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论语练习(全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282555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论语练习(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论语练习(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论语练习(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论语练习(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论语练习(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论语练习(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论语练习(全套)(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1为政以德随堂练习一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庶民 遮掩 摭拾 甘蔗 B、虎兕出柙 狭隘 以挟天子 侠客C、案牍 渎职 牛犊 买椟还珠 D、颛臾 祥瑞 揣测 水流湍急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A必不得已而去(一定) 节用爱人(费用,用度)B社稷之臣也(国家)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家庭)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扶着盲人走路的人)有耻且格(至,来,这里指内心归依)D使民敬、忠以劝(努力) 年饥,用不足(收成)3、下列对加点字虚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使民以时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季氏富于周公A、相同,相同 B、相同,

2、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D )A民免而无耻 节用而爱人 B、既来之,则安之 C敬事而信, 非吾徒也 D、民无信不立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A、尚德哉若人 君子之德风 B、尔言过矣 无乃尔是过与C、羿善射 举善而教不能 D、用不足,如之何 如之何其彻也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B )曰:“富之。 ”举善而教不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则修文德以来之 故人不独亲其亲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吾妻之美我者A、/ B、/C、/ D、/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3、A、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B、居其所而众星共之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8、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小人之德/草 B、无乃/尔是过/与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9、下列各句句式与“为政以德”相同的一项是( C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无乃尔是过与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君子哉若人10、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A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B2004 年筑成的相机产品线面临着分崩离析,多款经典之作渐渐退出历史舞台。C生活就是这样,你在这样的环境

4、里就必须去适应,如果你没本事改变的话,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2环境是不会来将就你的,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你唯一的选择了。D对那些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的蝗虫硕鼠要“鸣鼓而攻之”我想,现在已经是时候了!为政以德随堂练习二一名句默写(1)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道之以德, 齐之以刑 , 有耻且格 。 (3)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阅读课文季氏将伐颛臾一章,完成 12-20 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

5、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表引进动作) 龟玉毁于椟(介词, )季氏将有事于颛

6、臾(介词,对 ) 虎兕出于柙 (介词 )固而近于费 (介词,到, )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介词, )2翻译下列句子:(1)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有过这样的话:“拿出自己的力量去就任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 ”(2)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我听说有国的诸侯和有家的大夫,不忧虑国家贫穷而忧虑财富不均,不忧虑(3)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正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三问题简答1用几个字或词概括孔子在上文中阐述的政治主张、治国理想: 均、和 、 。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 吾

7、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2选文中孔子在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思想时,采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并分析这样说理的作用。提示:采用了引用、 (类比)比喻的说理方法。 _+_提示:采用了引用、 (类比)比喻的说理方法。 _+_提示:采用了引用、 (类比)比喻的说理方法。 _+_3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请举出一两个生活实例,说明现代社会中“信用的价值”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3提示:采用了引用、 (类比)比喻的说理方法。 _+_提示:采用了引用、 (类比)比喻的说理方法。 _+_为政以德随堂练习一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庶民

8、 遮掩 摭拾 甘蔗 B、虎兕出柙 狭隘 以挟天子 侠客C、案牍 渎职 牛犊 买椟还珠 D、颛臾 祥瑞 揣测 水流湍急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A必不得已而去(一定) 节用爱人(费用,用度)B社稷之臣也(国家)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家庭)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扶着盲人走路的人)有耻且格(至,来,这里指内心归依)D使民敬、忠以劝(努力) 年饥,用不足(收成)3、下列对加点字虚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使民以时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季氏富于周公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D )A民免而无耻

9、 节用而爱人 B、既来之,则安之 C敬事而信, 非吾徒也 D、民无信不立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A、尚德哉若人 君子之德风 B、尔言过矣 无乃尔是过与C、羿善射 举善而教不能 D、用不足,如之何 如之何其彻也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B )曰:“富之。 ”举善而教不能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则修文德以来之 故人不独亲其亲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吾妻之美我者A、/ B、/C、/ D、/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B、居其所而众星共之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10、8、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小人之德/草 B、无乃/尔是过/与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9、下列各句句式与“为政以德”相同的一项是( C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无乃尔是过与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君子哉若人10、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A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4B2004 年筑成的相机产品线面临着分崩离析,多款经典之作渐渐退出历史舞台。C生活就是这样,你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必须去适应,如果你没本事改变的话,环境是不会来将就你的,既来之则安

11、之,这是你唯一的选择了。D对那些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的蝗虫硕鼠要“鸣鼓而攻之”我想,现在已经是时候了!为政以德随堂练习二一名句默写(1)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道之以德, 齐之以刑 , 有耻且格 。 (3)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阅读课文季氏将伐颛臾一章,完成 12-20 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12、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冉有,季路见于孔子(表引进动作的对象,不译 龟玉毁于椟(介词,在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 )虎兕出于柙 (介词,从 )固而近于费 (介词,到,离 )而谋动干戈于

13、邦内( 介词,在 )2翻译下列句子:(1)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周任有过这样的话:“拿出自己的力量去就任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 ”(2)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我听说有国的诸侯和有家的大夫,不忧虑国家贫穷而忧虑财富不均,不忧虑人口稀少而忧虑动乱不安。(3)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正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三问题简答1用几个字或词概括孔子在上文中阐述的政治主张、治国理想: 均、和、安;修(文德) 。 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2选文中孔子在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思想时,采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并分析这样说理的作用。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写 5提示:采用了引用、 (类比)比喻的说理方法。引用古代史官名人的言论说理,以说明冉有在其位,应尽其职,不能逃避责任,这样使论辩更有说服力,不容置辩。运用(类比)比喻说理,指出他们的责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