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78791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6 201 年学院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教研室主任)王 xx,男,党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教研室主任。1 教学:先后讲授十余门专业程,指导实践教学;每年教学工作量超过额定量两倍。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等荣誉,指导学生获省级竞赛二等奖。参与市重点学科“物联网工程” 等建设项目;参与省教育题;编写教材。 2 科研:主持省级项目 2 项,校企项目 1 项;参与国基金 3 项,省重大专项 3 项,省基金 1 项,省公益 1 项,市科技 2 项。发表 SI论 3 篇,EI 论 18 篇。获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 2 项;进行校企合作,获得检

2、测和用户报告。 3 教研室:理解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矛盾、着力应用型人才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教学体系建设过程。建立华信、千锋等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获三育人先进集体。 1、教学: 自 200 年 3 月到杭州师范大学 xx 学院任教以,先后执教:软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光纤通讯、游戏软设计、计算机图形学、EB 程序设计基础、专业英语、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多门程;并多次指导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年论、程设计及毕业论。曾获得 xx 学院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称号。 2、科研: 21、主持的项目: 2009 年,作为

3、项目负责人主持并完成浙江省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0931122):“应用于多投影大屏幕显示的高性能图像处理系统研制”; 2010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并完成杭州师范大学校企合作项目(HX11030):“红外热成像工业检测应用软开发”,该项目由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项目经费 2 万元; 2012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并完成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201231006):“基于三维视频分析的嵌入式变焦抓拍系统研制”。 22、部分参与的项目: 2010 年,参与(6/1)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业项目(20111103):长距离、移动目标的虹膜实时捕获与识别系统; 2011 年,参与(

4、2/8)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201131048):面向制造现场的定时器零高精度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研制; 2011 年,参与(4/7)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 61103171):“基于多核的大规模高维数据并行检索研究”; 2012 年,参与(3/8)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 61202282):“基于蜂窝基站轨迹数据挖掘的语义化位置感知计算研究” ; 2012 年,参与(2/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 L12F02046):“ 基于轨迹挖掘的语义化位置感知计算研究”; 2012 年,参与(2/12)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项目(编号 201201012-4):“叉车制造

5、中的结构焊接变形控制系统研制及产业化”; 2012 年,参与(3/8)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 20120433B22):“社会化交通信息协同感知及推荐关键技术研究” 。 23、专利: 2008 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8101624098):一种软版本的更新方法; 2010 年获得发明专利(2010102438281):嵌入式智能自动变焦抓拍系统及方法; 2014 年获得发明专利(2012100813309):一种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 2012 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20216783U):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 2014 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

6、142002202):一种手机 SS 控制的大棚农作物环境信息终端监控系统。 24、部分论: 1Extratin f tin ra fr agneti Ring based n avelet transfr and rphlg, Advaned aterials Researh97-101,201003,EI。 2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下的用户运动模式挖掘,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EI。 3自适应复杂环境的投影图像校正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 24 卷第 7 期 2012 年 7 月,EI。 4Persnal traetr pattern athing fr futu

7、re rute preditin urnal f putatinal Infratin Sstes (2014) EI pendex Harful Gas Regnitin Expliting a TL Sensr Arra Sensrs-Basel (2013) SI (IF = 193) 6 Faial Features Extratin based n Ative Shape del urnal f ultiedia (2013) EI pendex 7 Detetin and deterinatin f harful gas utilizing arra iage urnal f ul

8、tiedia (2014) EI pendex 8 DA estiatin f sart antenna signal based n USI algrith urnal f Netrs (2014) EI pendex 9 Researh n ritial Tehnlgies fr Snergisti Rela Lin Laer in ireless uniatins urnal f putatinal Infratin Sstes (2014) EI pendex 10 A prtable ebedded drug preursr gas detetin and identifiatin

9、devie based n ataluinesene-based sensr arra Sensrs and Atuatrs B: heial, Available nline 24 April 2014, SI。 11 Sensitive and seletive ataluinesene-based sensr sste fr aetne and diethl ether deterinatin Luinesene 201, SI。 3、团队业绩(参与学科/专业/程/实验室及各类基地建设的情况) 1 市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物联网工程、杭州市属高校第三批市级重点学科建设 201301-201

10、612 /1、智能交通方向学术骨干 杭州市教育局计划项目,每年财政拨款 20 万; 2 院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物联网工程应用、xx 学院第一批院级重点学科建设 201301-20112 2/1、物联网信息安全方向负责人 xx 学院每年拨款 20 万; 3 院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智能信息系统、xx 学院第一批院级重点学科建设 201301-20112 /16、低功耗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学术骨干 xx 学院每年拨款 20 万; 4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题 面向计算机网络类程的“循环立体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401-201412 4/7、过程评价体系构建 2014SG247; 教材1 单片机初级

11、入门实战教程 201301-201409 负责完成第 22、23、24,字数:40 千字 机械工业出版社、安康 徐玮 王 xx等编著; 6 浙大网新、华信邮电、亚信科技等 xx 学院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负责人;xx 学院北京千锋校企共建“移动互联网开发” 校内实训基地负责人; 7 计算机教研室,2014 年度 xx 学院三育人先进集体。 4、服务社会工作(项目研发与攻关、技术指导与服务、成果推广转化) 1 校企合作 杭州翰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长距离、移动目标的虹膜实时捕获与识别系统;识别算法与特征编码 完成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业项目(20111103),6/1 论、发明专利 2010102438

12、281 和软评测报告等; 2 校企合作 杭州医惠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医院全业务流程信息集成和大数据决策支持云平台;平台数据交换技术研究 立项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业项目(20130107),1/16; 3 校企合作 宁波市鄞州友邦控制器有限公司 面向制造现场的定时器零高精度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研制;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完成浙江省公益技术计划项目(201131048),2/12 论、发明专利2012100813309 和用户报告等; 4 校企合作 浙江中力机械有限公司 叉车制造中的结构焊接变形控制系统研制及产业化;系统程序设计与数值分析 立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业项目(201201012-4),2/12 发

13、明专利 2008101624098; 企业委托科技项目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热成像工业检测应用软开发;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横向项目(HX11030),交付软、开发档,1/10 201012-201112 经费 2 万元。 、教学管理与改革 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 具体措施: (1)请进:修改 11、12、13、14、1 级培养方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程建设。其中 1 级培养方案涉及中职升本科。胡则辉负责与浙大网新恒天软有限公司共建软测试程;赵海丽负责与 rale 浙江授权中心华恩教育共建项目原型设计程;寿周翔、李娟负责与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移动互联网开发程;上述程

14、都引入企业讲师、项目经理、资深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对应的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利用企业资,以项目驱动进行实践教学。目标:校企合作指导学生获得服务外包竞赛省级奖项;引入各企业的 IT 程资;在自愿报名原则下引导部分学生获得 rale 中级证书;与企业共同申报云堂实践教学改革项目。 (2)推出去:经过积累,教研室牵头举办理工分院实训、实习双向选择会。统一与 23 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托管协议,招收实训、实习生容量达到 200 人。11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在 2014-201 学年第一学期的实训、实习在双向选择的原则下,由上述企业招收实习生的形式进行。企业笔试、面试录用本

15、专业学生,企业上岗前的培训程(培训期一般两个月左右)作为实训环节。教研室派遣相关教师进企业协助企业培训学生,每名指导教师进企业指导、学习须满 10 个工作日。计算机教研室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准备组织工作,打通了暑期见习、毕业实训和毕业实习三个环节,精心选择了浙大网新、华信邮电设计院等 23 家企业,与企业签订实习、实训托管协议,为学生提供了将近 200 个实习、实训岗位,组织企业与学生的实习实训双向选择会,所有 11 级学生与企业落实了实习、实训意向。目标:将实训和实习两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延长企业用人时间,帮助企业减少培训成本;引导学生有目标就业;使教师进企业了解市场、人才需求、明确应用型人

16、才培养目标,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和教学素质,避免知识老化、僵化;合理利用教研室“物联网工程” 重点学科平台,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服务社会。 (3)校企共建:目前,教研室与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移动互联网开发 ”校内实训基地,分成 IS 和 Andrid 两个方向,第一期接收实训生 7 人。该校内实训基地主要面对大学生的长期就业培训,同时也可承担企业员工定制内训以及针对在职工程师的短期高端培训。内容包含研发 3G 手机平台软,涉及到主流多个平台,其中包括 iPhne/iPad、Andrid 、Sbian、inds bile/inds Phne 7 等平台软。基地致力于为更多希望从事 3G、移动开发行业工作但又缺乏相关经验的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可以为行业提供更多合格的 3G高端人才,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