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字 语文常见差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2618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僻字 语文常见差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僻字 语文常见差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僻字 语文常见差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僻字 语文常见差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僻字 语文常见差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僻字 语文常见差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僻字 语文常见差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是这个丶字么?读 zhu 第三声 1.古人读书时断句的符号。2.古同“主”。2.三个小 尛 读 mo 第二声3.由于我也经常玩游戏的时候用到所以就记住了4. 字体真的很有趣 在给亲一些这样的字畾(三个条田,读音 li)垚(三个土,读音 yo,意:山高,多用於人名。 ) 犇(三条牛,读音 bn,意:同“奔 ”,急走,跑,紧赶,逃跑等。 ) 聂(三只耳朵,读音 ni) 磊(三块石头,读音 li,本义:石头多) 猋(三条小狗,读音 bio ) 贔(三个宝贝,读音 b ) 虫(3 个虫重叠,读音 chong ) (虫的繁体) 奸(三个女字重叠,读音 jian) (奸的繁体) 嘦(上只下要,读音 j

2、io ) 囍(两个喜字,每个喜字 31 口,共六十二口,读音 x ) 巭(上功下夫,读音 b) 恏(上好下心,读音 ho ) 孬(上不下好,读音 nao) 奣(上天下明,读音 wng) 嫑(上不下要,读音 bio,意:不要 ) 驫(三匹马,读音 pio ) 嚞(三个吉,读音 zh) 譶(三个言,读音 t ) 舙(三条舌头,读音 q ) 瞐(三只眼,读音 m ) 馫(三只香,读音 xn) 灥(三条泉水,读音 xn ) 靐(三个响雷,读音 bng) 畾(三个条田,读音 li) 轰(三个车,读音 hng ) 皛(三个白,读音 xio) 惢(三颗心,读音 su ) 尛(三个小,读音 m) 麤(三个鹿,

3、读音 c ) 龘(三个龙,读音 d ,意古同“龖” ,龙腾飞的样子。 ) 票(三个票,读音 pio,意通“飘” 。轻举的样子) 鑫(三个金,读音 xn,意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 ,取其金多兴旺之意) 森(三个木,读音 sn,意稠密) 淼(三个水,读音 mio,意( 水广阔无际的样子) 垚(三个土,读音 yo,意山高。多用于人名) 壵(三个士,读音 zhung,意古同“壮”) 厽(三个私的右半部分,读音 li,意垒土块为墙。 ) 掱(三只手,读音 p,意 俗称扒手为三只手,故写作“掱”) 品(三口之家,读音 pn,本义 :众多) 晶(三日,读音 jng,意清明;晴朗) 孨(三子,读音 zhun,

4、意谨慎) 众(上四下豕,读音 zhng,意同“众” ) 毳(三根毛,读音 cu,意指兽毛皮) 鱻(三条鱼,读音 xin ,意古同“鲜” ) 羴(三只羊,读音 shn ,意古同 “膻”) 朤(四个月,读音 lng) 矗(三个直,读音 ch,意高耸) 芔(三根草,读音 hu,意古同 “卉”) 歮(三个止,读音 s,意古同 “涩”) 雥(三个隼,读音 z,意群鸟) 叒(三个又,读音 ru,意古同 “若”) 飍(三股阴风,读音 xi,意惊跑的样子) 飝(三个飞机,读音 fi,意义未详。 ) 刕(三把尖刀,读音 l ,意:姓氏。 ) 焱(三把火,读音 yn ,意:火花,火焰。 ) 朤(四个月,读音 ln

5、g)古同“朗” 。茻(四个草读音 mng)众草。丛生的蕨类。燚(四个火,读音 y)火貌。叕(四个又读音 zhu) 短,不足。又读 y,张网的样子。又读 l,止。系。又读 ju,速。2006 至 2011 年十大语文差错汇编 上传: 林奇焕 更新时间:2012-5-11 16:19:13 2006 至 2011 年十大语文差错汇编江西 黄绍文2006 年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将“像 ”错为 “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将丙戌年的“戌” 字,错成 “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将神舟六号的“舟 ”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即”字与 “既”字用错,

6、如 “既来之”错为“即来之” ,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 。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 美發。發音 ,是出發的 發; 髮音,是 头髮的髮 。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 写成“启示”;新疆的“ 哈密瓜 ”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 “蜜”字;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 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圆明园是在 1860 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7、而八国联军是在 1900 年入侵北京的;孟子的“ 食色,性也” ,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2007 年十大语文差错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二、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是:无间道。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 ,“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 。自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后,“无间道” 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电影片名为“无间道” ,说的却是“无间地狱”。佛教中 “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 是八大地狱

8、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三、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是:戴上紧箍咒。如:“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在西游记小说中,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便要收紧。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四、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州/洲。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 ”。 “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后起区别字“洲”来表示。“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五、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是:娈童。如:“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娈童犯黑名单” 。在这类新闻中,“娈” 字一律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侵犯、

9、猥亵”等犯罪行为;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娈童 ”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六、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权力/权利。如:“业主的合法权力应该得到保障”,“政府干涉经济生活的权利应该受到限制”。在这两个例子中,“ 权力”应为“权利” ,“权利”应为“权力”。“ 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它是以别人的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七、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是:唇枪舌战。如:“法庭上一番唇枪舌战,谁也没说服谁。”汉语词汇中有“唇枪舌剑” ,义为唇如枪

10、,舌如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也有“舌战” 一词,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舌战群儒” 的情节,“舌战”指口头交锋。“ 唇枪舌战”显然是两者杂糅的产物。 八、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是:碳烧(烤)。如:“碳烧咖啡”“碳烤月饼”“ 碳烤牛排”,等等。“ 碳烧(烤)” 均应为 “炭烧(烤) ”。“炭 ”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香;而“碳” 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 九、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是:吋。如:“52 吋液晶电视” 。“吋” 是一个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1977年国家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的旧

11、译名用字,“吋”字是其中之一。在涉及计量单位时,首先要考虑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因故做不到这一点时,必须保证用字规范。 十、引用古诗名句的常见错误是:“海上升明月” 。每到中秋节时,媒体上常会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往往把“ 生明月”误为“升明月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 字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2008 年十大语文差错一、电视中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 。此处应该读 l,往往误读成yu。不仅谈话节目中嘉宾读错,主持人也容易读错,连北京奥运会开幕

12、式上,也有主持人读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yu 乎 ”。二、社会热词容易读错的是:三聚氰胺。2008 年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使三聚氰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氰胺 ”应读 qngn,但不少人误读为 qngn。尤其是“氰” 字,多年来人们一直把“ 氰化钾”“ 氰化钠”的“氰”读成 qng,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性误读。三、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是:“震撼” 误为“震憾”。2008 年高考,不少考生写汶川大地震时,用到 “震撼”一词,但往往误为“震憾” 。“撼”为手旁,义为以手摇物; “憾”为心旁,义为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四、旅游景点说明牌的常见别字是:“故里” 误为“故裏”。大凡景点都会重点介绍当地

13、名人,告诉游客某地是某人“ 故里 ”。有人误以为 “里”的繁体字是 “裏”,结果在用繁体字书写的说明牌中,“故里”往往误为“故裏”。其实“ 里 ”字本有其字,和 “裏外”的“ 裏”不相干。五、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如:“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长三角狙击赤潮”。两处“狙击 ”应为 “阻击”。“ 狙击”和“ 阻击” 同为军事术语,但含义不同: “狙击” 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是防御性的阵地战。六、社会机构称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营利/盈利。媒体新闻中,经常把“非营利机构”误为“非盈利机构” 。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七、出版物上容

14、易用错的词是:期间。如:“期间,我曾三上北京”“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两处“期间”应为 “其间”。“期间” 前面必须有修饰语,指明具体的某段时间,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这个词是不能单独放在句首做状语的。八、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只能望其项背” 这类错误用法,不仅出现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也出现在某些知名作家的笔下。所谓“望其项背” ,义为能看见别人颈项和背脊,这说明距离不大;要强调距离悬殊,应采用否定式,说成“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或者反问式,如“怎能望其项背”。九、财经新闻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存款准备金率。在不少报道中,往往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 混

15、为一谈。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提现和资金清算,按照规定必须将吸收到的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 缴存到中央银行。前者是指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十、红楼梦研究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索隐派。近年来“红学”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兴趣,出版了一批关于红楼梦的图书,但在谈到“红学” 流派时,索隐派一再被误为“索引派” 。“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和供检索用的“索引” 是两回事。2009 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 和“新中国”。2009 年是新中国建立 60 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 60 岁生日”

16、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 “新中国 60 岁生日”。 “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 的“醜”。2009 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 “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 ”误为“己醜年”。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所谓“首当其冲” ,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 。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位” 不是一个普通的量词,它含有敬重意味。但有些媒体却用其表达“一位罪犯”或“一位贪官” 。“位”也不应用于自称。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貂蝉,常被写成“貂婵” 。汉代,人们认为“貂” 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普遍被误认为是唐代名臣魏征的名言。其实,这是唐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