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77964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 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2.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 必求 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垄断”一词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C春秋 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3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 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 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2、 )A农产品产量增加 B人口数量增加 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水利事业发展4荀子王制:“ 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 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 时而止。 ”齐 民要术:“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气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5.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 ”(“封”,就是田 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 “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鬚鬓)。这突出表明: ( )A秦朝时可以通过出钱来抵耐罪 B秦朝用严刑苛法治理国家C秦朝

3、 统治者严厉打击盗窃行为 D秦 统 治者维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6北宋苏洵说:“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 )A租佃式经营 B田庄式 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井田制经营71585 年(明万历十二年)广 东顺德县耕地总量 88.4 万亩 ,据 县志记载亩产约 1.8 石米,米时价约每石 0.5 两白银,官府 计划征收土地赋税 5.8 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 2.9 万两白银。 对该史料分析正确的是 ( )A.明朝顺德县农民的农业税负 担沉重 B.明朝中期顺德县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C.当年顺德县出现了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萌芽 D.明朝时期

4、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8吕氏春秋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2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 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9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下面不能作为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技 术的 进步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10(东汉) 班固 汉书卷五九 张安世传:“(张)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

5、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 货,富于大将军(霍) 光。 ”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 营手工 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 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11.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 刀如水,吴( 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1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 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13、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 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

6、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 ,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 1000 多座。 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 (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 现C、手工 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 经济高度 发展14. 春秋战国时期,临淄、咸阳等城市呈现“ 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的景象 ,说明了这些地区 ( )A开始出现商业活动 B发展成为 商业中心C发展成 为政治中心 D建筑特色十分突出15(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 记载:“ 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 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 杂物皆至,其 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

7、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 )A. B. C. D. 16宋代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印记,文字 为“认门前白兔为记 ,收 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 ”能够获取的最准确历 史信息是: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和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批发贩卖的一体化经营模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7从唐代后期“ 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C古

8、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北宋 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18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地虽寒冷,但 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转贩之力也。 ”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 3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明朝 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 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19唐朝杜牧上李太尉论江书 记载:“(江)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 陆劫。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有民间 集市在江淮出 现 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这一时期唐朝

9、社会问题突出 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 )A B C D20.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 务於农。民 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材料体现出 重视农业生 产 关注农民利益 抑制商业发展 力求社会稳定 ( )A B C D21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 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 说明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 场为导向的商业

10、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 细作,剩余 产品大量商品化22“士人从商,商人入仕” 是明清之 际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说明 ( )A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B礼教束缚解除,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重农 抑商政策松弛, 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23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 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 农业生产 的发展 24清人钱泳在

11、履园丛话中 认为:“ 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C政府倡 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25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 27 题:“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日: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政府管制粮食买卖 B汉代关税的数额非常高C政府 对市严格管理 政府实行抑商政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28 分;第 27 题 22 分;共计 50 分。 )26(28 分)阅读下列材料:4材料一 中国古代 农业虽然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但它 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