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习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76230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胚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组胚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组胚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组胚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组胚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胚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胚之泌尿系统(知识点+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系统知识总结 肾的一般结构 肾表面包有被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称纤维膜,肾病时此膜与肾实质粘连,不易剥离。在肾的纵剖面上,其实质分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两部分。髓质主要由 1018 个锥体形的结构构成,呈淡红色条纹状。锥体的底部较宽,与皮质相连,顶部呈乳头状,突入肾小盏,称肾乳头。每个肾锥体及其周围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小叶之间有血管走行。显微镜下观察,肾实质主要由一系列上皮性管道组成,称泌尿小管。泌尿小管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及血管、神经,称肾间质。泌尿小管可分为肾单位和集合小管两部分。 肾单位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主要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管又可分为:近端小管:近端小管与肾小体相

2、连,蟠曲在肾小体附近的一段称为近端小管曲部。近端小管离开皮质走行进入肾锥体的部分称近端小管直部。细段:直部管腔变细,称为细段。远端小管:细段返折上行,管径增粗,走行于肾锥体称为远端小管直部。远端小管直部离开髓质,盘曲在其所属的肾小体周围,称远端小管曲部,与集合小管相接。 肾单位袢: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共同构成“U”形袢状结构,也叫髓袢。由皮质向髓质方向下行的一段称为髓袢降支,由髓质向皮质方向上行的一段称为髓袢升支。由于泌尿小管各段在肾内按一定规律走行,故在肾的组织切片中,皮质迷路主要由肾小体、近段小管曲部、远端小管曲部构成,髓放线及髓质主要由近段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及集合小

3、管构成。 肾小体的微细结构和功能 肾小体呈圆球形,有两个极,小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血管极相对的一端称尿极。每个肾小体又可分为血管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血管球:蟠曲的毛细血管,包在肾小囊中,由入球小动脉分支而成。毛细血管汇集成一条出球小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体。入球小动脉粗,出球小动脉细,因此血管球内具有较高的血压。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大量水分和小分子物质滤出 血管壁进入肾小囊。肾小囊: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而成,具有双层壁呈杯状包绕血管球。其外层壁称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内层壁称脏层,两层之间的腔隙为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管腔相通。脏层细胞形态不规则,胞体上伸出许多大小不等的突起,故

4、称足细胞。足细胞胞体较大,胞体上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足细胞或足细胞本身的次级突起常互相穿插镶嵌,呈栅栏状,紧贴在血管球毛细血管基膜外。突起之间有间隙,称裂孔,孔上覆有一层薄膜,称裂孔膜。 滤过膜: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滤入肾小囊腔须经过三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障:(1 )毛细血管有孔内皮(2 )基膜(3 )足细胞之间的裂孔膜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对血浆成分具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一般情况下,分子量在 70KD 以下的物质如多肽、葡萄糖、尿素、电解质、水等易通过滤过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或被选择通透。毛细血管内皮及足细胞表面均有一层带负电荷的唾液酸糖蛋白,

5、基膜内有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这些带负电荷的成分可排斥血浆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防止血浆蛋白滤出。若滤过膜受到损伤,则导致临床上常见的蛋白尿或血尿。 近端小管的结构与功能 光镜下观察,近曲小管管腔小,管壁由单层立方或锥体形细胞围成。细胞体积大,分界不清(相邻细胞的侧突相互交叉) ,靠近细胞基部,细胞质嗜酸性,其游离面有刷状缘(微绒毛) ,基部有纵纹(质膜内褶) 。近端小管是原尿重吸收的重要场所,原尿中 85%以上的 Na+、水、全部的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多肽、氨基酸、50%的碳酸氢盐、磷酸盐以及维生素等均在此重吸收。 远端小管的结构及功能 光镜特点是:管壁上皮为立方细胞,体积较小,管腔相对较大。

6、细胞游离面无刷状缘,但基底部有纵纹。细胞分界较清。远曲小管可重吸收水、Na+,排出 K+、H+ 、NH3 等,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其功能受激素的影响,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能促进其重吸收 Na+,排出 K+;垂体后叶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集合小管系的结构与功能 集合小管包括弓形集合小管、皮质集合小管和髓质集合小管三段。后者在肾锥体内下行至肾乳头,称乳头管。集合小管的功能与远曲小管相似,其功能也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球旁复合体 球旁复合体主要包括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三部分,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大致排成三角形。(1 )球旁细胞:位于

7、入球微动脉管壁上,由入球微动脉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转化而成。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肾素。(2 )致密斑:远端小管在靠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紧贴肾小体一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成一斑块状隆起。致密班的细胞呈高柱状,排列紧密。一般认为,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腔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调节其分泌活动。(3 )球外系膜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可能起信息传递作用,将致密班的“信息”转变成某种“ 信号” ,并将其传递给其它效应细胞。相关题目问答题1、简述肾单位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答: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侧肾

8、约有 100 万以上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的核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肾小球,其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与基底膜、肾小囊上皮细胞一起构成肾小球滤过膜,对流经肾小球的血浆起滤过作用。肾小球外有称为肾小囊的包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分三段:近球(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球(端)小管。肾单位各部存在于肾皮质、髓质中的一定部位。机体尿的生成依赖于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协同活动。肾小球恰似一个越滤器,流经肾小球的血液成分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均被滤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2、肾小体的细微结构如何?与原尿形成有什么关系?答: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由肾小囊包裹血管球构成,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

9、管极对侧与近曲小管相连的一端称尿极。肾小体的核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肾小球,其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与基底膜、肾小囊上皮细胞一起构成肾小球滤过膜,对流经肾小球的血浆起滤过作用,流经肾小球的血液成分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均被滤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3、何谓球旁复合体?有何结构特点和功能?答:球旁复合体也称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它位于肾小体的血管极处,大致呈三角形,致密斑为三角形的底,入球微脉和出球微动脉分别形成三角形的两个侧边,球外系膜细胞则位三角区的中心。功能: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致密斑是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内 Na+的变化;球外系膜细胞可能起信息传递作用。4、

10、肾的血液循环有什么特点?答:(1)肾动脉直接起于腹主动脉,血管粗,血流量大、流速快;(2)血管球的毛细血管两端皆连于动脉,出球小动脉的平滑肌可主动调节血管的血压;(3)流经肾脏血液的绝大部分先通过血管球,球后毛细血管因滤出大量水分,故胶体渗透压增高,有利于重吸收;(4)髓质的直小动脉是直小静脉形成袢状,与肾单位的髓袢相伴行,有利于肾单位和集合小管重吸收水分和尿液浓缩的作用.5、当滤过屏障受到破坏后,尿液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1)血液中的水及其溶质通过肾小球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必须经过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称为肾小球滤过膜。三层滤过膜均有一定的孔隙,一般情况下,相

11、对分子质量 7 万以下、直径 4nm 以下的物质可通过滤过膜。滤过膜表面被覆唾液酸蛋白,肾小球基底膜内、外疏松层富有硫酸肝素,这些物质在人体体液环境中带有负电荷,排斥具有负电荷的溶质通过,从而构成了滤过膜的电荷屏障。所以,大分子和带有负电荷的蛋白质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少量通过滤过膜的小分子蛋白质又能在肾小管被重吸收;血细胞也不能通过滤过膜。(2)当滤过膜受到破坏后,如孔径变大或负电荷减少等,从而导致血细胞和大量蛋白质漏出,且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故尿液会出现血尿和蛋白尿。6、请比较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光镜下的区别。7、简述肾脏主要能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肾脏能产生一些特殊活性物质,对人体功能起

12、一定的调节作用,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髓脂等。(1)肾素可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后者可转变为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重吸收 Na+和水,血容量增多,血压升高。(2)肾间质细胞能合成前列腺素,这是一种血管舒张剂,可降低血压,促进周围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加快重吸收水分的转运,从而促进尿液浓缩。(3)肾小管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中的红细胞生成,所以肾晚期往往伴有贫血。8、近曲小管与重吸收有关的结构是什么?近曲小管细胞游离面有大量密集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增大了重吸收的面积。微绒毛根部的细胞膜内陷形成

13、顶小管和顶小泡是近曲小管以胞饮方式重吸收蛋白质的一种形式。上皮细胞的侧面伸出许多侧突,侧突间隙形成弯曲复杂的管道系统,扩大了细胞侧面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转运。上皮细胞基部细胞膜内陷形成质膜内褶。论述题1.试述肾小体的结构与其原尿形成的关系肾小体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血管球是位于出入球微动脉之间蟠曲的毛细血管袢。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故血管球内血压较一般毛细血管的高。毛细血管为有孔毛细血管,没有隔膜,肾小囊分壁层和脏层,两层间的腔隙为肾小囊腔,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脏层是多突起的足细胞。足细胞胞体伸出初级突起继而再分出许多指状次级突起。次级突起互相穿插形成栅栏状,紧贴毛细血管基膜外,突起之

14、间的裂孔由裂孔膜覆盖。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血管内血压较高,血浆内的某些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过滤入肾小囊腔的液体称为原尿。滤过屏障的这三层结构对大小不同分子的滤过起限制作用,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分子量 70kD 以下的物质。2.列表比较泌尿小管各段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在肾内的分布分布 管腔 上皮细胞 功能近端小管曲部 皮质迷路、肾柱粗、管壁厚 立方或椎体形 界限不清强嗜酸性重吸收分泌作用近端小管直部 髓放线髓质粗、管壁厚 立方或椎体形界限不清强嗜酸性重吸收分泌作用细段 髓放线髓质最细管壁极薄单层扁平上皮弱嗜酸性水、离子交换远端小管直部 髓放线髓质较细管壁较厚立方形、着色浅界

15、限清楚尿液浓缩保钠排钾远端小管曲部 皮质迷路肾柱较细管比较厚立方形、着色浅界限清楚尿液浓缩保钠排钾集合管 髓放线、髓质最粗 立方形、着色浅界限清楚重吸收作用3.说明肾血液循环的特点。a.肾动脉直接起于腹主动脉,肾流量最大 b.血管球毛细血管两端皆连于动脉,且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是血管球内压力高,有利于原尿滤过 c.出球微动脉再次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在肾小管周围,球后毛细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较高有利于水的重吸收 d.髓质内的直小动脉和直小静脉形成袢状,与肾单位的髓袢相伴行,有利于肾单位和集合小管重吸收水和尿液的浓缩作用。名词解释1、 泌尿小管:肾脏中能形成尿液的弯曲小管。包括肾单位和集合

16、小管两部分2、 肾间质:填充于泌尿小管之间的肾内血管、神经和少量结缔组织统称肾间质。间质多集中分布在肾髓质,细胞形态多样。除了一般的结缔组织细胞外,还有一类特殊的间质细胞。3、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侧肾约有 100 万以上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4、 肾单位袢:近端肾小管的直部,肾小管细段,和远端肾小管的直部,合称髓袢,也称肾单位袢.5、 髓旁肾单位:肾小体居皮质深部的肾单位,比浅表肾单位数量少占肾单位总数的 15%。其特点是肾小体体积较大,髓袢和细段均较长,有的可伸至近乳头处。由于其较长的细段的上皮薄。利于水和离子的通过。长髓袢又于髓质的直血管袢伴行,故髓旁肾单位在尿液浓缩中有重要的生理意义。6、 血管球:血管球是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由入球微动脉分支形成的网状毛细血管袢构成,毛细血管汇成出球微动脉。7、 肾小囊: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杯状双层上皮囊。包绕在肾小球外。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其外层为壁层,由单层扁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