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278962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县农村暨扶贫攻坚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三)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作简要回顾总结,对20*年农业农村工作作简要安排,着重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讲一些具体的意见。一会儿柯书记要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作出安排,政协李主席还要就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作重要安排和要求,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20*年工作回顾20*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扶贫攻坚为统揽,以保供给、促增收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方向,狠抓现代农业、“三五”扶贫、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五项重点工作落实,顺利完成

2、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9万亩,总产达到6.9万吨,油料播种面积9.5万亩,总产达到1.35万吨,种植蔬菜6.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863亩),总产达到6.1万吨;农林牧副渔总产值达到11.08亿元,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6.48亿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75元,同比增长13.1%,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齐头并进。顺利完成了以粮油、蚕桑、畜牧等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水稻、油菜、蚕桑等从“稳产量”到“优质量”的提等升级。特色种植的黄花菜首次出口9.5吨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

3、国家;魔芋产业不仅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而且产品效益和附加值稳步提升;烤烟生产在稳定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产量和价格都有提升,效益明显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现代农业园区效益进一步显现。20*年全县共实施20个现代农业园区第 2 页建设,比上年度新增4个。其中省级示范园区2个、市级示范园区4个、县级示范园区14个,园区建设总面积达到7.5万亩,实现总产值6.1亿元,带动就业2800余人。三是经营主体培育逐步加快。全年共培育了*县阳森牧业、黄金寨牧业、国洪牧业、正兴有机食品、正康食品等5个龙头企业,实现收入4160万元。建设了宏泰兔业、正兴黄花菜、天蓝苗木花卉、迎丰梧桐村香猪养殖、六台山

4、茶叶5个专业合作社和10个标准化家庭农场,其中7个家庭农场被推荐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同时,完成职业农民培育1204人,认定发证240人。四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完成水利投资89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平方公里,新修和加固堤防护岸4.29公里,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县城第二水厂建成通水,新建农村饮水工程11处,解决了86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防汛抗旱工作获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授予的“省级先进防汛抗旱办公室”称号。交通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石红路、后合路全线贯通,长阳汉江大桥加快建设,g210石泉过境汉江大桥项目开工建设,建*县乡村示范路和连户路164.7公里、便民桥40座,

5、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五是农村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有力。截止今年4月30日,全县已有138个村、21个社区完成了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86个村、6个社区完成了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第二阶段清查核实工作已结束,目前正在开展土地确权信息平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列入省市创建的镇已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预计将按时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农业目前仍处于生产经营的初级阶段,群众对传统农业根深蒂固,加之近年来市场不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发展现代农业投入高、风险较大第 3 页,农民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业

6、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以家庭为单元小而散的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三是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农业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国家项目补贴有限,信贷资金手续繁多,且额度小、利率高、还贷期短,很难适应周期较长的农业开发项目,制约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加以破解,促进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20*年农业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20*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稳粮增收、

7、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扶贫开发为统揽,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体制机制为核心,狠抓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保护五大重点工作,努力把农村建成宜游、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人人羡慕的旅游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尊严又体面的职业。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9万亩以上,总产达到6.9万吨,油料播种9.5万亩,总产达到1.39万吨;种植蔬菜6.4万亩,总产达到6.5万吨;发展魔芋1万亩、黄花菜5000亩;饲养生猪45万头,出栏25万头,饲养牛5

8、万头、羊13万只,家禽饲养达到198万羽;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1个;培育家庭农场100个;培育职业农民1000人,认定发证200人;实现农业总产值1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70元,增长13%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第 4 页大动植物疫情,有效防止农村面源污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三、今年必须着重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各镇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县委、县政府明确的重点工作及骨干项目内容,将“一个七和四个两”的发展思路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七化”即: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态化、高端化、品牌化;“四个两”即:“两推进、两培育、两完善

9、、两守住”,着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职业农民,完善县域促进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守住环保红线、守住农产品质量红线),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稳定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我县虽然不是主要产粮区,但粮食安全依然是我们的生命线。各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强化政策引导,落实种粮补贴、农资直补等惠农政策,加强耕地撂荒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把发展粮油、畜牧、蚕桑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

10、业,主攻茶叶、魔芋、黄花菜、蔬菜等特色产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同时,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度扩大的原则,根据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多元化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示范推广野鸡、獭兔、香猪等特色养殖,培育养殖大户20户,培育畜牧专业村30个。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监测、生产过程监测、农产品质量抽检、畜禽定点屠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抓好城关镇丝银坝、杨家坝,池河五爱、谭家湾,中池五坪、中心等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以城关、饶峰、两河、曾溪、云雾山5个镇为重点,种植黄花菜5000亩,第 5 页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以迎丰、云雾山镇为重点,发展魔芋3000

11、亩,总面积达到10000亩,新建魔芋产业市级示范园1个、县级4个,同步加快示范基地、种源基地和加工厂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根据市政府与我县签订的20*年农口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今年我县要实施9个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培育产值1亿元以上的1个、5千万至1亿元的2个,重点要提升园区效益,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而我县现有的现代农业园区整体效益比较差,示范带动能力和引领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加工、销售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实现生态化、高端化、品牌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年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要突出以提升园区效益为中心

12、,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重点抓好池河明星、嘉晟2个省级园区,两河博硒、杨柳苗木花卉、熨斗茶叶、谭家湾绿岭示范园区、滹沱山生态农业、六台山观光茶叶、丽泉苗木花卉休闲观光等7个市级园区的提升工作,力争全县园区数量达到21个,实现明星“猪-沼-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值1亿元以上,培育池河嘉盛农业园区、两河博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培育任务。县农业局要按照池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规划,重点围绕池河两岸百里生态农业长廊(基地)、优质生猪养殖基地、生态牛羊养殖基地、生态鸡基地、黑香猪基地、林下经济基地、绿色蔬菜基地、

13、池河中游生态旅游环线项目、高效农业观光区、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游览区10个规划项目,尽快明确年度建设任务,及早启动实施,争取早日将池河、中池、迎丰建成特色鲜明的农业板块,引领农业现代第 6 页化发展。同时,按照“汉滨、汉阴、石泉”三县共同签订的月河现代农业带建设协议要求,抓好石泉的建设项目,以促进和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各镇各部门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着力将农业小规模经营和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和合作经营转变,加快培育职业农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嘉盛蔬菜、绿康牧业、天成

14、丝绸、珍佰粮行、丰标牛肉、博硒农业、六台山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作用;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两河镇、喜河镇和国土、招商、经贸等部门要加强与珍佰粮行项目业主的对接,加快推进珍佰粮行加工厂和两河仓储物流建设,督促项目业主,尽早启动建设盘龙山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争取年内完成盘龙山50户民居改建工作,年底前启动接待中心建设。各镇、各部门要抢抓石紫岚沿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池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汉江茶产业带,城关、后柳、喜河、熨斗休闲观光茶园和后柳休闲观光果园、城关丝银坝蔬菜园“两带六园”建设。以池河流域为重点,建设明星生猪、迎丰香猪、中池大米、丝银坝蔬菜4个专业合作社,培育家庭农场

15、100个,同步完善家庭农场考核奖补机制,力争在每个镇和每个区域形成示范;进一步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建立一支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此基础上,县农业、经贸、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在产品包装策划、宣传推介方面的指导培训,鼓励企业主体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创新经营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各镇各部门要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第 7 页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各涉农部门要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机具补贴、粮种补贴、避灾扶贫搬迁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16、,严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缩水走样。各镇要抢抓科技特派员、扶贫“雨露计划”、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政策机遇,加强务农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要对有发展意愿、有经营头脑的养殖户、种植户、创业户予以更多的帮扶,着力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解决当前农村缺人才、缺技术、缺服务的问题。县农业局及相关部门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介组织,为群众发展产业、创业、就业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全方位服务,建立以市场服务为主体,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生产需求,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有盼头的产业。(五)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各镇各部门要认真按照县政府关于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通知(石政发20*20号)要求,紧扣“宜居、宜业、宜游”的石泉发展定位,采取“一村一规划、一村一实施方案、一村整合一笔资金、一村明确一班人主抓、一村对应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模式强力推进。各镇、村是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