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文言文两则作业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89696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文言文两则作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文言文两则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文言文两则作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文言文两则作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文言文两则作业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言文两则 姓名:1、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 ”、“ ”、“ ”。2、给( )前注音。学弈( )惟( )鸿鹄( )缴( )弗( )矣( )与( )盘盂( )沧( )沧凉凉 孰( )为汝( )多知( )乎?3、多音注音并组词:缴( ) ( ) ( ) ( )为( ) ( ) ( ) ( )与( ) ( ) ( ) ( )4、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思路:“通国之善弈者也”一句是什么意思?结合注释已经知道“弈”的意思是 ;结合注释知道“通国”的意思是 。“善弈者”,揣摩“善”是“ ”的意思,“者”意思是“ ”,“善弈者”的意思就是 ,所以句子的意思是“ ”。5、试译全文:学弈( )两小儿辩日( )6

2、、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有疑惑要和同学、老师探讨:疑惑一: 疑惑二: 7、思援弓 缴而射之这一句是写 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 ,心里却在想 。用 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 ,具有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 。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 。我以日始出 时去人近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 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日初出沧沧 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是根据 得出结论的。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 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

3、 。8、我知道学弈先写 ,接着写 ,最后写 。通过这件事,说明的道理。生活中也有类似例子,比如: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 ,一个认为 ,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 ,被两个小孩。故事体现了两小儿 、 , ,以及两小儿认识事物的 , 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 ,有 的态度。生活中也有类似例子,比如: 9、“理解了意思就容易读好停顿”如:“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 援 弓 缴 而 射 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 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10、文言文中有些词与现在意思不同,“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为“ ”的

4、意思。现在的意思一般是“ ”。“儿童急走追黄蝶”中“走”意思是“ ”,而现在则是“ ”。现代文中很少出现的 “孰”“乎”“汝”等词,而古汉语中却经常出现。“孰”意思是: 。 “乎”是多为语气词,课文中表 语气,相当“ ”。“汝”意思是: 。11、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 现今河南省的新 郑县。 履:音 l,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 du,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 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 d,作

5、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 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 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译文: 你对郑人买履这件事有哪些想法? 揠苗助长掩耳盗铃邯郸学步东施效颦12、相关链接 1孟子(约公元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

6、章告子尽心等七篇。2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 悬梁刺骨“ (苏秦) 读书欲睡,引 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是视觉的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

7、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拔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8、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闵(mn)同“悯”,担心,忧虑。长(zhng)生长,成长,揠(y)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往去,到.去。 槁(go)草木干枯。 2.揠,拔 4.归,归家,回家 5.谓,对说 10.寡,少见 11.益,益处,好处 12.舍,舍弃,放弃 13.耘. 除草,耘草 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 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

9、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注释】 范氏之亡也 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负用背驮东西。 椎(chu)槌子或棒子。 况(hung)然形容钟声。 遽(j)急速。 【译文】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

10、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 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道理】: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邯郸学步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译文: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

11、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译文:西施经常心口疼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同村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的样子,觉得很美,便仿效着,皱眉蹙额,走到街上。村里富人看见她的这副怪样,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这个丑妇看到西拖捧心皱眉的样子很美,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啊。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12、。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邯郸学步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