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89942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1 浅谈对严以用权的几点认识一般说,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和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以造成某种特定的局面或结果,使他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目的性。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权力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以用权是关键。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权力,是严以用权的基础。也只有正确认识了权力,领导干部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担起应尽之责。(一)要认清权力从哪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

2、认清我们的权力从哪里,为谁服务。一是要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个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权力的和基础,准确阐明了党的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科学分析了党的权力运行程序和准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进一步增强执政意识、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指明了方向。二是要敬畏手中权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用权力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作为干部就能得到组织的信任、群众的赞扬,党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反之,权力滥用,用权不当,干部就会失去手中权力,党的执政就会失去民心。三是要牢记宗旨意识。权力

3、是人民赋予的重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从思想和情感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与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始终保持心系群众冷暖的深厚感情,始终保持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始终保持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奔放激情,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要树立“有权必有责” 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权力自人民,就必须对人民负责。一是要认识到权力就是责任。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是对等的,权力越大其责任就越大。权力是党和人民授予用为人民服务的,接受了权力就得去实现组织目标,因此也就有了完成组织目标的责任。如果不认真去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那权力就会被限制或剥夺。二是要认识到有

4、权力就有要担当。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林则徐 “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出的都是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当今,领导干部更要有担当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要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职责,准确用权和廉洁用权,担当起应该担负的责任。三是要认识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权力本身也是一种必须履行的职责,肩负着法定职责而不履行、不尽职、不作为,就是失职渎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三)要树立“权为民所用” 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权力观。一是要认识

5、到“权为民作用” 是权力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论我们职位多高,老百姓永远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心系民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真正为老百姓用好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二是要认识到“权为己所用 ”的巨大危害。党的十八大以,一大批严重违纪违法反面典型案例表明,领导干部一旦忘记权力从哪里,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所用,不仅会葬送自己的前途和家庭幸福,还会给人民群众、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危害,到头得不偿失、自吞苦果、悔之已晚。三是要牢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我们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官老爷。搞特权谋私利,是党纪国法不容的,也必将受到严肃惩处。要坚持依法依

6、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秉公用权,正确处理好严以用权与把握机遇、敢于担当、改革创新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四)要从思想上自觉接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一是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领导干部应牢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手中的权力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要把组织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把组织纪律和规制度视作最高戒律。二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领导干部工作成效如何,作风怎样,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只有自觉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把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当作一面镜子,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

7、民,才是真正的自信,才是正确的路子。三是要自觉接受舆论的监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大群众自由发表意见、参与民主监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将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置于更加公开透明的环境。大家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自觉接受舆论监督。二、要规范权力运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规范权力运行。(一)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

8、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防止权力滥用。一是建立权力清单。要梳理清楚各项行政职权行使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明晰每个处室单位、每个不同职位的权责,给权力划定边界,既建立起正面清单,也建立起负面清单。对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职权,要及时取消,对可以下放的行政权力,坚决下放。二是向公众公布权力清单。要主动向我们的服务对象公开公布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做到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规范权力的运行流程。要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全面梳理权力运行流程,针对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载明行使条、承办岗位、程序接口、办理时限、监督渠道、

9、相对人权利等要素,增强权力运行程序的严密性,强化内部有效监督制约。(二)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除了靠群众、靠作风建设、靠权力制约,关键要靠制度,即“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一是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要着力健全各项制度,不能留有任何真空和死角。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排查,发现什么漏洞就堵什么漏洞,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二是要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加大对管人管财管事等重点岗位的交流轮岗力度;要完善对一把手廉政警示教育和谈话提醒制度,

10、增强廉政汇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廉政教育常规化、领导干部监督规范化、廉政考核常态化。三是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制度建设,关键看执行。执行不力,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是一纸空。 “重制度、轻执行” 而滋生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执行制度,对干部经常进行制度学习教育,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度。(三)要坚持依法行使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一是要依法设定权力。对各项职权的设定一定要依法有据

11、,要不断完善,形成一套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使权力运行有法可依有可循。二是坚持开门立法。要进一步提高立法和决策质量。要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在起草法规规草案、制定规范性时,广泛采取公开征求意见、专家咨询论证、重大决策听证、委托专家起草等方式,积极创新公众参与论证机制,充分征集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加强合法性审查,切实提高立法草案和决策质量。三是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建立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合法性审查和信息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提高行政复议效能。三、要加强权力监督纵观古今中外,腐败都是公有权力缺乏必要的监

12、督,运行失控、失衡而被滥用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可见,加强权力监督是多么重要。(一)要充分认识权力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权力监督,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白为什么要监督,为什么必须监督,监督需要注意些什么。一方面,要正确认识监督。王岐指出,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越是肩负重要使命,越要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监督权力是依法用权、用权为民的必要保证,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和缺失,防止贪污腐败,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既能保障用权为公,也是保护干部的

13、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监督。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只有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利的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坚持依法行政、公平执法、公正司法,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二)要健全权力监督机制。保证权力正确行使,防止以权谋私,要靠建立健全内外结合、配置科学、程序严格、制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靠各方面的力量加强监督。一是要加强组织监督。要严格遵守党内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三会一” 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及时掌握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做到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

14、,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二是要加强群众监督。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让群众知道监督什么,要把政策、职权、法律依据等一切能公开的事项全部摆在阳光下,让群众了解有什么监督,提高监督的针对性。要畅通监督渠道,理顺监督机制,方便群众监督。三是要加强舆论监督。要及时关注和收集舆论舆情,积极引导舆论客观、正确地进行监督,提高监督质量,切实发挥舆论监督公共权力运行的作用。(三)要履行权力监督责任。履行监督责任,既是纪检部门的主要责任,也是党委党支部书记履行主体责任的关键。一方面,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自觉做遵纪守法、依法用权的表率,强化监督意识,深化组织和制度创新,努力提高监督本领和实效,做到敢于监督、勇于担当,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另一方面,要履行纪检监督责任。纪检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把全面落实监督责任牢牢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把主要精力放到作风建设、惩治腐败、执纪监督上,创新监督理念,转变监督方式,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履行好党赋予的职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