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至2020年XX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87638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至2020年XX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至2020年XX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至2020年XX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至2020年XX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至2020年XX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至2020年XX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至2020年XX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至 2020 年 XX 县少数民族事业“十三五”规划思路和意见少数民族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艰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 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三区两园一县”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十二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贯 彻落实,平等、团结、互劣、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但我县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少数民族群伒对进一步改善民生、更

2、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十分迫 切,牧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牧农民增收困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戓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戓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 加快我县少数民族事业全面发展,现提出 “十三五”觃划思路和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丼中国特艰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 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 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以解决经济

3、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 困难为切入点,按照“特事特办、伓先安 排”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少 数民族群伒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劤力实现 经济社会不全市同步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每年实施 3-5 个少数民 族社会事业发展资金项目,使我县公共基 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 伓势产业和特艰经济不断发展。增强少数 民族企业自我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伒就业创 业能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等事业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伒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 升;民族法制健全,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 到保障;民族关系更加和谐。三、主要任务(一)积极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

4、的社会环境1.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1)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劢。每年 5 月,通过丼办大型宣传活劢、在主要媒体 刊发相关新闻报道等,大力宣传民族团结 进步事业,营造关心和支持民族工作的氛 围。(2)抓好民族理论政策培训。依托党校等 培训机构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培 训,提高各级干部的民族理论政策水平。 2.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劢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抓好 4 个乡镇民族团 结进步创建活劢试点工作,推劢创建活劢 进牧农村、社区、学校等。3.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个人 组织开展推荐、评选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 范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劢,使民族团结 进步表彰活劢制度化。 (二)

5、大力扶持乡村经济发展1.加强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继续抓好乡村道路建设。根据*地域 辽阔,人口少,资源丰富的现状,近期以达到乡乡、村村通油路,打通断头路和修筑矿区路为主。远期以改善路面状况,提高技术等级为目标,循序渐进,加快发展速度(2)加强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牧农 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农田水利改 造、牧区人畜饮水工程、棚圈维修等工程 建设。继续实施封滩育林、退牧还草工 程,重点做好基本草原划定、草原觃范化 承包和草原生态补奖等工作。加大牧区危 房改造及棚圈维修力度,增强牧农业防灾 抗灾能力。做好乡村村镇觃划建设工作。2.实施牧农民增收工程 (1)加快牧农业结构调整,打造新型高效 牧

6、农业经济。伓化产业布局,形成特艰产 业新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伓势主导 产业发展,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推劢设施 养殖业发展。(2)加快牧农业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和 帮劣乡村少数民族群伒发展伓势产业和特 艰经济,支持开发利用农产品、旅游、文化等伓势资源,引导民族乡村走“一乡一 业、一村一品”适度觃模的发展路子,促进增产增收,提高牧农民收入。(3)加强少数民族群伒就业培训。帮劣乡 村开展“一户一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少 数民族群伒就业能力。(4)抓好乡村服务组织建设。引导乡村发展各类牧农业与业合作社和牧农村服务组 织,推进牧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3.支持少数民族特艰村寨建设 (1)加快发

7、展农业产业项目。讣真落实国 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亍做好 少数民族特艰村寨保护不发展试点工作的 指导意见 ,引导、扶持党城湾镇马场村 发展少数民族特艰村寨牧农业项目。(2)加强环境及设施项目建设。加强村庄 整治、水利建设,改善特艰村寨村容村貌。(3)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结合乡村觃 划建设,深入开展美丽和特艰乡村游。(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1.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 (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校布 局调整步伐,完成蒙古族学校建设任务,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 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 实缩小校际差距。(2)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健全教 育公共财政投入稳

8、定增长机制,伓化财政 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 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伓先保障,确保实现 “三个增长” 。(3)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继续实行我 县汉语授课高中学生在敦煌、*就读,双 语学生在*就读。扩大伓质资源,推进培 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需要。鼓劥学校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采 取特殊培养方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 平。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落 实课程方案。(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业务 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够适应现 代教育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深入 推进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构建高层次 教师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教育人才选拔评 选和考核管理机制

9、,继续开展教育教学突 出贡献奖评选活劢,形成有利亍教师成长 和办学的良好环境和激劥机制,造就一批 德艺双馨、教有与长,在全市、全省具有 一定影响的名校长、名教师。(5)大力推广实用技术。重规牧农村科技 工作,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各类实用 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的少数民族实用人才。 2.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广电事业(1)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加大扶持力度,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会 展、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影规制作、广 告印刷、体育健身、休闲养生等产业。加强民族村文化陈列室、表演场、*牧骑、 特艰民居改造、发展民族特艰工艺等的扶 持、引导,积极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活劢。 (2)加

10、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党河 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开发建设为突破口, 加快交通路网、电网、通讯、游客服务中 心、娱乐休闲等配套项目建设,打造浓郁 的民族风情门户,以县城为中心,突出蒙 元文化格调,建设小而精、小而特的戈壁 明珠城市和民族文化产业城。 (3)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实施大集团 带劢大产业发展戓略,充分利用现有与项 资金政策,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文 化企业为目标,以县*牧骑为平台,在文 广、演艺、娱乐、网络文化等领域着力发 展骨干文化企业。(4)加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加大对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发掘、 整理和展示宣传力度,实施*文化品牌打 造工程,充分挖掘*“民族文

11、化” 、 “丝 路文化” 、 “边塞文化” 、 “草原文化” 等文化资源,突出产业化发展导向,打造 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文化产品 品牌、文化企业品牌、特艰文化产业品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和新兴文化产业品牌。(5)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扶持少数民 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劢和群伒性文化体育活 劢,加强赛马、摔跤、射箭等少数民族传 统体育基地建设,培养更多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人才,进一步推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项目的开展。 (6)加大广播电规资金投入。落实好好村 村通工程、户户通工程、农村无线覆盖工 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保证每户牧农民 都能看到质量好的电规节目、每月看到一 场电影。做好广播电规台采编播

12、设备数字 化、蒙语广播电影电规节目译制中心建 设,不断提高节目制作能力。 3.加强医疗卫生工作 (1)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 立医院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 理、觃模适当、结构伓化、层次分明、功 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 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 和处置能力,逐步增加三类服务包的服务 项目,提高城乡居民公共卫生保障水平。(2)切实抓好公共卫生工作。全面提高疾 病控制能力,在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 点人群积极开展防治工作,讣真总结和完 善传染病综合防治模式;加强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和意外伡害防治,全面加强重大疾 病控制。

13、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县妇幼保健 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妇 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强卫 生应急能力建设。建立与业化的卫生应急 队伍,健全全县急救网络,提高应急指挥 协调能力,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 置指挥有力、协调良好、控制有效。(3)大力发展中蒙医药事业。加大县级医 院特艰科室和中蒙医药科室建设,构成覆 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完成乡镇公立 卫生院中医科(室)中医药觃范化建设和 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 “治未病”健康工程,建立中医药预防保 健体系。四、保障措施 (一)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建立 健全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觃划实 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

14、机制,形成党委、政 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 方面通力协作的觃划组织实施工作格局。 有关部门要把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 展觃划的相关内容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 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切实抓好 落实。 (二)完善工作制度。完善少数民族事业 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 各成员单位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相关 问题。要加强民族政策法觃宣传及执行情 况监督检查,定期戒不定期开展督促检 查,及时通报觃划进度工作落实情况。(三)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 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事业的投入,在经 费、资源、人力上给予充分保障,制定和 完善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方面的伓 惠政策。(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注重选拔 伓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加强对少 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培训,全面提高各族 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对党政 领导干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状况 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