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284029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新农村考察报告4篇*市*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发布时间:-4-10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县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在“乡村变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近期,由建设局何少杨副局长和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邓中生副主任带队,邀请市委农办、规划局派员参加,组织建设局有关科室(单位)的人员和港口、板芙、三角3个镇的镇村干部等一行20人,到*市*县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通过参观*县的武垄村和金林村,我们深深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象春风吹暖农村大地,一场群众性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在*县蓬勃开展,农村大地在这场新农村建设中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

2、覆地的变化。一、*市*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况和特点。从始,*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部署,积极教育、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三年来,全县共投入资金3070多万元,成功创建了312个生态文明村,占全市的44.7,并有33个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占全市的85,以上两项工作均走在该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武垄村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主要内容,以环境建设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武垄村是*县武垄镇的一个自然村,是广东省建设厅、*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和*县建设局三级共建的生态文明村试点。现有165户,820人。全村居住面积2.9万平方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

3、.3万元。在省、市、县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坚持“尊重历史、第 2 页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按照“五改五有”的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组织义务投工6000多个工时,投入资金90多万元,实现改水改厕率达100%,铺设硬底化巷道5300平方米,建设硬底化排污渠2300米,拆除猪牛舍和露天厕所480多间,清理卫生死角90多个,种植果树、花卉1000多棵。村里东西两面建有8个沼气池,村民用上了沼气,全村建成3条净化生活污水的生态沟,同时,还改造了村口广场景观、文化广场、篮球场、人民会堂,统一规划建设了具有融入当地建筑特色的“镬耳楼”,其中,第一期8栋住宅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第二

4、期即将动工兴建。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创建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县别具特色、高标准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和广东省卫生村,呈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金林村把发展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金林村是*县官圩镇的一个自然村,全村410户,常住人口1617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该村曾是*县出了名的“问题村”,村里环境条件较差,“脏、乱、差”问题突出。初,该村实施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巷道硬底化等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发展,成为了该县创建的第一个生态文明村。同时,该村把发展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充分利用千年古村落的优势,既突出“古村落文化”特色,又

5、做活“水乡生态”文章,成为了广东省小有名气的旅游村,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旅游效应为金林村带来了大量人流和资金流,目前,大部分村民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耕种方式,把发展二、三产业当成新的创收途径,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达到15%,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奔康。第 3 页二、几点启示。*市*县是我省的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级市,在统筹城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中,给我们以下启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重视是关键因素。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县大力推进创建生态文明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以及我省领导曾亲临*县调研指导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6、张德江曾多次作出批示,对当地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县建立健全了层级领导体制,成立了创建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担任执行指挥,宣传、卫生、妇联、团委、农业、规划、建设、交通、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资金是重要保证。德庆是山区县,财政比较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更加有限。为此,该县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向上级争取一点,县级财政挤一点,

7、县直挂钩单位扶持一点,镇里拨一点,社会募捐一点,村集体筹集一点。在“村集体自筹”这一点上,该县坚持不向群众摊派要钱,而是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将乱占乱建的集体土地收回,重新规划宅基地投标,集体山林旱地租赁承包经营,以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村民主要以义务投工的方式参与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建设首页12345678.尾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创建活动的主体。*县的先进经验表明,在创建活动中,只有相信群众、第 4 页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从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

8、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通过宣传、动员、引导、组织,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力军作用,把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成果带给千家万户,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才能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才能真正扎根农村,才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县一方面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技术、财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指导创建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村的浓厚氛围,形成部门齐抓共管、城乡协调、上下

9、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们应借鉴*市*县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山的实际情况,以创建全国生态市为动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作出积极的贡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组(4月30日)为学习借鉴内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科学制定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纲要,根据自治区有关领导的安排,由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代宁祥同志带队,有自治区有关地州党委农办主任参加的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组一行6人,于4月中下旬赴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省,对五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10、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的五个省代表了不同层次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的内容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有经济发展内容,又有社会发展内容,既有各省第 5 页的面上部署,又有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做法,既有经济发达地方的典型经验,也有经济欠发达地方的推动措施。总体看,五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安排部署力度大,组织措施有力,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尽管学习考察时间短,但大家开阔了眼界,交流了经验,加强了相互了解,普遍感到收获很大。五个省的经验和做法对当前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五省的基本情况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总人口8750万人,农

11、业人口6700万人,耕地面积5856.6万亩,人均耕地仅0.67亩。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38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2%,农业增加值达到149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5.6%,农民人均纯收入2803元。四川省也是一个畜牧业大省,全年仅肉猪出栏就达8764万头,肉类总产量949万吨,畜牧业产值11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49个民族成份,总人口3900多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8%,农村人口3225万人,人均耕地0.67亩。全省88个县市有50个是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266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465万人。全省生产总值19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1877元。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份,全省国土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700万人,农村人口4241万人,人均占有耕地略高于四川、贵州省。,全省生产总值为6474亿元,农业增加值125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6.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湖南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66元。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00万人,农村人口3700万人。这几年江西省整体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全省生产总第 6 页值达到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为9439元,

13、按当年平均汇率换算,已突破1000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426亿元,“十五”年均递增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66元,比上年增收313元。福建省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全省3535万人,陆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5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621元,财政总收入7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二、五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一)突出重点,全力推动。一是抓好安排部署。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五个省迅速行动,在春节前后相继召开省首页12345678.尾页 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农村建

14、设,都以省委一号文件下发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西省提出了“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形成新机制,创建好班子”的具体工作目标。湖南省结合小康村建设,提出按照“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四川、湖南、贵州、江西省成立了由省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市县也都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江西省的各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有单独的编制和工作经费。三是加快制定规划。各省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放在“十一五”,同时谋划“十一五”后十年。湖南省在抓好总体规划纲要编制的同时,已先期制定并实施了村庄布点规划

15、设计导则和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导则,计划今年完成90%的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完成1500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江西省把规划的重点放到村镇,同时,还相应制定23第 7 页个不同行业的分项规划,确保规划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江西省*市坚持规划先行,从秋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突出村庄规划这个重点,目前,完成了264个圩镇总体规划、1046个行政村共计16794个村庄规划的编制。贵州、福建省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也基本形成,市县新农村建设规划也已启动。四是大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各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舆论宣传工作,各类新闻媒体都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突出加以报道。湖南省在总结*县黄兴镇鹿芝岭村新农村建设的

16、经验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言歌,在农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四川省从4月上旬开始,组织38个部门的厅处级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宣讲团,深入各市县进行新农村建设宣传。五是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各省都明确把投资的重点由以城市为主转向农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突出强调确保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的投入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投入。贵州省今年财政支农资金比增加3.786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和扶贫开发。湖南省今年安排省级财政支农资金47.76亿元,比增长30%,增幅大大超过往年。(二)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到中心位置。各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促进生产发展放到了首位,核心是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川省提出“十一五”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以上,江西省提出每年农民增收300元以上,湖南省提出到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