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和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7900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和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第一单元一、文言文两则,写出句子中词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通国: 之: 善: 弈: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诲: 惟: 之: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之: 鸿鹄: 4、思援弓缴(zhu )而射之。援: 之: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之: 之: 俱: 弗: 矣: 6、为是其智弗若欤(y)?曰:非然也。为: 其: 非: 然: 曰: 7、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 故: 8、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以: 去: 日中: 9、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 日中: 10、一儿曰:

2、“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及: 则: 乎: 11、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 汤: 12、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决: 孰: 汝: 知: 二、阅读匆匆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片段一: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jn jn)管来着去来的中间(jin jin)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_ _跟着旋转。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

3、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还有作品: 、 。22、把文中的“_”地方,补充完整。3、请用“”划出文中正确的读音。4、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5、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_”划出有关的句子,并在下面仿写几句。_ _ _6、请用“_”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_ _ _7、用一句话写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片段二: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

4、有( )罢了;在( )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按原文把文段补充完整。2、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徘徊: 平: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把 比作 和。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 。4、仿写: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5、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痕迹”是指,“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 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6、“我赤裸裸来

5、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 ;“赤裸裸的回去”指。7、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阅读匆匆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m m)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3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zhzh)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

6、,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练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的作家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说说它们具体指什么。(1)不确定: (2)不确定: 3、划掉文中不当的字或拼音。4、 “在不确定中

7、,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句中“养分”指 ;“能量”指。5、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练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 。联系生活实际,我体会到 。6、第 3 自然段首句是 句,在段与段之间的作用是 。7、第 2 自然段写种树人介绍 ,第 3 自然段写作者,这样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的表达方法叫 。8、 “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9、桃花心木现在是什么样子?种树的人不再来了,它为什么不会枯萎了?10、你读了这些文段后,从中悟出来什么道理?4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练习

8、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文言文两则,写出句子中词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通国: 全国 之: 的 善: 善于,擅长 弈: 下棋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诲: 教导 惟: 只 之: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指天鹅 4、思援弓缴(zhu )而射之。援: 引,拉 之: 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之:他,指前一个人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 一起 弗: 不 矣:了 6、为是其智弗若欤(y)?曰:非然也。为: 因为 其: 他的,指后一个人 非: 不是 然: 这样 曰: 说 7、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9、。辩斗: 辩论,争辩 故: 原因 8、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以: 认为 去: 离 日中: 正午 9、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认为 日中: 正午 10、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及: 到 则: 就 乎: 吗 11、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 形容清凉的感觉 汤: 热水 12、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决: 判断 孰: 谁 汝: 你 知: 通“智” 5二、阅读匆匆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片段一: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jn jn)管来着去来

10、的中间(jin jin)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_ _跟着旋转。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文段选自课文 匆匆 ,作者是 朱自清 ,还有作品: 荷塘月色 、背影 、 踪迹 。2、把文中的“_”地方,补充完整。3、请用“”划出文中正确的读音。4、

11、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5、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_”划出有关的句子,并在下面仿写几句。_ _ _6、请用“ ”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_这个句子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_ _ _7、用一句话写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 片段二: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 )罢了;在( )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按原文把文段补充完整。2、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徘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