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9766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课。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收集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思维能力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1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读写。2.正确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3.让学生经历调查气温活动的过程中,从中积累感性知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把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认识。1.情景创设,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了各种情景,如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为“数学的志趣”

3、。2.联系生活,体验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联系生活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二、教学流程2第一环节,交流信息素材,提供资源新课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谁愿给大家说一说你调查的方法与调查结果。学生展示收集的信息,并交流调查的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将相关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如:2、0、5、15、12等。请同学观察这些数据,每个数据后面都由一个“”它读作摄氏度,用字母来表示,是计量温度的单位。如果让你们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你认为分成几类,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加以整理并对温

4、度的写法加以规范。关于温度,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温度有关的知识,第二环节操作观察,主动构建1 体会温度表示的意义。同学们,你们想当天天气预报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天气预报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待会请你当天气预报员给大家解说一下。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两个问题(1)北京25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让学生自主解决,体会温度表示的意义。2 认识温度计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温度,那它是怎样得到的呢?是啊,它们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温度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和疑问说一说。学生在质疑与释

5、疑的过程中认识温度计,知道温度计上有刻度、水银指示柱,并会读写温度计。【意图:我给学生充分地思考、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用温度计我们已经认识了温度计,下面我们用自制的温度计把这几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表示出来。重点引导学生对比零上 12和零下 12不一样。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4.感受温度的高低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用手分别摸一摸,感受一下水的温度,并猜一猜两杯水的温度各是多少?然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一测两杯水的温度。【意图: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温度的高低,并学会测量温3度。 】5.温度大小的比较机灵

6、狗还给我们带来了拉萨的气温,你能读出来吗?拉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 3,最低气温是零下 20。让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是203。203哪个温度高,哪个温度低,为什么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用课件进行演示。接着让学生比较另两个温度的大小。【意图:通过情景图和温度计,让学生初步学会温度大小的比较,并总结出比较的方法。】第三环节:实践应用拓展新知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四个针对性的练习:1.出示第一题让学生结合温度计读出个城市的气温,并加以比较,通过想一想,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2.连一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到同一样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温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读一读,通过读一读,使学生知道,温度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4.试一试,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要标出个城市的气温,应先确定 0。第四环节:总结交流课外延伸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温度中的学问,现在你对温度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总结汇报后,我揭示正数、负数的意义,并提出:关于负数,你还想知道什么?【意图:“学起于疑,又终于疑。 ”当学生总结汇报后,我提出关于负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伏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