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5_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会计重点内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8808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2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5_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会计重点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备考2015_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会计重点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备考2015_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会计重点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备考2015_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会计重点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备考2015_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会计重点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15_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会计重点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5_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会计重点内容(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金融资产(一)交易性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而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初始计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处置 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提示】为了保证“投资收益”的数字正确,出售交易

3、性金融资产时,要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一)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计量;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

4、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1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2.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3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对所持有剩余非衍生金融资产的影响: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

5、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核算)初始计量实际支付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后续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处置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

6、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本期计提的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期末摊余成本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提示】就持有至到期投资来说,摊余成本即为其账面价值。(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借:银行存款等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

7、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提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余额。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后续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处置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贷款1未发生减值(1)企业发放的贷款借:贷款本金(本金)贷:吸收存款等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2)资产负债表日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

8、算确定利息收入。 (3)收回贷款时借:吸收存款等贷:贷款本金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差额)2发生减值(1)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同时:借:贷款已减值贷:贷款(本金、利息调整) 【提示】为了区分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当贷款发生减值时,要将“贷款(本金、利息调整) ”转入“贷款已减值” ,这样做的目的便于金融业加强贷款的管理。限售股权的分类:(一)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

9、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二)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核算)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初始计量股票投资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

10、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处置 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股票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银行存款等2.债券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银行存款等(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

11、率计算的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公允价值下降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五)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六)出售可供出售金

12、融资产借:银行存款等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同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也可能在借方)贷:投资收益【提示】为了保证“投资收益”的数字正确,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要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则其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

13、量项目 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转回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也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

14、损益转回,公允价值上升计入资本公积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转回(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2.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在考虑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时

15、,应当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区分开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3.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贷:资产减值损失4.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先按外币确定,在计量减值时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16、为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金额。该项金额小于相关外币金融资产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余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之后的余额。会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如下: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产减值损失3.可供出售权益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