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纲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3520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某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某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某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某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纲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 州 市 新 北 区 孟 河 镇 中 心 镇 建 设( 2011 2013 年 ) 三 年 行 动 计 划二 一一年八月目 录一、发展定位 1二、行动目标 2(一)着力人口集聚,城镇建设实现新跨越 2(二)强化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三)致力民生服务,社会发展谱写新篇章 3(四)注重生态文明,人居环境展现新面貌 3(五)力求思想解放,体制创新注入新活力 3三、主要任务 3(一)加快人口集聚,建设新镇区 43(二)培育特色工业,打造产业集群 4(三)壮大第三产业,增强服务功能 6(四)完善市政建设,夯实城镇支撑 6(五)改善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7(六)加快三农建设,促进城乡统筹

2、9(七)推动政府转型,提升服务水平 10四、保障措施 11(一)强化组织领导 11(二)保障要素供给 11(三)加大政策扶持 11附 件:1、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指标及年度安排表2、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表43、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分类汇总表- 1 -孟河镇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 年)建设孟河中心镇,实现科学发展,是孟河镇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城市化、促进人口产业集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市委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建设的意见常发(2011)6 号以及新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孟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孟河镇城镇总体规划和中心镇培育目标,按照“

3、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的建设发展要求,特制定本计划。一、发展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全力打造“产业 特色鲜明、城镇功能完善、文化底蕴丰厚、生态环境优美、百姓富裕幸福”具有孟河特色的全国中心镇。产业特色鲜明 紧紧围绕我镇汽摩配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区域经济,最终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城镇功能完善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区功能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一 镇三区” ,着力形成三个集中:就是居民向镇区和中心村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文化底蕴丰厚 全面整合文化资源,深入挖掘齐梁

4、故里等历史文化,把齐梁文化、小黄山、孟河医派等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培育开发,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生态环境优美 按照“ 点上靓起来、线上美起来、面上动起来” 的要求,把镇区和中心村作 为环境整治重点,以水清、岸绿、- 2 -貌美为硬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百姓富裕幸福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进一步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多办惠民利民实事,让发展的成果与民共享,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二、行动目标根据中心镇培育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规划带动、政策推动、投资拉动、改革促动等

5、措施,加快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初步形成特色鲜明、产业发达、人口集聚、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现代中心镇。(一)着力人口集聚,城镇建设实现新跨越以孟河汽摩配产业为依托,在做优做强工业园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中心镇。三年实施 63 个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全社会投资 76.58 亿元,其中政府性投资 14.27 亿元,占 18.63%;企业和社会投资 62.31 亿元,占 81.37%。三年使用建设用地 1930 亩。新镇区面积新增 3 平方公里,到 2013 年扩大至 11 平方公里。积极实施人口集聚计划,力争到 2013 年,新镇区常住人口达 6

6、.5 万人,其中新集聚人口 2.5 万人。(二)强化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三年完成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投入 60.78 亿元,形成现代农业区、工业园区、新镇区和小黄山旅游区等 4 大功能板块,重点提升通江和富民两大工业园区,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可持续发展。同时深化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商贸项目投入。力争到 2013 年全镇 GDP 总量达 63.29 亿元;财政总收入达 4.78 亿元,其中一- 3 -般预算收入 2.28 亿元。(三)致力民生服务,社会发展谱写新篇章三年共完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性社会事业投资3.67 亿元,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社会事业网络。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7、至 2013 年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城乡 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6%。建立健全中心镇四大服务中心建设,形成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助”等六个所有为目标,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到2013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6278 元。(四)注重生态文明,人居环境展现新面貌三年完成生态环境建设投资 1.85 亿元,以新镇区为核心,完成道路沿线及老镇区环境整治。确保生态环境改造,形成便捷畅通、运行安全的市政设施网络,形成中心镇防灾减灾、园林绿化、水质水源大气保护体系,形成整洁、优美、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8、,使居住环境显著提高,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创业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实现从小城镇到城市副中心的形象转变。(五)力求思想解放,体制创新注入新活力建立区里牵头、各方支持、多方联动、功能较强、自主运作的中心镇培育推进机制;加快形成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有利于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实力的体制机制;推进改革创新,合理配置镇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加快形成公办民营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着力推进按居住地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构筑数字化、社区化、专业化的中心镇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三、主要任务按照全区“率先基本 实现现代化、建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4 -的总体要求和孟河镇“加快科学发展,建设中心镇” 的工作主题,以推进人口

9、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目标,加快发展经济、加速体制创新、加强服务管理,推进中心镇建设。(一)加快人口集聚,建设新镇区以引导人口向新镇区集聚为目标,在完善小河、孟河、万绥原镇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一镇三区 ”布局,形成城镇发展新格局,建设宜业宜居孟河。三年完成总投资 17.73 亿元,2013 年新镇区面积拓展至 11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 6.5 万,比 2010 年新增常住人口 2.5 万。1、引导人口集聚。以户籍制度改革、安置房建设和宅基地置换为契机,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向新镇区集中,积极吸引外来人口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和第二居住地人口到孟河安家落户。力争到 2013 年,

10、新镇区常住人口达到 6.5 万人。2、加快住宅建设。以新镇区建设为平台,加快推进商品房、安置房和社区建设,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形成与中心镇相对应的住房产业。积极推进齐梁金府、映象江南、孟河首府、世豪商业广场等一批商品房项目以及富民、景园等安置房项目。三年累计投资 5.6 亿元,新建、续建住宅 23.3 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 13.3万平方米、安置房 10 万平方米。3、加快农村宅基地置换。坚持“以人为本、自愿置换” 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产权住房,推进农民向社区居民、企业工人转变。三年投资 2 亿元,建设富民四期、景园三期等安置小区,主要用于安置新孟河拓浚、产业集聚区建设、小黄山旅游

11、开发的拆迁户和农村住房困难户等。三年新建 3 个社区,减少5 个农村居住点,转移农户 2324 户约 1.5 万人。(二)培育特色工业,打造产业集群- 5 -按照“区域集中、 产业 集聚、集约开发”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提升汽摩配主导产业,构建区域发展新优势。三年完成工业投入 53.35 亿元,2013 年实现工业销售总额 175 亿元。1、提升园区平台。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江、富民工业集中区道路、电力、天然气、污水管网和通讯、水利、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园区骨干道路建设,新建井冈山路等 10 条道路,形成园区道路框架。分期分批高标准建设标准厂房 18 万平方米

12、,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加快建成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的检测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模具中心,推进东风路、晨风路、向阳路、卫东路等 6 条道路的亮化和绿化建设,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2、培育龙头企业。根据汽摩配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依托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以及政策驱动和服务推动,一方面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的大项目,力争引进总投资超 10 亿元的项目 2-3 家;另一方面加快本地企业的发展,对年销售收入超 3000 万元的企业,加大服务力度,激发创业热情,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激励,促使这类企业跨入亿元企业行列,形成特色产

13、业集群。至 2013 年,亿元企业达到 15 家,5 亿元企业 2 家,10 亿元企业 1 家,20 亿元企业 1家,培育上市企业公司 1-2 家。3、实施品牌战略。以现有企业为主体,加强与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大产、学、研对接力度,提高企业创新和创牌能力,进一步壮大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规模,最大限度发挥品牌经济效应。力争三年内创建省级以上著名商标 6 件,省名牌产品 2 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 1 件。- 6 -(三)壮大第三产业,增强服务功能主动融入高新区经济发展圈,承接北部新城的辐射,依托汽摩配产业发展和新镇区功能完善,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

14、展。三年完成第三产业投资 5.6 亿元,2013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22 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37.59%以上。1、发展现代三产。做大商贸板块,推动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在提升华美盛超市、信特超市和天乐大酒店的基础上,引进肯德基等知名商贸品牌以及大型超市、商店、金融证券等落户孟河,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过渡,努力繁荣孟河商贸经济。着力培育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服务业,引进保险、信息咨询、家政等服务机构,发展建筑业、房地产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等。2、深挖文化内涵。认真做好文化大文章,站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开放的交汇点,依托齐梁故里和孟河医派的资源,加强与萧氏宗亲、孟河医派后裔后学的联系和交流,挖掘底蕴深厚的齐梁历史文化、孟河医派文化,提升文化品牌内涵,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同时整合齐梁文化、小黄山、孟河医派传统中医保健文化,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小黄山休闲养身胜地。3、推进人文园建设。按照国际一流人文纪念园的标准,扎实推进栖凤山国际人文园工程建设,建成体现科技、绿色、人文理念的公园化国际人文园。(四)完善市政建设,夯实城镇支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完善区域功能,美化区域环境,提升区域品质,切实把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品位做高。三年完成投资 9200 万元,完善以路水电气油以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