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3题目及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274821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3题目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业3题目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业3题目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业3题目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业3题目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3题目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3题目及答案第五章: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答案要点:产业资本的总过程饱含了两个过程,一是流通过程(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另一是生产过程。资本循环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也是三个阶段的统一。在资本循环的过程中,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但是流通过程也不可缺少,他为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生产准备了条件,它使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实现。同时,资本运动如果在第一阶段停下来,货币资本变成贮藏货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能够买,也就不能进行生产。资本在第二阶段停下来,生产要素不能发挥作用,也就不能生产出商品,实现价值增殖。如果在第三阶段停下来,商品

2、销售不出去而积压起来,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就不能实现,资本循环也就不能进行再生产。在资本循环的过程中,在每一个阶段,产业资本被限定在一定的形式上: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从一定时间兰,每种资本形式都可以成为资本循环的起点,而且会经过三个阶段,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形式。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有三种: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GW PW G,明显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其片面性是价值增殖好象是货币本身具有的魅力。生产资本循环的公式: PW GGWP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其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生产而生产

3、。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W GGWPW,揭示了生产和消费的内在联系,其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总之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的运动,都有各自的片面性。所以必须把三种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地认识产业资本运动的实质和全过程。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方式的统一。2.比较资本的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答案要点:马克思对资本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划分,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资本,一是划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二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依据资本的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势投在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上的,在物质

4、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中,在多次生产中发挥作用。一次预付,多次转移。流动资本是指头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上的和购买劳动力的生产资本。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耗。(2)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作用的不同,生产资本又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中转移价值;可变资本是指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中劳动力创造出比自身价值的价值,实现资本增值。(3)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目的是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划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是在于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3.试述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答案要点:(1)提高资本周转速度能够节省预付资本的数量,尤其是节省

5、预付流动资本的数量。(2)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可缩短资本的回收期。(3)提高预付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直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4)加速资本或剩余价值的流通。(具体展开论述请参考教材第 118121 页)4.计算题(1)某企业有机器设备100,000 元,平均使用年限20 年;厂房建筑物30,000 元,平均使用年限15 年;其他工具60,000 元,平均使用年限6 年。该企业生产周期为4 个月。一个生产周期中,消耗原材料30,000 元,燃料15,000 元,辅助材料10,000 元。该企业雇佣工人200 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50 元,一个生产周期支付一次。求: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

6、次?解: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额100,00020+30,00015+60,000617,000 元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额(30,00015,00010,000200504)(124)285,000 元预付资本总额100,00030,00060,00030,00015,00010,000200504285,000 元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17,000285,000)285,000 1.06 次(2)某企业年产18 万件商品。投资机器设备、厂房价值200 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为10 年;投入原料、辅助材料等价值50 万元,周转时间为3 个月;雇佣工人400 人,月平均工资1000元,一个生产周期支付

7、一次;每件商品社会价值100 元。求:(1)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3)年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解:(1) 一年内的工资总额V 0.140012480 万元一年内剩余价值 m10018 20010(500.14003) 12/318007001100 万元剩余价值率mv100%=1100 480229.17%(2) 一年固定资本周转总额200/1020 万元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额(500.14003) 12/3680 万元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20680)(200500.14003)1.89 次(3) 年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12/3229.17% 4 916

8、.68%第六章:1.试述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及核心问题答案要点:社会资本是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社会资本运动比个别资本运动复杂,其特点是(1)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2)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一般商品、剩余价值流通;(3)不仅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虑社会总资本运动,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又是如何补偿的。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只有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都得到补偿,同时获得剩余价值才能购买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社会总产品的实

9、物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社会资本在生产运动要进行的最起码的条件是上一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消费资料能得到补偿。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核心问题是要说明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否从社会总产品中得到补偿,这种补偿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顺利实现这种补偿,其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这个核心问题的核心。2.为什么研究社会资本的运动应该以社会总商品资本作为出发点?答案要点:(1)社会资本是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社会总资本的运行是一个错种复杂的过程,考察这个过程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即社会总商品资本出发。(2)社会总商品资本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

10、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既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总产品中既包括了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了用于个人生活的消费资料。因此,只有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才能体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和内容。(3)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作为考查社会资本运动的直接对象,W-G第127-128页。总商品资本的运动揭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本质和特点。3.试述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答案要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为了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和规律,必须对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社会生产

11、的类别进行分析。由于社会总产品的补偿或实现实物和价值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首先,从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上来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分为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两个方面。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式上或使用价值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方面看社会总产品包括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其次,从社会生产上看,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在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进一步分析社会资本在生产运动的

12、理论前提。4.计算题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I 12000 c + 1500 v ; II 3000 c + 750 v 。两大部类C 中固定资本都占50%,使用年限均为5 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 100%。求:(1)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多少?(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追加资本用于当年,第一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1:1,则第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3)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解:(1)第一年两大部类的生产如下:w(12000c50%1/5)12000c50%1500v1500m10200

13、w(3000c50%1/5)3000c50%750v750m3300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w10200+ w3300=13500(2)由题意可知:(vvm/x)1500150060%1/12 1500(160%)2175根据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vvm/x)( cc)可得:c21751800375因为第二部类用于积累为(m m/x)c v,可得:v750m60%37575。所以,c:v375:755:1(3)由于c=150060%11/12=825,v=150060% 1/12=75,c=375,v=75可知,第二年社会扩大再生产结果为:w(12000c+825c)50% 1/5(12000c+825c)50%( 1500v75v) 1575m10845w(3000c375c)50%1/5 (3000c375c )50% (750v75v)825m3675所以:第一部类的发展速度为 1084510200106.32%第二部类的发展速度为 36753300111.36%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机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