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78542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7 2014-201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安排,特制订韩兴庄小学201 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201 年,紧紧围绕开发区教育局 201 年教育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努力整合德育诸方面要素、资、力量,深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提升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二、主要目标:1、加强德育工作常规管理,促进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有序化,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程体系。2、大力加强德

2、育队伍建设,主抓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干部两支队伍,努力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干部、少先队干部自主管理工作能力。3、借鉴兄弟学校的优秀经验,着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开发集学校化宣传、学生成长记录、入学程教材、毕业纪念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生评价册,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时间等作出科学具体的安排,使其真正发挥出激励、促进和展示作用。规范“校园明星 ”表彰,对“校园明星”的评选时间、评选内容、评选方式等进行具体规划,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熟知、具有较强激励意义的品牌项目。4、以“养成教育 ”的深入实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习惯为重点,坚持认真做好学生

3、值周,完善现行的红花奖励制度和“五星级班级” 评比制度,加强值周生培训和值周结果的反馈,充分发挥值周的导向和育人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求真、求实、求细、求效。、进一步创新大间的开展形式,努力推进大间程化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好体育艺术活动,坚持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运动,为学校艺术(社团)教育提供载体和方法保障。6、继续深入开展学生社团工作,增设科技类社团,改革校园吉尼斯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推进体育艺术 2+1 工作,借镌刻机的投入使用大力提升篆刻在校园的认可度,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7、充分发挥校、班两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健全完善家

4、校联系长效机制。三、主要工作及措施(一)继续做好养成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改革学生值周制度。1、继续坚持做好学生值周工作,从明、纪律、卫生等方面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值周的结果,在学校公开栏实行动态公布。依据每周的值周汇总成绩,评选出明班集体。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之后的“校长颁奖时间 ”,学校都要对上周的明班集体进行表彰。值周情况还与“三好学生 ”、 “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直接联系起。2、通过班级推荐的形式,选拔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担任值周生。对选拔出的值周生,少先队大队部要定期(双周一次)组织专门的培训,全面提高值周生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学生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3、安排少先队干部

5、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广播站、大型活动、值周管理等不同的工作锻炼他们的能力。4、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继续落实副班主任工作制,不断拓展副班主任的工作内涵和外延。(二) 、继续抓好日常常规管理,落实到位。1、秉承“博学励行,至善至美 ”的校训,扎实开展好各项常规德育活动,工作中要认真组织开展好 10 个每一次:(1)每一次升旗仪式;(2)每一次集会;(3)每一次班(队)会;(4)每一次专题教育活动;()每一次家长会;(6)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7)每一次家访;(8)每一次学生评价;(9)每一次德育工作例会;(10)每一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2、抓好宣传阵地建设。继续

6、发挥宣传橱窗、LED 屏幕、校园化墙等的宣传作用,创造机会,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板报、橱窗的工作之中。继续规范“阳光校园 ”广播站、诉说心语信箱、校园吉尼斯、德育体验园地、校园网站的建设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环境育人效果。(三) 、深入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校传统项目、特色项目、师资优势,结合“校园艺术节 ”、 “校园体育节”、 “校园读书节”、 “科技节”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读书系列活动”以及学科延伸拓展的需要,全面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活动。2、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检查、督促与评比工作,确保学生社团活动有序、有效开展。3、强化学生社团活动过程

7、资料的收集与存档工作管理,坚持做好每学期末的学生社团成果展示活动,促进学生社团工作蓬勃发展。4、本学期计划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增设深受学生们欢迎的小爱迪生科技社团,由张阳老师辅导,坚持活动,筹备校园科技节,争取在区科技运动会、科技节、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中让学生崭露头角;学社团本学期由李佳航老师负责,争取在学校原有校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报,真正起到对学校进行正面宣传和对师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面的引领作用。(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1、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日

8、常学习、生活,充分利用诉说心语信箱等多渠道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校园广播站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及时发现、处理学生的困惑,及时疏导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帮助,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后进生,关注问题学生,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思想。2、抓好榜样激励教育,充分利用好“校园明星”“社团风采”等校务公开版块,切实加强以养成教育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教育。3、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一是要充分挖掘校外教育资的教育作用,邀请法制副校长、校园 110 民警、等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

9、安全、法制教育,向学生普及防范人身伤害的基本常识和基础知识。二是继续扎实做好安全教育日(3 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和安全月的教育活动。4、继续深化“一月一主题一周一规范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切实抓好 “三月份 :学雷锋活动、安全教育月” 、 “四月份 :革命传统教育月”、 “五月份:我与班级同进步活动月”、 “六月份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主题活动月”等系列德育主题活动;二是充分结合节日、纪念日和上级部门的布置等切实开展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把主题教育贯穿到各项活动之中,丰富学校的校园化生活。、开展“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长大做个好公民” 的教育实践活动,

10、不失时机的利用大小假期、节日等给学生布置德育体验作业,让学生接受社会教育,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争做明学生、明公民。(五)努力推进体育艺术 2+1 工作。1、体育卫生工作。使学生练就两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一是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且辐射到每个学生家庭,倡导亲子锻炼,将“运动丰富人生” 的理念植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二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训练队活动(阳光体育俱乐部) ,积极筹备 4 月初的开发区中小学运动会和月份我校的体育节活动;三是科学规划、制订学校大间与外活动实施方案,努力推进大间活动向程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大间与外活

11、动的管理;四是结合体育教学以班为单位认真做好体育项目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落实每年至少一次体检、四次视力检测等制度,并根据体检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2、艺术工作。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一是指导学生确立一种以上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二是继续扎实开展艺术学科的学生社团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利用某一项艺术技能陶冶情操,学校也积极创造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比如,上级组织的历次艺术类评比、比赛和我校每年 6 月的艺术节。三是依托我校印品社现有的成果,大力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活动,争取早日实现篆刻机的投入使用,提升篆刻在校园的认可度。四是结合音乐、美术教学以班为单位认真细致做好艺术项

12、目的综合素质测评认定工作。(六) 、强化家校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1、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进一步明确家长委员会的管理主体地位,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形成常态工作机制。2、落实家访工作,建立班主任教师“大家访” 活动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进一步挖掘家访成果,认真反思家访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教育策略问题,组织开展大讨论和交流活动,积极调整对各类学生教育的方式方法,形成经验理论并在家长和教师中推广。3、进一步加强信息反馈,切实发挥校讯通或班级 QQ 群的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上门回访、发公开信等形式,及时宣传学校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加快良好习惯的养成。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