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3628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践运用对论语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摘要: 美国翻译家朱莉安豪斯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从多角度全方位对译文的质量进行考察。本文利用该模式,选取辜鸿铭和理雅各所著的英译论语进行分析,并对两个版本的译文进行综合评价。关键词: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论语 辜鸿铭 理雅各 Abstract 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Julian House proposed 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which examines the quality of t

2、ranslation from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ories of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he author uses this model to make analysis of two version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Gu Hongming and James Legge, and comes up with a comprehensive

3、 review of these two versions.Key Word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Gu Hongming James Legge一 引言翻译理论研究在二十世纪后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 90 年代,在诺德篇章分析的基础上,一些学者逐渐把重点装箱了话语分析和语域分析,从而拓宽了翻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其中,美国翻译家朱莉安豪斯( Juliane House)提出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运用这一模式,我们可以系统

4、、全面地按照上、下结合, 微观宏观并举, 定性和定量共用的程序审视译文,从而对译文的水平作出全面的评价。本文将使用这一模式,分别对辜鸿铭和理雅各所著的英译论语当中的部分篇章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二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简述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传统观念认为翻译就是忠实于原文并传达原作的精神,因为无需进行翻译质量评估;新阐释学派认为对原文和译文的理解与阐释是个体的创造性行为,因而否认系统化、一般化的做法;读者反应学派则把翻译评估与功能对等的原则密切联系起来, 即目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功能学派和接受理论学派则强调翻

5、译的目的,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因而把目标语的文化规范视为翻译评估的重要尺度。正如卡特福德所指出: 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是找到原语与目标语的对等,因而翻译理论的中心问题即是确定对等的性质和条件。翻译学界曾一直把对等确定为形式、词法与句法的对等,但在豪斯看来,这种狭隘的对等观念否认了不同语言的语言单位之间的模糊性。她认为对等是指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存留,语义、语用及语篇方面的意义对翻译至关重要。基于此,豪斯把翻译定义为:翻译即用语义、语用等值的译文文本取代原文文本。同时, 豪斯区分了语言功能与文本功能的不同, 她认为文本的功能即文本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她将原文和译文从情景语境的角度,划分了

6、八个可以操作的情景维度进行比较。如下所示:所处地域语言使用者的维度 社会阶层时代语言媒介介入程度语言使用的维度 社会职能社会态度话题范畴在大量实践和试验的基础上,她又提出了修订模式,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基础上,从三个不同层面,即语言/文本、语域和文类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 从而确定文本的功能。其中的语域层面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要素,其中语场是指主题内容和社会行为;语旨是指参与者的关系,其中包括社会角色关系, 即作者译者和读者在社会权利、社会立场、情感因素等方面的关系, 也包括文本作者的时代、地理位置、社会地位以及对文本内容的个人观点等;语式则是文本的表达方式, 如口语或书面语,

7、 以及参与程度, 如对白、对话, 等等。豪斯从三个层面去分析这些维度体现在文本中的语言对应物: 词汇、句法以及篇章, 从而确立文本的语域特征。具体如图1所示:图1 原文与译文对比分析图豪斯的模式应用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对原文进行语域、体裁的分析,得到一个关于文本功能的框架,包括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两个部分;对译文进行同样的分析,得出相对应的功能框架;将译文和原文的文本功能框架进行比较,对出现的错误和不匹配进行说明;陈述翻译的质量,考虑到原文和所需的翻译类型,译文是否做到,在哪些层面达到对等或不对等。对于译文中出现的错误和不匹配,豪斯也提出了显性和隐性两种可能性。好的翻译不仅要在文本功能上

8、与原文达到对等,在语域三要素的各个维度上还需对等,以达到文本的功能对等。任何维度上的不匹配就属于隐性错误型错误。显性错误型错误则包括文本中指称意义的错误以及译语语言系统的断裂,如不合语法性或不符合译语的习惯用法。三 运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论语的两个译本进行分析作为记载孔子主要思想的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其翻译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自 1809 年至今产生了近 40 个英语译本(包括全译本和节译本),这为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其中,以苏格兰传教士,著名中国典籍翻译家理雅各以及中国清末民初文坛怪杰辜鸿铭所译版本最为著名。下面就选取两个译本当中的部分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例句 1. 曾

9、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论语 学而)理雅各译文:The philosopher Ze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 whether, 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 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 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

10、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辜鸿铭译文: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I daily examine into my personal conduct on three points: first, whether in carrying out the duties entrustedto me by others, I have not failed in conscientiousness; secondly, 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have n

11、ot failed in sincerity and trustworthiness; thirdly, whether I have not failed to practice what I profess in my teaching.”首先,我们对原文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曾子所说的这段话是他对自己为人处世原则的三个侧面所进行的总结,包括为别人办事,与朋友交往以及对自己所学。理雅各把为别人办事翻译为“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而通过对原文作者社会地位和角色的了解,我们知道作者并非商人,因此“transacting business”并不适合,相较之下

12、则没有辜鸿铭所译的“carry out the duties entrusted to me by others”则避免了这样的隐形错误。但是,辜鸿铭对于“传不习乎”却也出现了理解错误,这里曾子的意思是指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复习掌握,而非实践自己所传之道,这里算是犯了一个显性的错误。例句 2.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理雅各译文:The Master replied, “That parents, when alive, be serv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 that, when dead, they should be bur

13、i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 and that they should be sacrificed to according to propriety.”辜鸿铭译文:“I meant,” replied Confucius, “when his parents are living, a good son should do his duties to them according to the usage prescribed by propriety. When they are dead, he should bury them and honor their

14、memory according to the rites prescribed by propriety. ”首先,我们对原文进行分析后可以了解到,这一段话孔子讲述的是在父母在世时和过世之后,孝子应该如何侍奉父母,采用了并列的句式,对仗工整。两个译文都很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但是相比之下,理雅各的译文虽然形式更为工整,但他以 parents 为主语,采用被动语态,译文中没有出现这一系列行为的行为人,即“ 孝子”这一概念;而辜鸿铭的译本则用 a good son 作为主语,采用主动句式,说明孝子侍养和纪念父母的义务。在翻译“祭之以礼” 时,他的译文“honor their memory”更是

15、显得更加灵活生动,情感表达也更加到位,相比之下理雅各的译文就显得有些生硬。例句 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论语季氏)理雅各译文:Confucius said, The revenue of the state has left the princedom of Lu now for five generations.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in the hands of the great officers for four generations. On this account, the descendants o

16、f the three huan are much reduced.”辜鸿铭译文:Confucius, speaking of the state of government in his native state, remarked, “It is now five generations since the appointments to offices in the State have been taken away from the scions of the reigning houses. It is now four generations since the powers of government have passed into the hands of the ruling class of mobility. Therefore the descendants of the most anc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