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7922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班级 姓名 考号一、积累与运用(共 10 分)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句子。 (4 分)(1)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家,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 。(2)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 。(3) 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 。 ”(4)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两个含“雪”字的诗句。 (要求出自不同的诗篇,课内外均可。 ) 2下列加点字注意有错误的一项是(1 分) ( )A旁骛(w) 亵渎(xi) 恪尽职守(k)B庸碌(l) 扶掖(y) 重蹈

2、覆辙(zh)C狡黠(xi) 滞碍(zh) 咬文嚼字(ju)D拮据(ji) 栈桥(zhn) 精血诚聚(j)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 分) ( )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 ,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 出迷人的风姿。A监测 维护 显现 B.检测 维护 显见C检测 维持 显现 D.监测 维持 显见4在下面语段上填上关联词语。 (1 分)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 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

3、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微末节着眼,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5在下面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只填序号) (1 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 ;让那安闲的雨丝, ;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抹去你思维的俗 诉说你心中的爱 洗去你心灵的尘 拔动你心底的弦6、名著知识。 (2 分)“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之指的是( ) , “美玉无瑕”指( ) 。二、综合性学习(8 分) 1、某出版社为其新出版的书在电视上做广告。画面上

4、:一瓶酒、一本书;广告词为“书与酒价格相同,价值不同” 。这则广寓意丰富,含义深刻,请说说你的理解。 (3 分)2、请你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右图漫画的寓意。字数不超过 20 字。 (2 分)3、与你同窗三年的张米同学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到外地去读书。临行前他拿着一本留言册让你给他写一则话作为临别赠言,你应该怎样写呢?(3 分)三、阅读与理解(共 20 分)(一)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

5、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1)广故数言欲亡。 数: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

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3从选文看,起义的第一步是 ;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2 分)4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2 分)5这段文字写的是起义开始的情形,能准确表示起义步骤的三个关键词语是 、 、 (2 分)。6回顾全文,有一句话既表现陈胜豪壮的性格和反抗的信念,又能表现他出众的宣传才能。试将这句话默写下来。(2 分)。(二)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

7、术,从数学到播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犍,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

8、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 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7选段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 分)8选段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2 分)9第二段中加点词语“这种情况”指什么?(2 分) 10作者认为发挥创造力,运用知识有哪些需注意的问题?(3 分)11请从生活中再搜集一例,证明有了

9、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并持之以恒地尝试,就会有创造性思维。(3 分)(三)读书养气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吸取气,汲取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

10、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 ,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

11、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 。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正因为如此, “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

12、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12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 。(3 分)13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读书养气”的道理。(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3 分)14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其作用是什么?(3

13、 分)15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功用或目的的理解。(3 分)(四)男孩别哭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睛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怎么不黯淡呢?肩上的担子这么重,家还这么远,路又这么崎岖。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

14、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而雨,又不是平时活泼妙巧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印象最深的是十岁那年秋天,独自一个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杆的感觉。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柴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山雨沙沙无边,冷寞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战哭得更伤心了。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父亲,我的亲亲父亲,就在这时从山坳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我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