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烧伤的早期康复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287597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烧伤的早期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3烧伤的早期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3烧伤的早期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3烧伤的早期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3烧伤的早期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烧伤的早期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烧伤的早期康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烧伤的早期康复烧伤定义:是以火焰、热水、热蒸汽、化学物质、光、电以及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皮肤、粘膜、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等造成的损伤。皮肤一旦遭到严重烧伤,就会使其重要的保护身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受到破坏或丧失。从而引起烧伤患者出现诸如休克、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烧伤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都是常见创伤,一般以热力烧伤为主,化学和电子烧伤亦呈增多趋势。烧伤的严重程度与烧伤面积、烧伤部位、烧伤深度、烧伤原因、患者年龄、患者体质状况、有无合并伤(如呼吸道损伤)或中毒等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烧伤面积和深度。烧伤康复的内容:烧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创伤一样,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必然有瘢痕形

2、成,可以说没有瘢痕就没有创伤愈合。如果瘢痕生长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表现为瘢痕增生、挛缩,乃至畸形,不仅改变了外观,影响了功能,还给心理上造成极大创伤,给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恢复工作等各方面留下诸多后患。因此应该对烧伤患者实施全面的康复治疗。烧伤的康复:(一)烧伤瘢痕的处理1、压力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防治肥厚性瘢痕最有效的方法。持续施以与毛细血管压力3.33kPa(25mmHg)相等或更大的压力,可使胶原纤维束重新排列、瘢痕相对缺血,阻碍胶原纤维的合成。使用压力套的时间标准为 2324h/d,压力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弹性包裹、管型加压绷带、压力衣等。对于高低不平的部位如鼻周、唇周、腋窝、乳房、剑突、指蹼等

3、,需使用轻薄而可塑的弹性物,塑成体表形态,如硬性透明面具用于鼻和口颊周围,弹性面具用于额、颞、下颌。脸部面具一天至少戴 20h,除了吃饭、洗脸外不能取下,直到瘢痕成熟。穿压力衣的时机:原则上是创面愈合后越早开始越好。在瘢痕形成足够的张力以前过早穿压力衣,皮肤与压力衣之间摩擦会使皮肤浸渍;穿压力衣过晚,又达不到控制瘢痕增生的效果。加压治疗的不足之处为:使用时间长,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难以坚持使用;特殊部位如关节、面部、腹部等难以维持有效压力;有一定并发症,如手部长期压力治疗可破坏手掌弓形结构,影响手的功能,儿童长期使用可影响其局部生长发育。2、矫形器除石膏夹板外,多种轻型可塑性材料可用作夹板、管

4、型、可调矫形器或系列矫形器,用以维持已获得的关节功能而无疼痛。矫形器可阻止意外活动、促进受矫形器限制以外的主动活动。合适的夹板配合压力治疗对烧伤后瘢痕,特别是对手部、颈部、腋窝、关节的瘢痕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既能控制瘢痕的发展,又能减少因瘢痕挛缩引起的功能障碍。(二)物理治疗1、烧伤早期目的主要是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预防关节挛缩。(1)冷疗: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冷敷创面,以减轻疼痛,减少渗出,防止热力继续损伤。温度以 510为宜,时间为 3060min,甚至数小时,适合于小面积或较浅的烫伤。(2)水疗:可采用盆浴或直喷浴,以清洗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保持创面的清

5、洁,水中加入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或 1:1000 新洁而灭溶液起到消毒作用,水温以 3739为宜。(3)电光浴、红外线照射疗法:可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减少血浆渗出、预防和控制感染。(4)紫外线疗法:创面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多、肉芽生长不良时,用中或强红斑量照射。当分泌物减少或者脱痂露出新鲜肉芽组织时,应减量至阈红斑量。浅平而新鲜的创面,可用亚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每日一次,直至创面愈合。(5)氦氖激光疗法:照射创面可抑制渗出、减轻水肿和疼痛,促进伤口的修复愈合。若创面有水疱,应排出渗液后照射,以免影响组织对激光的有效吸收。(6)超短波疗法:可促进坏死组织分离、脱落,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再生

6、的作用。采用并置法和对置法,微热量,12 次/天,每次 1015min。(7)He-Ne 激光自血回输疗法:抽血 200ml,给予 He-Ne 激光照射及充氧,然后回输体内,对促进创面愈合及提高植皮的成活率具有良好的作用,也可采用高压氧治疗。2.烧伤后期此阶段创面已基本愈合,主要存在瘢痕增生、粘连、疼痛,以及关节挛缩、肌力低下等肢体功能障碍。可采用:(1)音频电疗:有止痛、止痒、消炎、消肿、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的作用。治疗用电极根据疤痕大小及形状而定或并置或对置。(2)蜡疗:具有松解你粘连,软化瘢痕,促进炎症消散,消肿,以及润滑皮肤的作用,但此法不适用于肥厚性瘢痕增值期。(3)超声波疗法:具有软

7、化瘢痕及镇痛的作用。采用固定法时超声强度为 0.20.5W/cm,移动法时超声强度为 1.02.0W/cm,每次治疗 510min.超声波治疗法结合冰疗对瘢痕组织镇痛效果较好。(4)磁疗法:对患部用旋磁法、贴磁法或脉冲电磁法均可,可促进瘢痕软化,且有止痒、止痛作用。(5)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具有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消除慢性炎症的作用。用 5%10%碘化钾直流电阴极导入,若治疗部位在四肢末端则用槽浴法(碘化钾溶液浓度为 1%2%) 。3.运动疗法当患者全身情况好转,体温接近正常,创面开始愈合,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时即可开始运动疗法。主要目的是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保持肌肉力量和功能。主要进

8、行主动或助力运动,只有患者不能主动运动时才进行被动运动。运动应包括未烧伤的部位,在治疗师指导下每日进行 2 次。烧伤患者若无禁忌则越早运动越好,可防止呼吸系统炎症、肺栓塞、肌力减退和关节僵硬的发生,下肢烧伤患者尽早下地行走,可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栓性静脉炎和褥疮的发生,但在手背烧伤,穿着弹力衣、关节或肌腱暴露时,关节深部疼痛及皮肤移植后 57d 内,行运动疗法要慎重。患者肌力在 01 级时可进行按摩、被动运动、传递冲动等训练,以增强肌力,保持肌肉功能。(1)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可采用温水中的主动和被动运动;牵伸瘢痕组织的被动运动,包括:徒手牵引,滑车训练,起立矫正台,足关节背伸训练,矫形器等方法

9、。持续牵引可使瘢痕逐渐变软、伸长,使关节挛缩得到纠正;温热治疗:在运动治疗前进行,如蜡疗、红外线、水疗等,可改善结缔组织的粘弹性,增加牵伸的效果;夹板:可动式夹板用于纠正关节 ROM 低下较固定式夹板优越;关节松动术:在上诉治疗的基础上可对僵硬、挛缩关节做关节不同方向的松动术。可改善 ROM 及止痛。(2)增强肌力训练:在早期训练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肌力。肌力在 23 级时可进行肌力运动和主动运动。肌力 4 级以上的患者予以抗阻运动。(3)增强体力训练:可用步行、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三)作业疗法1.ADL 训练大面积烧伤长期卧床患者在创面愈合后,要学习自己翻身、挺胸、抬臂、向床边移动

10、。当手创伤愈合,肘能伸屈时,可自己洗簌、持碗及匙进食,学会穿衣及个人自理。长期卧床患者先将下肢下垂床边,每日 3 次,每次 1530min,使下肢血循环适应站立,几天后原地站立,然后步行,上厕。对下肢、膝、踝关节烧伤者,上厕要专门训练,先用高座椅,逐渐改为低座椅及下蹲。2.功能性作用治疗简单操作如手持锤子敲打、手持钳子操作,简单的木工劳动,切菜、劈柴等家务劳动。反复操作,直至熟练掌握。3.职业前作业疗法具更复杂的、接近实际的劳动,逐步过渡到与职业近似的操作训练。根据原职业选择训练项目。(四)心理、社会康复住院治疗期对烧伤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都是压力很大的阶段,患者必须面对隔离、不能自理、长期痛

11、苦、单调和个性受到威胁。家属面临着一个家庭成员有死亡的可能或痛苦地生存下来。患者处于瞻望和痛苦之中,处于受威胁和陌生的环境中。工作人员照料烧伤患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常遭到患者或家属的辱骂或敌对,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烧伤后患者出现心理及情感反应,医护人员应避免刺激性语言,必要时采用行为矫正疗法和暗示疗法,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并注意环境因素对治疗的影响;毁容、畸形和丧失生活信心,如治疗不积极,凡是依赖他人。应了解患者的背景和个性,受伤当时的情景,通过和患者的谈话及观察,了解患者如何对待疼痛、自己及别人。经常向患者的主动配合。应用松弛疗法、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及集体疗法,以减轻疼痛,改善睡眠,增加社会交流;由于毁容,生活工作能力受限,心理障碍使患者不愿意进入家庭及社会,社区及家庭的态度也影响患者的态度,接纳烧伤致残的患者,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恢复他们的正常生活,进而恢复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