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_0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84239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_0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_0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_0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_0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_0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_0(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篇一县委、政府: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了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依据,产业化办公室对全县第一季度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情况及其它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以进一步探索我县加快农业结构调

2、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和途径。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 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根据全县 23 个乡(镇)摸底调查,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呈上升趋势,已实现总产值万元。其中:1、种植业产业化情况: (1)优质茶园建设:完成 2000 亩优质茶园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目前正在设计今年 1000 亩优质茶园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2)栽桑养蚕:完成了 5000 亩老桑园管护工作、1160 亩新桑园的嫁接工作,已备齐了 1500 张养殖春蚕所需的物质和蚕种。(3)订单农业:全县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县已实施订单种植面积 6800 亩。主要订单品种有食用玉米、魔芋、芋头、辣椒等

3、,涉及全县 5 个乡 9 个村 866 户农户。(4)无公害产品:山药:全县已完成 800 余亩山药的育苗和整地,主要集中在老场乡。茶叶:全县已完成 15000 亩茶叶的春季管护,并采春茶 15000 公斤,产值约 60 万元。西瓜:已完成 3000 亩西瓜的种植技术培训和生产资料及种子的准备工作。油菜:全县 45000 亩油菜长势良好,防病治虫工作已落实完毕。2、畜牧业产业情况:(1)畜牧业龙头企业 1-3 月份情况:二郎山牧业:发展养羊联产户 25 户,每户 5 只;羊场产纯种波尔羊 102 只,产值 102 万元。四川隆生(天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二郎山山地鸡万只;发展养鸡大户

4、8 户(平均每户一次饲养 1000 只以上)。帝豪羊业:已向全县农户签定养羊 1000 只的合同,现已发放 170 只。(2)养猪情况:全县猪存栏 77829 头,销售 33091头,产值万元。仁义乡成立了生猪专业合作社,始阳镇成立了养猪协会,运作都比较规范、正常。全县新发展养猪大户 100 户,有效带动全县养猪业发展。(3)养羊情况:全县羊存栏 116437 只,销售 34717只,产值万元。(4)禽类:全县禽类存栏万余只,出栏 30 万只,产值 860 万元;禽蛋产量 280 吨,产值 240 万元。(5)新发展人工种草面积 5000 亩,使全县人工草场达万亩。3、林竹业产业情况:(1)1

5、-3 月份,天全县林业局对全县竹资源作了详细调查,并组织编写了天全县竹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为我县竹产业开发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天全县现有竹资源总面积万亩,成竹面积万亩,天然竹林面积 2 万亩。从 1996 年以来新发展竹子面积万亩。(2)今年 1-3 月份全县竹材产量 3000 多吨,产值近 100 万元;森林蔬菜 800 吨,产值 40 万元。(3)大渡河造林局天全分公司今年 1-3 月份对 20多万亩楠竹基地进行检查补栽、管护等工作,正在组建股份制联合林场,已经拟出了竹资源管理办法。 4、加工营销产业情况:(1)龙头企业:四川二郎山森林蔬菜有限公司:完成了综合楼、机修车间、库房、门卫挖

6、基和主体工作,完成了两个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编写,完成了今年原料收购、生产品种、生产量的计划,销售红油鲜笋 5 吨、清水笋 2 吨、墨西哥泡椒 2 吨,实现销售收入 10 万元,收购野生蕨菜 20 吨。天全县天蜀森林蔬菜食品厂:已收购蕨菜 50 吨、青菜 20 吨、山芦 20 吨;销售山芦 30 吨、红油鲜笋 20 吨、蕨菜和薇菜 20 吨,实现销售收入 30 万元。天全蜜园蜂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蜂蜜吨,销售额 15 万元,带动养蜂大户 12 户。茶叶加工企业 5 个,其中 1-3 月份边茶叶产量6000 担,销售 2000 担、销售额 23 万元;全县春茶产量 15吨,外销鲜叶 9 吨、产值 3

7、6 万元,县内加工 6 吨鲜叶、成品吨,已销售吨、销售额 13 万元。5、今年一季度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情况:(1)加强与四川二郎山森林蔬菜食品责任有限公司的联系和服务,完成了两个绿色食品商标的年检和技术整改工作,新厂已完成了综合楼、机修车间、库房、门卫等工程。(2)完成了 1000 亩辣椒基地的建立、育种、技术培训。(3)两家森林蔬菜加工企业拟出了今年的收购和产品加工计划。(4)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结合我县实际编写出了天全县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初稿,提出了我县绿色食品开发的思路和目标任务。(5)完成了两个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编写和填报。6、协会和基地:随着产业的形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的迅猛发展

8、,截止目前,有各类协会 33 个(种植业协会 16个、畜牧业协会 16 个、加工协会 1 个),多数运作正常;产业基地 52 个(优质瓜果蔬菜基地 7 个、蚕桑基地 7 个、茶叶基地 6 个、畜禽基地 11 个、林竹基地 21 个)。(二) 全县年收入 5 万元以上的农业大户调查情况:全县年收入 5 万元以上的农业大户有 251 户,人口 1138 人(男 606、女 532 人)。按收入情况分:年收入在 5万元 10 万元的有 221 户,年收入在 10 万元-20 万元以上的有 24 户,年收入在 20 万元以上的有 6 户。按主要收入来源分:种植业 7 户,养殖业 25 户,加工营销业

9、38 户,开采业 23 户,运输业 99 户,其它 59 户。(三)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情况:年:全县农村居民 123881 人,纯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占 24%,养殖业收入占25%,林竹业收入占 3%,劳务开发收入占 10%,加工营销业收入占 5%,矿山开采业收入占 16%,运输业收入占10%,其它收入占 7%。年 1 季度:全县农村居民 119775 人,纯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 500 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占 12%,养殖业收入占 38%,林竹业收入占 3%,劳务开发收入占 16%,加工营销业收入占 5%,矿山开采业收入占 12%,运输业收入占7%,其它收入占

10、 7%。(四) 全县土地和草资源情况:据调查,全县有耕地亩,其中:耕田亩,旱地亩,自留地亩,开荒地 1488 亩;撂荒地 102 亩。草资源:天然草场亩,人工草场 13986 亩,青贮 2955 吨。二、存在的问题:1.整体上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不够,未能深入理解其含意。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风险意识。2.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力,对于农业产业化工作似乎只是应付了事。3.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完全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基地建设分散,除林竹产业外,其它产业规模不大,形不成商品优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4.中介组织和行

11、业协会带农户、连市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运作不够规范。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农户和基地的作用还不明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6. 缺乏科学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层次不高,企业与农户就会经受双重风险。在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企业与农户与基地的利益连接,大多数还停留在松散的结合上,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法律约束力,企业按市场价收购农户的产品,不与农户承担风险,农户也没有参与意愿和合作要求,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一旦市场风吹草动,企业与农户将会双双受损。三、建议和对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一般的市场行为和企业

12、行为,必须要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针对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参考:1.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和含义,确定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农业产业化的含义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模开发和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龙头,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 (农村专合组织、协会)+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

13、素,实行科学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最终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产业化经营轨道,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全县经济快速发展。2. 建立健全以党、政一把手直接负责的农业产业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各个乡镇。县、乡镇党、政领导每年必须亲自抓一个产业或一片基地的建设,真抓实干,连续抓几年,抓出成效。这一条可以作为乡镇年终考核指标的一项内容。3.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根据县上提出的八

14、个一工作要求,每个乡都必须至少落实其中的一乡一校,建立起培训农民的教育基地,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风险意识以及市场诚信意识。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需求说了算,我们要到市场上去选产品,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坚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首先搞好市场调查、选好产品。具体讲,茶叶产业化、林竹产业化!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篇二为准确把握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趋势,找准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研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我们采取市和县市区配套联动、全面统计和典型调查相结合方式,就此进行专题调研。一、

15、日益凸显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 1 号文件精神,着眼城乡统筹发展、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推进战略,通过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以产业组织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主导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利益联接方式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加强为主要标志,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综合调查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农业产业组织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20_年全市成规模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

16、 1357个,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685 家,比 20_年(下同)增加 533 家,年均增加 133 家; 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 157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19 家,市级 136 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倍、倍,年均增长和;其中 157 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和。比较规范的农村中介服务组织 462个,年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农村专业市场发展到 210 处,年经营额 132 亿元,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达到 76 处,年经营额亿元。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种植基地面积 410 万亩,养殖基地规模亿头(只) ,农户 95 万户,目前全市已有 55 的农户和53 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二是生产基地规模加快膨胀,主导产业日趋凸显。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特色优势凸显,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