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3388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的人员,包括诊疗和急救人员、护理及陪护人员、流调人员、采样人员、清洁人员、消毒人员、司机、翻译等,均应根据病原体暴露风险,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一、个人防护措施(一)标准防护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及其污染环境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标准防护,具体措施包括:1. 手卫生 所有人员日常工作中均 应加强手卫生措施,接触患者或其所处环境时戴医用清洁手套,未戴手套严禁接触病人、病人血液体液或其污染物品,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推荐使用快速手消毒剂。2. 戴手套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

2、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当手部皮肤破损、搬运有症状患者和尸体、或直接接触患者体液时佩戴双层手套,在进行环境清洁消毒或医疗废物处理时戴长袖橡胶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手套污染严重或2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并进行手卫生。3. 面部防护 进入隔离区域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时,至少佩戴外科口罩,与病人近距离(1m 以内)接触,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喷溅的操作时,呼吸道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飞沫等污染的风险,应戴 N95 级别的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佩戴前应做密合性检查;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

3、溶胶飞沫等污染的风险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4. 穿防护服 预计接触患者产生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飞沫时需穿防护服,搬运有症状患者或尸体时应穿防水围裙。5. 足部防 护 进入隔离区域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时穿覆盖足部的工作鞋,穿胶鞋或鞋套,不可穿拖鞋、凉鞋等。(二)不同暴露风险等级时的防护措施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及其污染环境的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 低风险: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基本防护措施。(1)适用对象:未直接参与埃博拉患者 诊疗、转运的一般医务人员或其它辅助人员,在诊疗急救、转

4、运、流调、清洁消毒过程预计不会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外围人员,如工3作组织者、司机、翻译和引导员等。(2)防护配备 :工作服、工作鞋、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做好手卫生。2. 中风险: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加强防护措施。(1)防护对象:如对患者进行一般性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近距离(1m 以内)接触患者的流调人员和标本采集人员,清洁消毒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2防护配备:工作服、工作鞋、帽子等基本防护外,还应配备防护服、防护口罩(N95)、护目镜、手套、鞋套或胶鞋等防护用品。3. 高风险:接触大量血液、体液,实施侵入性操作或易产生大量气

5、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采取严密防护措施。(1)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尸体解剖的人员,搬运患者或尸体人员,进行大量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和清洁消毒人员;(2)防护配备:在工作服、工作鞋、帽子、防护服、防护口罩(N95)、防护面罩、手套、胶鞋等防护用品外,增加护腿、防水围裙等,必要时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4二、个人防护用品穿脱顺序应在经过培训的人员指导下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脱去防护用品的顺序原则上是先脱污染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后脱呼吸道、眼部等最关键防护部位的防护用品。对于带帽医用一次性连体防

6、护服一般可按下列顺序穿脱防护用品,其他类型防护服参照执行。穿戴顺序:步骤 1:戴一次性帽子。步骤 2:戴口罩,如为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自吸式呼吸器,检查密合性。步骤 3:戴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全面型自吸式呼吸器无需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步骤 4:穿防护服。步骤 5:穿上鞋套或胶鞋。步骤 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 服袖口外面。(二)脱摘顺序:步骤 1:脱下鞋套或胶鞋,带手套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5步骤 2:脱掉防护服和手套,从里面往外翻卷,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步骤 3:进行手卫生。步骤 4:从后往前摘下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如重复使用放入消毒液中,否则

7、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步骤 5:从后往前摘下口罩,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口罩表面和面部。步骤 6: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步骤 7:洗手、消毒。(三)佩戴密合性检查 防护口罩和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戴上后,在进入污染区域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1. 防护口罩:用手掌盖住防护口罩,缓缓呼气,如果感觉口罩与脸面部贴合部位没有气体泄漏,说明密合良好;2.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用手掌盖住呼吸器的滤盒或滤棉的进气部分,然后缓缓吸气,如果感觉面罩稍稍向里塌陷,说明面罩内有一定负压,外界气体没有漏入,密合良好;然后用手盖住呼气阀,缓缓呼气,如果感觉面罩稍微鼓起,但没有气

8、体外泄,说明密合良好。如果感觉有6气体从鼻子两侧、下巴或其它部位泄漏,需要重新调整头带和面罩位置,重新试验,直至没有泄漏。三、手卫生措施所有人员日常工作中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特别是接触患者前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品前后及在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推荐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如果发现手部有明显可见污染时,使用皂液洗手,而不要单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未戴手套严禁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1、脱手套方法1.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2.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3.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7(内

9、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2、手卫生方法(1)洗手方法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2) 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 按下图 1-图 6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取适量护手液护肤。非感应式水龙头采用一次性纸巾开关龙头。(2)快速手消毒方法1)取适量快速手消毒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2)按下图 1-图 6 认真揉搓双手至干燥, 应注意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如下,整个过程 30 秒钟左右。81 掌心相对揉搓 2 手

10、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3 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4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5 拇指在掌中揉搓 6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埃博拉出血热常见问题1.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9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 90%。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1976 年,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 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基于现有证据,果蝠(狐蝠科)被认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2.人是如何感染这一病毒的?在目前西非国家的暴发疫情中,大部分病例是由人传人导致

11、的。健康人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而感染。已有 100 多名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其原因可能是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或在诊疗护理病人时未10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务人员都应了解该病特点及传播途径,并严格遵循推荐的感染控制措施。WHO 不建议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症状的病人在家庭或社区中进行治疗,而应到具有救治埃博拉出血热病人能力和设施的医院就医。若您选择让病人在家中治疗,WHO 强烈建议您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并接受相关培训

12、,培训内容包括防护用品(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使用后如何处置,以及如何进一步防止病毒感染自己、其他家庭成员或社区居民。埃博拉出血热死者的葬礼或安葬仪式也会导致病毒传播。人们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因此,人们在处理死者尸体时,必须穿戴具有较好保护性的防护服和手套,并将死者立即掩埋。WHO 建议死者要由经过培训和严格防护的专业人员进行埋葬。由于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埃博拉病毒就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的病人应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保在出院前病人体内已无该病毒。只有确定病人不再具有传染性,医护人员才能让其回家。男性在疾病康复后 7 周内仍可能通过精

13、液将病毒传给性伴。因此,男性康复后至少 7 周内要避免性交,或者在此期间性交时戴安全套。113.哪些人的感染风险最高?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1)医务人员;(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3)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免疫抑制人群或有其它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是否更易感,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在诊所、医院、社区集会或家中,均可通过采取保护措施而减少病毒暴露的机会。4.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是什么?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实验室检验结果包括血液白

14、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肝酶升高。潜伏期为 2-21 天。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12埃博拉病毒感染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测才可确认。5.人们应当何时就医?人们若去过已知存在埃博拉病毒的地区,或与已知或疑似携带埃博拉病毒的人员接触过,当开始出现症状时,就应立即就医。当怀疑病人患有该病时,应当立即向最近的卫生机构报告。及时就医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感染控制,以控制疾病传播。6.对埃博拉病人如何治疗?严重病人需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从而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部分病人在得到适当的医治后可

15、康复。为控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疑似或确诊病人应当与其他病人隔离开来,由采取严格感染防护措施的医务人员对其诊疗。7.个人可以做什么?该疾病可以预防吗?现在有疫苗吗?目前尚无获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或药物,但有数种产品正在研发中。13预防感染和传播的方法虽然最初的埃博拉病人是在处理受感染动物或其尸体时引起感染,但续发病例的感染是在不安全的病人管理或者丧葬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体液而造成的。本次暴发中,大多数病例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造成。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帮助预防感染,控制或阻断疾病的传播:(1)了解疾病的特点、传播方式和预防方法。(2)遵从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文件。(3)如果怀疑周边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16、,鼓励并支持他们到适当的医疗机构就医。(4)若选择让病人在家中治疗,要向当地公共卫生官员报告,这样他们才能给您进行培训,并向您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护用品用后处置办法。WHO 不推荐病人在家庭内治疗,强烈建议个人或他们的家庭成员寻求医疗机构的专业救治。(5)当探望医院中的病人或在家中照料家人时,建议在接触病人或其体液、周围物品后用肥皂洗手。(6)处理埃博拉死者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由经过安全丧葬培训的人员将死者立即掩埋。14此外,在受疫情影响的热带雨林地区,个人应该减少与高风险感染动物的接触(如果蝠、猴子或猿)。若怀疑某动物已被感染,不要再去处理它们。动物制品(血和肉)被食用前应确保熟透。8.医务人员情况如何?在诊治病例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诊治埃博拉病例的医务人员比其他人群面临的感染风险更高。在暴发期间,许多重要的举措会减少或阻止病毒传播,从而保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中的其他人。这些举措被称为“标准和其他防护措施” ,是基于 现有 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