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87598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新农合”实行情况调研2 村“新农合” 实行情况调研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强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现状的研究,有利于探索突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 医疗保险的二元结构,创造乡村一体化的新型结构;有利于顺势而为、创新实践,构建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有利于凸显“以保障为主” 的发展理念,强化大局为重、服务发展的意识,合理配置资、理顺管理体制,提升医疗保障整体水平;有利于实现覆盖

2、所有城乡户籍居民的“全民医保” ,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创造社会公平氛围。新农合制度是构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切实缓解广大农民群众“因病致贫 ”、 “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途经。为全面深入了解我村新农合制度近几年的实施情况,暑假期间,根据辽宁大学假期实践要求,我通过听取汇报,深入村卫生室以及农户家中,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掌握第一手资料。现根据在实践中的见闻感想作此报告,报告涉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问题,主要是防止骗保问题,以及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和等。一、新农合政策的基本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 ,是指由

3、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自 2008 年 1 月 1 日成功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新制度运行平稳,广大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得到了切实保障,社会各界反响良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新农合具体在我们村是这样实行的:设立每人 10 元的家庭

4、帐户,并可延续使用。这给农民一个朴素的交待:你交的 10 元始终不会给别人。参合农民看乡村医生,农民就诊时全额支付乡村医生的医药费,只向乡村医生索要处方和发票,再抽时间到卫生院审查核对处方并报帐。这样做表面上增加了农民的麻烦,可能开始有的群众不理解,但实际上是调动了农民对新农合和自身利益监督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上下联动,全民参与,这远比行政监管省力得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农民对自己就诊的知情权有了透彻的了解,农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并且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二、新农合政策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我县从 2008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

5、,我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是成功的,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 年全县共有6000 多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8891%,筹款总额 6万余元,2009 年 110 月期间,累计补偿超过 1 万元的有 3 人。由于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监管有力,保证了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运行。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知情与参与是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报帐,我县从 2008 年 10月份起实行即付即补的补偿兑付方式,参合农民在县内定点医院就医,出院时可在医院的兑付窗口办理补偿手续。做调研前后我认真的分析比较了实行“新农合” 前后农民看病就医

6、的不同感受,从这些实例中我清楚的看到了并切身的感受到了新农合的惠农之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不得不感叹党的政策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句话,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看病贵,看病难案例 1:邻居大娘家有四个孩子,大伯在那些孩子不大的时候就去世了,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了大娘身上。再苦不能苦孩子,大娘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用伟大的母爱撑起了生活的天。为了养活那几个孩子,她省吃省穿,从不舍得多花一分,更别提花钱看病了。大娘常年患有风湿病,一到阴天就疼得要命,通常都咬着牙哭上半天。可是她从没去看过医生,总是趁着下地的空档

7、带回一些蒿草,捻成汁熬水洗腿。问起她为什么不拿点药,她总是说农村人怎么能看得起病,稍微一去医院,在地里忙活了一年挣得那点钱全都得搭进去。就这样大娘的腿一年比一年恶化,现在年过六旬的她两条腿不能打弯,走路一拐一拐的。我不得不说,是落后的医疗制度毁了大娘的两条腿。案例 2:邻村一位 20 多岁的小伙子,因为母亲遗传的缘故得了肝炎,结过婚以后病情开始恶化,并逐渐丧失了劳动力。每逢月末,总能看见他妻子骑着三轮车带着他到乡里卫生所拿药(没钱到县里或市里看病) ,由于乡里医疗水平差,再加上拿到药都是廉价的,小伙子日渐消瘦,萎靡不振。34 岁那年的一天晚上,他悄悄爬出屋门想跳坑自杀,结果邻居家的狗叫声吵醒了

8、他妻子,将他勉强拖回家。已经虚弱的说不出话的他仍然向他妻子传达这样的意思:我已经治不好了,别白花钱了,留着给孩子上学吧!两天后,他病死在自家床上正因为如此,打小我心里就有一种感觉:农民看不起病。得了大病,有钱的人会把家看穷,没钱的人要么不看要么更穷看病贵、看病难是中国群众多年反映最为强烈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政府投入不足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医疗和医保资的大量浪费和流失;二是医疗卫生资分布不合理,导致医疗资利用效率不高。而要解决这两问题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对中国现行的“三医 ”(即医疗、医保、医药)体制及其运作机制作必要的调整。自 2008 年起,新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到了

9、我们村。农民再也不用怕没钱看不起病了。假期里,我走访了村里的数十户人家,也从农民手里搜集到了第一手的资料,证明新农合政策真的达到了惠农的目的,帮农民解了忧。(二)新农合,新政策案例 3:2010 年 8 月 13 日星期六我到了小磊家和他聊天,他告诉我了一年前他得病的事。2009 年 3 月的一天晚上,刚睡下没多久的他忽然感到腹部一阵钻心的疼痛,并伴随着全身发热。深更半夜,孔大叔急急忙忙的穿好衣服开车送他医院,检查之后得知小磊患了阑尾炎,做了手术,手术费 70 元。后小磊康复出院,孔大叔拿着相关证到了县里新农合报销处,共领取到 300 多元补贴。大叔高兴的告诉我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没有国家

10、这么好的政策,那么多花那 300 块钱又抵得上小磊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事实证明,新农合政策不仅满足了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也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三、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农民没有领会新农合的实质在调研中我发现,部分乡村干部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与报帐程序、医疗费用补偿办法及普通门诊和慢性病门诊补助等政策了解不够透彻,不少农民对如何办理住院手续以及转、转院等程序均不了解,影响了参合农民的正常就医和受惠程度。另外,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民群众对以“大病救助、互助共济、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为目标

11、的新农合制度的精神实质了解不透,对新农合的补偿期望过高。(二)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根据政策规定,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补偿标准高于县级及县外医疗机构,但我们那里唯一的一所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医疗技术不高,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民患病后,难以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且,医院没有方便的生活辅助设施。叔叔去年在工地上摔伤了腿,我去医院看望他的时候切身体会到了镇卫生所医疗卫生服务差到了什么程度:在卫生院住院没饭吃、没水喝,生活非常不方便。医院房屋破烂、房屋采光不好,甚至有一部分病人在走廊上接受治疗。虽然党的政策好了,但恶劣的医疗环境和落后的医疗水平却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民的医疗

12、需求。(三)工作难度大,经费不足村干部在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有“三难” :宣传动员难,筹集资金难,政策解释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着的是自愿原则,但又要完成上级任务,各乡镇都把“新农合” 工作纳入对村级年度考核,村干部普遍感到工作台压力大,严重影响他们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农合参合人数多,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网络不通畅,给参合农民的报销结算以及补偿资金及时下拨造成很大的影响。(四)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有待加强新农合政策实施过程中,部分医疗机构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想尽办法使自身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对策,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着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影响到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这也正是

13、我下面要讲的问题。四、医院骗保问题案例 4:我的堂弟小明(化名)前年得了鼻炎,叔叔带他到当地的一所专业治鼻炎的医院(这是家私人办的专治鼻炎的小型医院) 动了手术,共花费 600 余元。由于当时还没有合作医疗,所以那次并没有报销。2010 年年初堂弟在县学校办理了合作医疗,叔叔婶婶在家也办理了合作医疗。今年暑假堂弟鼻炎复发,根据前年医院地承诺,若是复发,可以免费治疗直至完全康复。于是他的家人就带着他再一次奔赴那个医院,希望医生这次能治好堂弟的鼻炎。据堂弟说,这次的手术与上次的一模一样,可是这次的手术医药费却是 2200 余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手术费的剧增呢?原就诊之前婶婶就和医院协商免费治疗

14、的事,可是医院却不大情愿免费治疗,这时,院长支了一招:用合作医疗报销,报销后剩下的钱呢,医院方面“慷慨无私 ”的不要了,并且医院愿意报销婶婶的路费。这样做的好处多多:一是婶婶家相当于一分钱没出,就给堂弟做了手术;二是医院既没有撕毁当初的协议,又达到了一分钱都没少挣的目的,同时还显得他们是那么无私。可谓一举 N 得、一箭N 雕啊!可是这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弟弟的合作医疗是在县里的办的,在乡下不能用,怎么办呢?这事可急坏了婶婶。就在事情难以解决的时候,医院又给了一个“妙计” :弟弟治疗全过程都用婶婶的名字顶替,等到县里报销时别人要问起就说是给婶婶看的病。这样一一切不就都妥了吗?!这的确是个挺好的办

15、法,乡下人哪管医院的手段正当不正当,只要不花钱就行。于是叔叔到县里顺利报销了弟弟的手术费。细细想想这事,我觉得国家监管方面有很多有欠缺地方。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样一个手术,费用却在两年内增加了三倍,多余的赃钱很显然都不断地流入医院地“无底洞”,在特殊的情况下,医院还会“ 设身处地 ”“良苦用心” 的为病人想办法,这真的是和谐社会应该具有的新风尚吗?要我说,医院纯属借刀杀人,渔翁得利。新农合政策好是好,却让医院钻了个大大的空子。近年确实有报道利用新农合诈骗的,可发现的钱数都是大数目的,谁又知道多少地方的多少医院都在进行着类似的暗箱操作呢?为什么一块钱出厂的药卖到病人手里

16、就变成了九十多块钱呢?又为什么有时候新农合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呢?罪魁祸首当然是医院。医院,俨然成了诈骗团伙,大量的、又伪装的很好的榨取国家的巨额财产。五、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一)提高卫生所的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卫生政策正如前面所说,现在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处于较落后的阶段,而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