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图编制》实习指导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4076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图编制》实习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普通地图编制》实习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普通地图编制》实习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普通地图编制》实习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普通地图编制》实习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地图编制》实习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图编制》实习指导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5 万地形图编绘实习(永昌市)一. 制图目的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地图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践,在掌握普通地图各要素表示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普通地图各要素综合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地处理普通地图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更好地理解普通地图有关知识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实习任务为利用 110 万地形图作为基本资料,采用放大一版多色编绘法编绘一幅 125 万地形图,图名为永昌市(J48 D 003001) ,位于我国甘肃省平凉地区和天水地区,图幅范围为东经1020010330 ,北纬 39004000 。因本次实习只有四周(14 周) ,故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

2、分内容来作业,选择一幅 110 万的图幅内容,即永昌市(J48 C 001001) ,范围为东经 1020010230 ,北纬 39003920 。编绘作业时,主要依据 1985 年 8 月版的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二. 制图区域地理说明1. 水系 本图幅 (指 1:10 万永昌市图幅,以下同) 有两条主要河流,位于西北部的太平河及位于东南部的泥沱河,均属顺直微弯型河道,泥沱河为分汊型河床。泥沱河的支流大致呈平形状注入主流,而西北部则有较多的沟渠分布,并有大量的干沟。两区都分布有一些中、小型水库。2. 居民地本图幅的东南部居民地较为密集,分布有市、县、镇等城镇居民地,周围分

3、散分布着村庄等居民地。西北部基本上是大型乡、村级居民地,位于图幅中部山区的则多为小型居民地。3. 交通本区交通不太发达。铁路、公路主要分布于城镇居民地集中的东南部,而多为乡、村居民地的西北区,则基本上是单线路。有一条等级公路贯穿图幅南北,穿越山区,连通了西北和东南两个平原区。4. 地貌本区中部有一总体呈东北-西南向延伸的山体,1200 米计曲线由东北延伸至西南,并以此为界向西北方,等高线十分稀少,地势十分平缓。而东南部低于 1200 米的各条等高线几乎与之平行排列,都向西南方向伸展,不象西北区的明显弧段弯曲形态,因此,总体呈东北-西南向延伸的山体两侧,以 1200 米等高线为典型特征,综合时应

4、保证其不位移。山体西北侧北麓带广泛分布扇形地,等高线呈弧形向地势低处的西北或北方向凸出,与上部相接的谷地等高线凸出弯曲方向相反,较大谷地出口处均发育有规模不同的扇形地。扇形地纵向为凹形坡面,表面有放射状冲沟系统。东南区永昌市、阳明镇所在谷地沿东北-西南伸展,与山体及断层线伸展方向一致,为一断裂谷。与断层线相垂直伸展的谷地均为在断裂基础上发育而成,数量多,大都相互平行排列,综合时注意规模大小、延伸长短差别及对比关系。本区冲沟有纵向、横向、斜向及不同方向相互交汇在一起等种类,综合时应保持其延伸方向的正确。 本区山地为中山地貌。山顶等高线稀少、平滑,相对之下,坡度较缓,在 8 12 左右,为凸形坡面

5、,最高峰为馒头山。山坡部分等高线密集,弯曲众多,地形切割破碎,反映出强烈的侵蚀作用痕迹,坡度在 20 35 之间,为凹形坡面。山头之间鞍部在山体东北端狭窄,而西南端则宽大。在地貌综合时,要保持山顶、山坡部分坡度对比关系,陡缓差异。此外,山麓倾斜平原松散堆积物上发育的冲沟的延伸方向,与山体中的一致,但弯曲不套合,这是自然现象,不必强求上、下一致。三.制图资料 基本资料:采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1996 年编绘的 1:10 万地形图为基本资料,成图资料较新,精度高,符合编绘要求。补充和参考资料:一幅现势图。四. 作业方法 采用硫酸纸蒙版放大一版编绘放大蒙绘 数字化 编辑软件 打样审校 五. 编绘顺序

6、1. 图廓线;2. 平面控制点,高程点,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和独立地物;3. 铁路,主要居民地;4. 公路及道路附属物;5. 次要居民地及一般道路;基本资料 编绘图分要素(分层)数据 投影转换地形编辑拼图裁切格式转换符号配置地图符号库打样图6. 管线和垣栅;7. 地貌和土质;8. 境界;9. 植被;10.图廓整饰;11.注记六. 各要素综合简要说明(按成图比例尺计)1. 水系实地宽 100m 以上的河流,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选取长于 1cm 的河渠。小于 0.50.6 mm 的河流弯曲一般可以化简。选取长于 1cm ,比高 3m 以上的河堤、渠堤。 图上长 5cm 以上的河流、运河、渠道一般应

7、注出名称。大于 2mm的水库依比例表示,也应注出名称。河心洲选取大于 0.5mm的。适量表示井、泉、贮水池。 2. 居民地 图中居民地按行政意义分为三级:市、县、乡、镇,其它居民地主要为村庄、林场等。乡、镇级以上居民地全部选取。乡、镇级以下居民地,在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平原区,均为大中型居民地中密区,图上每平方分米选取 6080 个。 凡图上面积大于 24mm的平面图形依比例表示,中部的山区为中小型居民地的稀疏区, 图上每平方分米选取 6080个。小于 24mm的用圈形符号表示,圈形符号应定位在平面图形的中心位置。城镇居民地内一般应区分主、次街道,乡村居民地内的街道一般以次要街道表示。 图上城镇居

8、民地街区的面积最大不超过 12mm,乡村居民地街区的面积最大不超过 4mm, 居民地街区的面积最小不小于1mm。小于 0.50.5mm 的街区凹凸部分可进行概括。城镇郊区分布零散的独立房屋符号,可大量舍去。 (选取约 1/3)位于道路交叉口、隘口、桥梁及其它有方位意义的独立房屋一般应选取。镇及县级以上居民地的名称应全名注出。其它居民地,凡有图形或圈形符号的,原则上均应注记其名称。图式上宋体注记改用仿宋体注出。3. 道路本区有单线铁路以及普通公路和简易公路,应全部选取,但城市近郊附近的图上长度不足 1cm 的短小岔线可酌情舍去。大车路以下的各级道路可视各地区不同情况决定其取舍程度。农村中乡、镇居

9、民地应有道路通往。位于较大谷地、穿越山地、山隘,连接公路、水源,通往森林、湖泊等的各级道路应优先选取。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平原地区道路网的密度其网格大小在 24cm,中部山区网格大小在 3cm以上。铁路、公路上的路堤、路堑图上长 5mm,比高 3m 以上表示。4. 地貌山脊最窄处图上空白不应窄于 0.5mm。山脊上的山头和独立山头最小直径不得小于 0.5mm。有境界通过的山头可适当放大。有高程注记的山头,山头过小不能表示清楚时可省去一条等高线,小山头密集处,当两山头距离小于 0.3mm 而又在同一方向时,可以合并。鞍部两侧最高两对应等高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0.5mm。凹地的最小面积为 1mm,小于此

10、面积的重要的可夸张表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0.2mm,不足时,可以间断个别等高线,但不得成组断开。图上 2cm 以上的干河床、干沟,当其间隔大于 6cm 时,一般应选取,干枯湖及宽 1mm 以上的双线干河床内应填绘于实地相应的土质符号。图上 3mm,比高 3m 以上的陡崖应表示。高程地在平原地区每平方米取 10 个左右, 丘陵山区 1520个,等高线注记 510 个,三角点和高程点注记精度为 1m,小数位一律舍去。5. 植被 森林、经济林、竹林图上面积大于 16mm的应表示,图上面积大于 16mm的应表示,小于此面积的以小面积森林、竹林符号择要显示,图上面积大于 2mm的森林加树种注

11、记。面积大于 25mm的林中空地应予保留。矮林、幼林、苗圃图上面积大于 0.5cm应表示,面积大于12cm的分别加注“矮” 、 “幼”、 “苗”。同类植被范围相距在 1mm 以内的,可以合并表示,范围线弯曲小于 22mm 的可以综合化简,地类界与道路,河流等线状物体间距小于 1mm 时,可以道路或河流为界。6. 其他要素图上选取 45 个三角点,其余的三角点及埋石点、水准点高改为高程点选取表示。选取部分有方位意义和革命历史意义的独立地物,在居民地内一般不表示,在人烟稀少地区则应详细表示,有的名称还应选注名称。选取部分有经济意义的地物。表示砖石城墙。选取表示图上长 5cm 的主要高压电线,平行双线路且间隔在mm 以内的高压线可省略,但在其分岔转折处应绘出一段高压线符号,以示走向七. 计算机成图放大编绘草图完成后,在计算机上完成数字地图的制作流程大致如下:编绘草图 放大编绘底图扫描图扫描图 扫描 导入制图软件 拼 贴 缩 小 要素跟踪整 饬 要素跟踪时,分层大致如下: 图名等图外整饬内容 版式 独点符号 注记层(市、县、乡、说明) 线划层(单线河、铁路、公路) 面积色层(双线河、湖植被) 底图层原则上先类别划分,然后是级别划分。八. 上交成果1. :万地形图份()幅2. 实习小结打 印等大编绘底图 数字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