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宋的名词解释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75030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宋的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文学宋的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文学宋的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文学宋的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文学宋的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宋的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宋的名词解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家自己修改一下啊名词解释1、白体。“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 xun和王禹偁 chn 等人。他们是宋初朝廷过着优游生活的文臣,因此,其诗歌主要是模仿元白、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2、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主要有两个诗人群,他们的一个共同倾向是宗法贾岛、姚合。一群是“九僧 ”,即希昼、保暹 xin 、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等九位僧人,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 lng 、魏

2、野、林逋 b 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这一群诗人的作风与九僧稍有不同,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学习白体诗平易流畅,因此,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 诗稍为充实一些3、西昆体西昆体:亦称昆体,西昆派,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此书是杨亿、刘筠 yn 、钱惟演等十七位馆阁文人在秘阁编书、制诰的余暇,写作而成的应酬唱和的诗歌总集。其内容狭窄,多为吟咏古代故事、反映男女爱情、表达内廷侍从优游闲适之情和咏物之作,体裁上基本上都是近体诗。他们推崇李商隐,主要学习其字句锤炼、典故应用,追求形式技巧。因而,是一个内容贫乏、追求形式美的诗歌流派。4、江西诗派因北南宋之交的吕本中的

3、江西诗派宗派图而得名。为北宋后期诗人黄庭坚开创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诗派名称,有明确的理论主张并形成了一个诗风大体相近的作家群的诗歌流派。其理论主张为“ 脱胎换骨”、 “点铁成金”、 “无一字无来历”等,因而专门在形式、手法上出奇出新,形成了新奇瘦硬的诗风。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并尊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影响极大。南宋的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诗人都是出自江西诗派。5、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由于这八位作家的文学观点比较接近,都主张实用,

4、反对骈体,他们的散文创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而“唐宋八大家”一经提出,便为后人普遍接受,成为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6、 “中兴四大诗人 ”。陈与义、吕本中去世以后,一批出生于靖康前后的诗人登上诗坛。他们是在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他们富有独创精神,最终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在诗坛上的主流地位。这些诗人中以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mo 四人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7、 “诚斋体” 杨万里善于继承前人,善于创新,因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 杨诚斋体”。“诚斋体” 的特点:一是善于发现与捕捉自然与日常生活中

5、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二是注意在这些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三在语言方面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基本特征。8、辛派词人。辛弃疾的朋友陈亮、刘过,以及在他之后的南宋末年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人,都在刻意模仿效法辛弃疾的词风,与辛弃疾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它们都是以词抒发抗金救国的爱国主义情怀,风格是恣肆粗旷,文学史上称他们为辛派词人。9、永嘉“四灵” “四灵”,原是出于永嘉(今温州)的一个诗人小团体。 “四灵”的赵师秀(字灵秀)、徐玑(字灵渊) 、徐照(字灵晖) 、翁卷(字灵舒) 。 他们都是中下层文人,有的当过小官,有的终生未仕,本来有满肚子的愤懑不平,但他们

6、却力图从庄禅以及理学中学会自我平衡和自我压抑,在山林自然寻找解脱愁苦的寄托。在诗歌方面,他们把人生遭遇和情趣与自己最为接近的贾岛、姚合作为楷模,以五律为写作的主要体裁,苦心雕琢推敲,锤炼字句,以表现一种凄情落寞的心境,和自然淡泊的高逸情怀。 所以,他们诗歌的意境写得清远幽深;语言则是在固定的形式、狭小的境界中翻空出奇。10、江湖诗人江湖诗人因南宋杭州书商陈起刻印江湖集而得名。广义上的江湖诗人,人数众多,情况复杂,并且也没有明确提出过公认的诗学标准,但大体上都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其一,他们多属于流宕江湖的下层文人,他们把政治理想与个人功业上的失望,转化为对一种高逸情趣的追求,参禅访道,交友吟咏

7、,以此求得心理的平衡。其二,他们大多对诗歌的抒情性比较重视,因而都反对江西派诗风,而提倡一种清丽尖新的诗歌风格。 重要诗人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水人,出身于低级官吏家庭,父早亡,幼时家贫。天圣八年(1030)进士,初仕洛阳,与梅尧臣、尹洙 zh 等人声气相通,提倡文学变革。有欧阳文忠公集 。 2、欧阳修的诗歌内容(1)社会现实性增强。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如食糟民揭露了种粮的农民只能以酒糟充饥的不合理现实, 边户描写了宋辽边境地区人民的不幸遭遇。(2)诗歌有了自身的人生感受。这是欧诗更重要的内容。主要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

8、。如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诗中表达了不屈服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3、欧阳修诗歌的艺术。(1)议论化和散文化。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欧阳修诗中

9、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他学习到了韩愈诗歌的流畅详尽,又避免了韩愈枯躁艰涩的弊端。如再和明妃曲中说汉元帝“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评价王昭君说“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议论精警,富有情韵。(2)流丽宛转的风格。欧诗也学李白,主要得益于语言的清新流畅,这和欧阳修诗歌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便形成了流丽宛转的风格。总的来说,欧诗的成就不如欧文,但两者的风格倾向是一致的,这种诗风显然是对西昆体诗风的矫正。 苏轼的诗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则代表着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 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

10、了知识分子在专制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 (一)苏诗的题材苏轼诗歌的题材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社会与人生。1、社会。苏轼终身从政,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社会内容的诗歌有两方面的表现:(1)关心国计民生之作。他认为“论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 ,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之下,他曾写出一些反映民间疾苦、谴责官吏贪鄙、关心国家命运的作品。比如在荔枝叹中,他控诉了唐玄宗、杨贵妃的罪恶,并怀着“至今欲食林甫肉 ”的愤怒,抨击了以人民血汗来 “争新买宠”的当朝权贵。(2)担心国家安危之作。苏轼在军事上主张充实兵力,巩固边防,抵抗辽和西夏的侵扰,并认为以金帛赂虏是最下之策。他的少数诗篇如和子由苦寒见寄 、 祭常山回小猎

11、、 阳关曲等,表现诗人要求为国破敌的雄心。而在获鬼章二十韵里,又主张以宽厚的态度对待被俘的西羌首领,并戒边将的倚胜骄矜,提出了“慎重关西将,奇功勿再要”的忠告,流露了他重视民族团结和关心国家命运的可贵思想。2、人生。苏诗里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二) 、苏诗的艺术1、善用比喻。他最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如游金山寺:“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荔枝叹中“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等。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并接着比喻联想开来, “泥

12、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2、富于幽默。苏轼的诗歌带有很强的幽默色彩,文学是东坡颐养性情,娱乐心灵的一方土地。如苏东坡曾打趣过他的好友陈慥(zo ) ,陈慥字季常,自号龙丘居士,就是方山子。他有惧内的特点。但又喜好宾客,蓄养家妓。但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所以,东坡曾戏为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这就是河东狮吼典故的由来。 河东狮吼:喻妇人之凶悍妒忌者。3、富有理趣。苏轼的诗有时能结合生活中所接触的情景,表现他对事物的新颖见解。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这在苏诗鉴赏评

13、论文艺的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春,蒌,正” ,再如 王维吴道子画 、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读孟郊诗 、 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表现他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殊作风,同时标志北宋时期社会文化所达到的新的高度。5、苏诗各体皆工,七言各体尤其擅长。苏轼的诗今存二千七百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最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以幽默旷远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重要词人欧阳修词作为开一代风气的文坛领袖,欧

14、阳修的词也有所创新。(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后主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感受。(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使同朝着通俗化发展,积极地学习民歌,借鉴诗歌创作手法。(3)开始创作长调慢词,创作了千秋岁 、 摸鱼儿等长调。(4)其词的风格是用典雅精致的语言、流贯的结构、含蓄的风格,描述恋情中男女细腻的心理。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的词写得深婉幽曲,有些词还带有一定的艳情意味,而其诗文的创作却与词迥然相异,判若两人,这充分地体现出了欧阳修也是士大夫们的诗庄词媚观

15、念。柳永词的新变柳永一生主要致力于词,他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在宋词史上,柳永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出现,使词这一文学体式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展现出了新的活力。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 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1、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 2对繁华都市生活和市井风情的描写这是柳永

16、对宋词题材内容的新开拓。柳永一生浪迹于都市,对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均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他曾经描写过当时汴京、洛阳、苏州、扬州、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游乐之情景。3尤工于羁旅行役。柳永长期的浪迹江湖、晚年的宦海沉浮,使他对飘泊天涯有着强烈而深刻的感受。他的感慨人生失意、抒写羁旅行役之思作品,往往在山村水驿、川林溪石、夕阳风雨的描绘中寄托自己凄凉心境。他的羁旅行役词,或写临歧离情,或写凭栏凝思,将其“游宦成羁旅” 、 “谙尽宦游滋味”的深切感受,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柳词的艺术创新柳永词在艺术上的创新,首先是他大量地写作长调慢词。慢词,是依据慢调填写的词。慢调是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故名。一大量地创作长调慢词。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在词坊中占优势的体式仍是小令。到了柳永,为了在词作中反映丰富的城市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情感,他开始全力写作慢词,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