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9870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抗击日本侵略者教案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二课 追寻先辈的足迹活动主题2:抗击日本侵略者 课时:一课时课 题 抗击日本侵略者年级六年级 教材版本 山东人民版 课程内容我们的国家11.12:11.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高)。1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高)教材分析“抗击日本侵略者”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这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以及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

2、线的主张,领导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二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挺进日寇的后方,全面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许多仁人志士无谓牺牲,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主题活动内容较多,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大捷等。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学习抗日英烈不顾个人安危、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教学目1通过收集资料,知道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标 2. 了解抗日战争

3、的背景、经过,了解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牢记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 3培养学生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牢记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教师准备: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资料收集表。2利用搜集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分析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大部分

4、学生乐于学习这一门课程,能积极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去。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通过 电视、电影、报刊、图书等载体经常接触,所以较为熟悉,但较为肤浅,只停留在侵略与仇恨的表层认识上。至于抗日战争的背景、经过,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先辈的英雄事迹了解不够深入。因此要适时加以引导,并借助课本的提示将资料搜集的更全面、更充实。教学设计思想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应该是用活动形式呈现的课堂,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欣赏者,把文本主义的教学转变为活动式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在课堂中呈现出“生活性” 、 “开放性” 、

5、“活动性”和“社会性”,在情境中实践体验,探索和感悟,能更有效达成目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引导学生在调查、访问、参观、搜集资料等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经过,了解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牢记先辈的英雄事迹,知道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教学难点1.牢记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2.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的团结协作能力。3.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历史事件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6、、汇报交流资料,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运用教材设计的活动、提供的资料,使其真正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服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不可见为可见,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再配以精练的讲解,使图、形、声、色有机的交融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课文的重难点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因势利导的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和工具的优势,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教学条件说明1城市学生由于条件较好,家长重视,可以重点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询问父母或在父母的陪伴下看一些有关的历史图书、报纸等

7、,通过对资料的分类、整理、分析、总结等,深刻认识抗击日本侵略者这段历史,激发爱国情感。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尽可能地充分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等等。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抗击日本侵略者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悲壮低沉的歌曲,咱们现在来听一听。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片断 1 分钟(殷秀梅、程志演唱) 。2. 歌曲欣赏完了,看到了什么情景?心中什么感受?3. 你们知道这首歌诞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生说自己的了解。4.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这

8、儿有一份详实的资料。http:/ 分 30 秒处开始播放),播放这段带有资料介绍的视频,丰富学生对“九一八”的了解。5. 同学们来看, (课件出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勿忘国耻的大钟) 。(1)这就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和勿忘国耻的大钟。这是“九一八”的历史见证,提醒中华民族要永远记住那个屈辱的时刻1931 年9 月 18 日。(2)看过这些视频和图片你有何感想,畅谈交流。6.“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的开始。9 月 19 日上午 8 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

9、占领。面对日本人的疯狂侵略,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抗击日本侵略者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等方式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历史影象,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引领学生走入那个饱受耻辱的时代,带动了学生下一步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1课前老师让大家按照自选课题搜集了关于抗日战争的一些资料,你们带来了吗?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2为了使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使我们交流合作得更加融洽,请同学先在组内交流整理资料,在整理前先看看我们的温馨提示:(1)小组分工合作,交流整理资料。(2)资料整理,突出重点,简单明了。(3)组内推荐代表发言,

10、其余同学补充。(4)提议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进行汇报交流。【设计意图:温馨提示的目的在于规范讨论的过程,面向全体,使学生人人有分工,时时有任务,锻炼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3小组整理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汇报小组课题: (1)日本侵略罪行 (2)抗日救亡(3)重大战役(4)抗日英雄人物4汇报交流:教师引领:看到同学们积极投入地整理,老师知道你一定收获了很多,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咱们先来听听日本侵略罪行小组的汇报吧!小组一:日本侵略罪行组(1)学生汇报,老师课前了解学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调整备课,准备课上的适时补充和及时点评,更好地调控课况。 (下面

11、预设中的资料为我班学生搜集资料的部分摘要。 )预设 1 大屠杀惨案: 平顶山大屠杀1932 年 9 月 16 日,侵华日军以对抗日队伍进行报复为由,对抚顺煤矿附近平顶山村的平民进行了集体大屠杀,造成 3000 多人当场罹难。(师评:残杀无辜,毫无人性啊!) 南京大屠杀进城兵力约 50000,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 17 人的日军除了个别地或小规模地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 。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12 月 15 日(日军占领第 3 天):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 3000 余人被集体解赴

12、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多当场遇难。负伤未死者亦与死者尸体同样遭受焚化。12 月 16 日(日军占领第 4 天):位于南京安全区内的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国男女难民 5000 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日军用机枪射杀后,弃尸于长江以毁尸灭迹。12 月 17 日(日军占领第 5 天):中国平民 3000 余人被日军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12 月 18 日(日军占领的第 6 天)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的的中国难民男女老幼共 57418 人,除少数已被饿死或打死,全部用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以乱刀砍戮。事后将所有

13、尸骸浇以煤油焚化,以毁尸灭迹。师补充:关于南京大屠杀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图片和资料:a、图片b、在残暴程度举世罕见的南京大屠杀中:共有 30 多万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如果让所有的死难者手牵着手,可以从南京一直延伸到苏州,长度达到200 英里。所有死难者身上的血液重达 1200 吨,尸体可以装满 2500 节火车车厢。看着同学们愤怒的眼神,此时肯定想说些什么?(指 2 生谈)日军的侵略罪行远不止这些,我们接着来听这一小组的汇报。预设 2 “三光政策”: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执行了野蛮的“三光政策” 、即“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预设 3 细菌战: 731 部队是侵华日军设在中国的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部

14、队。这支部队在长达12 年的时间里,疯狂研制鼠疫、伤寒、赤痢、霍乱、炭疽、结核等各种病菌、并在 5000 名以上战俘和平民的健康人体上进行过包括活体解剖和各种生物菌培养在内的大量惨无人道的实验。 教师引领:同学们来看一张日军做实验的图片:生看着图片,老师讲述:从 1931 年到 1945 年,仅有据可查的统计就有 27万无辜人民死于细菌战,另外还有中国军方的死亡人数,而由日军散布的细菌引起的疫病蔓延而造成的死亡人数更是不计其数。 预设 4 化学武器: 侵华期间,日军对中国军民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武器,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日军的对华化学战贯穿了从 1937 年到 1945 年的 8 年期间,地

15、域遍及中国 18 个省,有准确记载的战例达 2000 多次、造成中国军队伤亡 8 万多人。(2)了解了这些,同学们此时又想说些什么?(学生畅谈)(3)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听到的,是我们永远都无法敢想象的!这是罪孽中的罪孽!这是噩梦中的噩梦!(4)师引导总结:这一小组汇报完了,大家觉得他们的汇报怎么样?(预设:分工明确,汇报有序,重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学习他们的优点,展示我们的风采,相信我们的汇报会越来越精彩。【设计意图:对小组汇报情况的点评,旨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点评别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汇报能力,取 长补短,同 时,也很自然地给下几个小组的汇报提出了要求。 】小组二:抗日救亡组(1)教师过渡:

16、日军的侵略,国土的沦丧,中华民族已身处生死存亡的风头浪尖,抗日救亡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相信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抗日救亡小组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资料呢?(2)学生汇报,老师课前了解学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调整备课,准备课上的适时补充和及时点评,更好地调控课况。 (下面预设中的资料为我班学生搜集资料的部分摘要。 )预设 1 一二九运动教师补充介绍: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的救亡运动的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预设 2 西安事变由学生讲述西安事变的经过、 和平解决及意义。教师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联合抗日,为两党共赴国难,联合抗日奠定了基础,西安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