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7916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一、 (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2 课三亚落日 。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

2、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1.文中“ 赤朱丹彤” 的意思是( ) 。2.从短文中找出“ 渐渐” 的两个近义词写在横线上: 3.在作者的眼中,三亚的落日一会像( ) ,一会像( ) ,一会像( ) 。4.这两段主要描写了三亚落日时的景象,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落日景象的语句?请选两句写下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喜欢的语句: 喜欢的理由: 喜欢的语句: 喜欢的理由: 5、三亚落日景象十分美丽,请你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赞美之

3、情。 二、 (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3 课烟台的海 。 )片段一: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f p)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t、 d)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搬 、掀 、扔)到十几米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注音。1、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表示。2、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拟人句用(“ ”)3、 划线的话生动形象

4、地描写了 。4、 读读这段话,说说文中“千万头”说明 “数百斤”说明了 ;“ 十几米远”说明 ,这些关键词语,让你体会出。这是我们描写事物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 这一段文字写出了烟海的 和烟台人的 ,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仿词写词。气势汹汹:前赴后继:片段二: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 )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 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天烟台的海常常( ) ,宛如一个恬静 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 ( )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 ) 。傍晚,平静的海面上倒映着( ) ,

5、岸边的是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 ) 。1. 把文中( )补充完整,在里添上标点符号。2. 在文中找出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 暴躁( )3. 用给文章分层。写出段意。 4.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用“-”画出,并说说原因。三、阅读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6 课半截蜡烛第五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1.写出四个 “截”的同音字:( ) ( ) ( ) ( )2.“你不用蜡烛就部行吗?”这句话如果用商量的语气说应该是: 。3.“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一句中的“仿佛”能去掉吗?为什么?4.这段话通过描写人物的( ) 、 ( ) 、 ( )等

6、,刻画伯若的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周旋的情景。5.你觉得文中的“ 大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假如你是文中的大儿子,你默默地坐待着那儿,心理会想此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四、 (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10 课螳螂捕蝉 。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上,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他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1.这段话写了少年向吴王讲

7、述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讲述时,少年抓住了 , , 的动作,蝉是 ,螳螂是 黄雀是 。少年讲得生动,传神,其实,这是少年借题发挥,以蝉、螳螂、黄雀影射国事。少年想告诉吴王的道理是: 。这段话表现了少年的 。2.从少年这翻话中我们想到了的成语是: 。五、阅读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12 课夜晚的实验第 2 到 6 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1.从短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在下面括号里。( )-( ) ( )-( )2.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可,都是“瞎子”呀。这句话引号的用法是( )(1)表示引用的话;(2)表示特殊含义;(3 )表示着中论述的对象。3.“难道它薄漠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

8、夜间洞察一切?”这是一个反问句,请你不改变句子原意,换一种方式表达。4.斯帕拉捷为了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有共做了几次实验?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5、 用上画横线的词语仿写句子。假如它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安中灵巧地躲过障碍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飞蛾了。六、 (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13 课海洋 21 世纪的希望 。 )片段一:蔚蓝色的海洋,波(涛 滔)汹涌。自从人类社会(诞 延)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 蜜)切。海洋给予人类提供(gng gong)了航行的便(bin pn)利;它慷慨地给(gi j)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 晴)地掀

9、翻船只,冲(跨 垮)海堤(d t) ,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1. 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和读音。2. 用“” 画出文中的中心句,并说说这段话围绕中心句是从那几方面来写的?3. 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 人们畏惧海洋,是因为 片段二:科学家发现( )海洋是个聚宝盆( )它蕴藏(cng zng)着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 )煤( )铁( )铜( )锡( )锰( )硫等( )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zng cng),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 屹立 耸

10、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新近的海洋探测器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1. 在文中方框内加上标点。2. 用“ ”画掉文中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3. 用“ 因为所以” 的句式说说为什么海洋是聚宝盆? 4. 读读画“ ”的句子,用带电的词造句。 5. 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 6.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除了这段介绍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七、 (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14 课学会合作 。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算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呢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就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住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1. 写出下列次的近义词。典范( ) 倾泻( ) 和谐( )2. 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的乐曲 ( )的力量( )的目标 ( )的精神3.说说文中两个问句的作用。 4.从这个事列中,你明白了什么? 八、阅读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15 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七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1. 文中“得意” 的意思是: 你觉得“我”得意是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