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844391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办事处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我街道始终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牢固树立“衔接好、引导好、扶持好、服务好”的以人为本工作思路,以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归正和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管理创新为手段,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履行职能,不断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化、措施具体化、帮教日常化、安置市场化”,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杨庄经济社会事业和谐稳步发展

2、做出了新的贡献。截止 2011 年底,我辖区共有刑释解教对象 3 人,安置帮教率达 100%,重新犯罪率为零。现将我街道安置帮教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夯实安置帮教工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促进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意义,专门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民政、劳保、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在基层村委会还专门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 24 个,建立健全了横向贯通、纵向联合的街、村、组三级安置帮教工作网络,并落实了专职

3、人员 106 名,在领导、组织、人员上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了帮教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为确保安置帮教工作正常有序开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将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摆上议事日程,做到了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评,促进了全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三是加强培训,健全网络平台。为更好的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按照上级安排,组织司法所干警及帮教人员参加了区上的全员业务培训,提高了业务工作能力。与此同时,按照工作要求,司法所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街道(乡镇)客户端平台,实现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信

4、息化管理。四是加强财力支持,确保经费保障到位。在街道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落实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费万元的,确保安置帮教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开展。二、加强衔接管理,提高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1、在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中切实抓好“五个及时” 。一是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个人档案;二是及时进行家访,全面核实刑释解教人员本人及家庭实际情况;三是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严格落实各项帮教工作措施;四是及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重新犯罪;五是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勤劳致富。2、认真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工作,及时衔接下落不明的刑释解教人员。各村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专项活动

5、,切实摸清刑释解教人员底数,提高衔接率。2011 年度,通过刑释解教工作平台,我街道共协助监所及区司法局查找核实服刑人员信息 13 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 3 人,衔接率达 100%。3、加强台账管理,杜绝漏登、漏帮、脱帮现象的发生。结合每年帮教安置专项排查,进一步规范刑释解教人员的档案材料,建立健全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与此同时,建立对帮教对象的随访工作台帐,努力做到“五个一” ,即填好一张帮教协议书,写好一份思想汇报,落实好一个帮教组织,开好一次帮教座谈会,建立好一份档案。对解教年满三年、刑释年满五年的,根据跟踪档案管理的记载,符合解除帮教条件的解除帮教,达到了不

6、失控,不漏帮的工作要求。二、加大帮教工作力度,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司法所每季度开展一次刑释解教人员集体教育活动,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参加一次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活动,帮助其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为使帮教对象不重新犯罪,我们采取了分类帮教的措施,对各帮教对象建立帮教工作记录,对重点帮教对象坚持加强管控,实行重点帮教。另外,针对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人户分离、外出务工普遍存在的现实情况,司法所一方面积极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跟踪帮教工作;另一方面在得知其所在务工地情况后,及时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加强与帮教对象的沟通联系,随时掌握其现实表现,进行不间断跟踪帮教。此外,坚持充分利用帮教对象在逢年过节或夏收、

7、秋收季节返乡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面对面的帮教,最大限度地减少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现象的发生。三、加大安置工作力度,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率。街道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率:一是转变安置观念,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按照市场化就业安置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教育、引导、扶持刑释解教人员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就业(通过自谋职业、家庭就业、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等方式实现就业) ;另一方面,针对刑释解教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缺少劳动技能、就业素质差等问题,积极协调

8、街道劳动保障所对外出务工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为他们搭建就业务工平台,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二是分类进行安置。对农村户口的刑释解教人员,坚决落实承包地和宅基地,让他们有地种,有房住,有活干,自食其力,服务社会。同时对其提供必要的农业技术服务,帮助他们发展多种经营,如鼓励其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对城镇户口的刑释解教人员帮助、引导、扶持其搞第三产业。通过积极扶持他们发展生产经营,达到自强自立的目的。三是严格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严格落实有关政策规定,在技能培训、税收、信贷、工商管理等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指导;对于年老体弱,符合低保条件的,协

9、调民政部门积极为他们办理低保救助;对丧失劳动力又无亲属的给予社会救济,实现生活有着落。四、认真开展帮教安置对象随访工作,增加帮教安置工作亲和力。司法所利用春节、农忙、古会等有利时机,及时深入返乡的帮教安置对象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开展思想摸底和帮助教育活动。在走访过程中,详细了解帮教安置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向他们宣讲法律、法规、政策发放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连心卡” 。同时,通过询问帮教对象的亲属、村干部、帮教责任人,了解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家庭现状,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教措施。对走访中发现的生活特困人员,及时向街办汇报,并积极协调民政办、劳动保障所等单位,为帮教安置对象提供技术指导、就业培训

10、和生活保障,以解决帮教安置对象在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共为 3 名帮教安置对象提供了就业培训,为 2 名帮教安置对象提供了困难救济。五、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帮教安置工作长效工作机制。在工作中,我街道始终坚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安置帮教工作机制,推动了安置帮教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一是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与刑释解教人员摸底排查相结合,在排查矛盾纠纷过程中一并走访、摸排、帮教刑释解教人员,避免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二是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制作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 刑释解教人员排查摸底工作统计表 、 重点帮教对象登记表 ,定期(每季度)进行一次摸排

11、清理,登记造册、分类梳理,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三是建立重点管理制度。对常年外出的刑释解教人员、重点帮教对象纳入重点管理对象,进行跟踪帮教和委托帮教,防止这部分人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总之,一年来,我街道虽然在安置帮教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主要是:各村安置帮教工作开展不平衡;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环节上还不完善;安置帮教工作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我们继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建立健全帮教安置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扩大就业安置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升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安置帮教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