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自卑、怯懦、嫉妒等,从而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如暗示:我是本科生、年轻、有专长,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明天会更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我坚定目标,一定会有所回报的。,注意力转移法把注意力从不良的刺激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或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自我调查方法。当落聘后,可以把注意力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如散步、打球、看电影、上网聊天等,防止不良情绪泛化、蔓延,体验积极情绪。,心灵求索,“我只有专科学历,但我觉得自己能力不比本科生差!”这句

15、话出自2002年毕业于上海某高等专科学校,现为北京某报社编辑的小肖之口。2002年6月,小肖拿着自己在上海的所有行李,在朋友们的祝福和泪水中独自北上,这次她是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来到北京的。在偌大的北京城,只有专科学历的小肖要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谈何容易。最初的一周,她通过了两次面试,却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第7天,她来到一家知名报社,面对考官,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你们需要本科生,不过,我必须说明,我是专科生,但我觉得自己能力不比本科生差。”这句话她并没有演练过,却很自然地说出口。也许就是她的自信和勇气打动了主考官,接下来的一切变得顺理成章。她通过了面试,并立刻接受了采访任务

16、,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终于梦想成真,进入一家知名报社,成为了一个旅游版的编辑记者。 小肖的求职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吗?,小雯,女,21岁,高职财会专业应届毕业生 我现在已找好了工作,马上就要离校了。在别人眼里,我应该是快乐的,基本上没怎么费力就进了本市的这家不错的单位,也有很多同学祝贺我,但我一点也快乐不起来。他们不知道,去这家单位完全是我父母一手安排的结果。一开始我也想自己找工作,不想依靠父母,但我母亲一再说凭我现在的能力,自己根本就找不到好单位,而且,我去过人才市场,发现竞争太激烈,我也就退缩了,干脆全部由父母做主算了。我觉得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为我安排。考大学,学财会专业,都是父母决定的,他们根本不听我的意见,也不管我喜不喜欢,总是说我年龄小,不懂事。我也知道这样不好,我不能一辈子都靠父母做主,但母亲根本听不进去。有时候,我也想:让他们做主,自己也挺轻松的。 如果你是小雯,你将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