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72923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教学实录一、课前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欣赏一段歌曲,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师:你都想到了什么?生 1:长征师:你想到了长征,很好,注意把话说完整生 2:我想到了长征的艰辛。生 3:我想到了长征的路很远。生 4:我想到了长征的路走得艰难,但不把它们当回事。师: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长征。那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长征,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好,开始上课!上课!二、导入新课,交流资料,指导正音,感知大意。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了长征的资料,把你交流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一下吧!生 1:生读材料 师:这是长征的原因生 2:简介生 3:金色的鱼钩故事生 4:翻越第一座雪山夹金山的故事师

2、:看来,同学们找的资料真多。老师也找了一点资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好不好?生:好师:(出示图片,简介长征。 )毛泽东在长征胜利之后,心情格外激动,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长征今天就让我学习这首七律长征板书课题。师:读课题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生:什么是七律?出示诗歌教师讲解七律特点。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生:自由读。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下面请大家们把这首诗读给同位听,不认识地教教他。生:合作读。师:读得真认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老师合格吗?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指一生读:逶迤 磅礴 岷山 五岭 只等闲 腾细浪师:这错误吗?生 1:磅礴读成 Bang 师:自己改过来 出错的学

3、生自己读。生 2:五岭 师:两个三声字连在一起怎么读? 出错的学生自己改过来。生 3:腾细浪 rang 应该是 Lang指出错的孩子再读这个词。再找一人读这些词。师:我们把这些词放回诗中,你还认识吗?指一生读。师:你读得真棒!谁能像她一样读得正确流利?再加一个小要求,要注意停顿。指生读。师:读得不错。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词是不懂的?生:读诗。师:谁能把你的点滴的体会来跟同学交流一下。生:我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体会到了红军是什么困难也挡不住的。生:我知道了红军翻过了好几座,好几条河。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生:万水千山。师:真棒!红军不怕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那么你们能

4、从诗中找一下,作者都选取了哪几座哪几河作为代表呢?生: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桥(订正:大渡河) 、岷山师:五岭指的是一座山吗?生:不是,是五座山岭。师:那么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生:逶迤生:磅礴生:只等闲师:逶迤不是很明白。书上说:“五岭逶迤” ,看这幅图,什么样子?生:连绵起伏的样子。师:你真会学习!五座山岭连绵起伏,用诗中的词来说,就是逶迤。师:再看这幅图。图中的乌蒙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这座山很大。生:这座山挺陡的。师:山这么大,这么陡,占地面积这么大,用诗中的词就是磅礴。在字典中有两个解释,应该选取哪一个呢?(第一个) 。那你们能用第二个解释组一个词吗?气势磅礴。师:作者选取了五岭

5、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千里岷山做为代表向我们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万水千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逶迤的五岭山脉。三、学习诗文,感受红军的大无畏和豪迈乐观的革命气概。(一)学习三四行1、指导学习第三行。(1)指名二名学生读。(2)师:你读出了什么?生:在红军眼里,五岭山根本算不了什么.师:那算不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呢?生:是细小的波浪。师:五岭逶迤,可在红军眼里就是一些细小的波浪。你过这样的小河,会害怕吗?(不会) ,相反你会觉得很轻松,哪一个字能体会出来?生:腾。因为就像腾云驾雾一样很轻松。师:是呀,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就是一些细小的波浪,就像腾云驾雾一样轻松自如。让我们一起读出红

6、军的轻松。生:齐读。师:范读。生:再读。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学到的方法来体会一下这句话该怎么读呀?2、学生自学第四行。生:高大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是路上的一些小小的泥丸一样。师:可以读出来吗?生:读。师:谁还想再来试试。生:读。师小结: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没有阻挡住红军前进的脚步。那么来到万水,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二)学习五六行。1、师:谁能先自己试着谈谈自己的体会。生:有难度。2、指导学习第五行。(1) “暖”字写出了什么呢?师:出示图片,读句子,体会到了什么?生:金沙江很难过。师:是啊,金沙江很难过,很险。可红军战士是怎样渡过金沙江的呢?请同学们读下面的故事。生:自由读。生:红军战

7、士很聪明。生:红军战士不费一枪一弹,很轻松。师:是啊,金沙江那么险,但红军战士却轻松地巧渡金沙江。所以我们说:金沙水拍云崖暖。暖的是什么?(是人的心)指生读。(2)自己试着理解第六行。师:看到“寒”字,你猜发生了什么?生:可能牺牲了很多人。师:出示图片,底下是湍急的水流,两岸是悬崖陡壁,要想过大渡河,只能走这十三要寒光闪闪的铁链。本来桥上是有木板的,可是敌人已经提前拆除了。看到这铁链,你有什么感受?生:红军要过大渡河太难了,只能靠这十三根铁链。生:让人看着很寒心。师:心惊胆寒。让我们回到当时,去看看红军战士怎样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放视频。师:你想说什么?生:红军战士过河太难了。生:我想对牺牲

8、的战士说一声:谢谢!师:谢谢。是他们用生命做代价为我们打通了北上的道路,是他们用生命做代价为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师:当我们看到这寒光闪闪的十三根铁链,我们说生读。师:当我们看到在这寒光闪闪的十三根铁链上,红军战士奋勇向前,我们说生读。(三)学习第一二行。师:一寒一暖,一悲一喜,无不向我们昭示着红军战士一往无前的精神气概。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万水千山都是生:平平常常的小事。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只等闲。师:只等闲什么意思?生:平平常常的小事。师:面对着逶迤的五岭,我们说生读。师:面对着磅礴的乌蒙山,我们说生读。师:你体会到红军战士怎么样?生:我体会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精神。生:我体会到

9、红军战士豪迈乐观的精神。师:板书。师:齐读一二行。生:齐读。师生合作读三至六行。(四)学习第七八行。师:红军战士穿越万水千山,终于胜利就在眼前,让我们翻越最后一座茫茫雪山。出示最后两行。师:谁来读一下?生 1:读师:谁想再读?生 2:读。师:这句诗应该怎么读?生 3:应该读得高兴。师:为什么?生:马上要胜利了。你读出来吧。生 4:读。师:这里的三军指什么?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师:古代有左军、中军、右军,现在有海陆空军,我们就用三军来代表所有的军队。师:胜利就在眼前,高兴地读出来吧。生:齐读。师:小结。师:想不想听一下谱上曲唱出来的歌?要求是:只能听,闭上眼,想象画面,说说你

10、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放歌曲七律长征生:我仿佛看到了红军过连绵起伏的五岭时的情景。生:我仿佛看到了红这战士在大渡河上面的铁索上艰难地爬行着。我想说:谢谢你们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新中国。生:我仿佛看到了红军坐船渡过金沙江的场面,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你的想象,带着你最想说的话,齐读七律长征预备齐!生:齐读。五、总结,拓展延伸1、读全诗。引导:这简短的五十六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难万险,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2、教师朗诵。读七律长征 有感作者余金元穿越/湍急险峻的/万水千山,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执着与信念!五岭的连绵,簇拥起/ 一路高歌的/ 浪花;乌蒙的磅礴,彰显/气势如虹的 /风华。岷山的飞雪寒冰,草地的沼泽泥泞,谱写出/生死古今情。金沙江水/拍岸的惊涛,卷起 /智慧的欢笑;大渡河桥/冰冷的铁索,凝固着 /勇士的热血 /和冲锋的号角。 二万五千里的铁血远征, 是生命的韵律诗!在五十六字的咏叹调里,咏叹着,咏叹着/行进的足迹 ! 3、练笔或研读:(二选一)写七律长征读后感。读读清平乐六盘山 。继续搜集有关毛泽东的诗词,继续感受他做为诗人的情怀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