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99809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内容概述】:2011 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显然,这一慎重研究、修改后的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千变万化,语文教师千千万万,但都必须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而课前预习作为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平台。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有

2、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预习是“语言的习得” 。在布置学生预习前,我们必须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达到有效预习的目的。【关键词】:总览单元 分析题目 辨别体裁 了解背景 研读课文 思考练习 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文字运用 实践性 综合性【正文】:一 览总览单元,明确编者意图把握学习目标。语文是一个文字符号与情感、文化融为一体的世界,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其整体性特征是非常鲜明的。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专题或主题进行组织的。比如五上第一单元就是以“师生”为主题,这一单

3、元编排了两篇课文和一篇古诗教学。前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另一篇记叙的是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四篇文章体裁各具有特色,但仍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先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整体认知,知道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师生情” 。然后学生可以从整体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哪些语言文字反映出了“师生情” 。这样,学生对课文的读解成为有目的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思维过程。这样,2学生明确了编辑意图,把握了学习目标。学生在预习的反馈过程中,就能运

4、用语言文字表达单元要点,领悟编者这样安排的逻辑性,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分析和总结经验。二 析分析题目,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丰实内化语言。课文题目是作者反复斟酌才定下来的,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全文内容,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可以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正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例如, 掌声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很有意思。首先, “掌声”是个词语,我们可以提问“谁”的掌声文中的主人公指的是谁?为什么要把掌声给她?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掌声这篇课文很长,作者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千字,但是通过对课题的补充、

5、深入、探寻,就能把其主要内容提炼出来,在提炼的过程中是学生丰实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因此,在预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要求孩子们尝试从题目入手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在用中升华理解。这样既充分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使学生会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素养。三 辨辨别体裁,学会理性的分析,锤炼语言。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等。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培养学生对

6、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达到锤炼语言的目的。比如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是一片演讲稿,就文体而言,它应归为说明性文章。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文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要求: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本课写作目的明显,围绕此写作目的,我们在预习的时候让孩子找一找文章的说明顺序,找找说明方法。这样,孩子在分析、寻找的过程中明确了说明文的特点,把教学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语文能力的发展上。在寻找、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转述、重组、改换等运用方式,巧妙地把学生从“千万次问”中解脱出来,从而在活学活用中,体悟语言情趣,深化阅读理解,形成并发展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四 挖了解背景,学

7、会将语言与生活相关联。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尤其是经典作品的阅读,一定要了解背景,那是进入作品氛围,理解作品内涵,3把握作品艺术特征的前提。例如我们都知道一个学习珍珠鸟的案例。老师在介绍作家冯冀才时说:“他是现代著名作家,”有的学生也许会惊叹“原来他还活着!”诸如此类问题都和另一个问题密切相关。那就是文章的写作背景!因为有些文章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背景相距遥远,如果由老师来介绍,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需要我们在布置预习的时候让孩子了解写作背景的细节,如果能找到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度思考,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精心设计那就更好了。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学会

8、创造性独立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终极目标。学生在预习中用学到的言语经验和用语方法,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概括作家的背景、表达自己的见闻、思悟,甚至进行文学活动的审美性运用。这样学生的语言运用与生活也紧密联系起来了。同样我们可以反过来运用语言文字阅读文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以便我们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五 研研读课文,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我们要在预习中“学习”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比如说,从文字材料看,我们可以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从文章结构看,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句、段、法,而不选择那样的句群结构或者谋篇布局;从表达方法看,为什么作者运用的是

9、叙述而不是说明,为什么展开议论而不是抒情等。预习中,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 ,让语言首先从孩子的嘴里活起来,让学生喜欢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生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让语言文字在学生的脑中活起来。我们也可以在第二遍阅读时,问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学生可以通过查社会背景、作者经历等方面获得,在问的过程中,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在整理预习的资料的时候,学生通过分析、概括以及个性化理解将

10、语言文字融入自己的体悟,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视角。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案例,就是狐狸和乌鸦的教学片断。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和经过。如:第 4 自然段,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 “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您好,亲爱的乌鸦。 这是狐狸装出一副笑脸,向乌鸦表示问候,在这句话中, “笑着” 、 “您” 、 “亲爱的”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在预习中教师设计了一句话:“狐狸想了想,就对乌鸦说:你好,乌鸦 。”用小黑板将这句话写出来,让学生读读,4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在预习中学生通过读和比较,很容易地理解到狐狸是假装笑

11、脸,对乌鸦表示亲热,实际上是想骗到那片肉。这样预习,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并且领悟到了文字的独特魅力,对课文的认识也必然深刻。这样就能将一句话具体化为一段话或是一个个画面,通过想象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思维,在想象中表达。那么学生的表达出来的文字也一定带有自己强烈的情感,然后语言文字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最终嵌入他们生命的历程。六 思思考课后练习,引而伸之触类旁通。课后练习旨在注重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听、说、读、写、积累、语感等基本语文素养的日常培养。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教学进行时,学生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答

12、案。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我们爱你啊,中国课后习题就是“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抒发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要对预习所获取的信息或意义,进行分析、综合,经过筛选、归类后进行回答。这个时候学生其实是发挥自己的才智,把自己的主观认识注入到了课文中去,他的观点在参与课文意义的生成。如此的安排,对学生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能起到整理归纳、识记巩固的作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够触类旁通,快速解决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更加纯熟。七 评评价监督,优化预习成果。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中,必然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我们有的时候布置了预习,却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这样的预习就失去它本身的价

13、值了。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预习能力与效果,有效的监督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根据预习的主体,我们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的方式。根据评价的方式我们可以采取竞赛式评价、随堂检测等方式。自我评价基本上是学生课后进行的一种反思。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于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情况与自己的预习进行对比分析,哪些内容预习得全面,哪些问题预习得不深入,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自己能力得到自我肯定,对今后的发展目标明确。同学评价是对自我评价的有效补充。比如小组成员的互评和他组成员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的一种锻炼,也是学

14、习语言文字艺术的好机会。通过评价学生学会欣赏他人,认识自己的不足,具有小组意5识,学会运用集体智慧,这是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关键点。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能够充分地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地进行反馈。教师评价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三维目标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我们还可以竞赛、加分、评级等方式检查预习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早读课比比谁的朗读更好以加强课文重点段落的朗读背诵,积累语言文字。我们可以展示欣赏创意预习,比如视频或者图片资料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展示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在交流中争

15、辩,在争辩中收获,互通有无,增强信息量,相互学习,彼此提高。甚至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师生对话或设计相关活动进行检测,增强学生预习成就感,提高学生预习积极性。总之,通过预习,文章所呈现的内容、思想、情感,不需要强加给学生,而是需要通过课前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涵泳,通过有目的的预习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相信通过我们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会游刃有余。参考文献:陈赤贞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1 年 09 期 顾惠君抓实课前预习 追求高效课堂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1 年 08 期 杨素会课前预习很重要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 年 07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