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一级考试教材重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74307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一级考试教材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力一级考试教材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力一级考试教材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力一级考试教材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力一级考试教材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一级考试教材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一级考试教材重点(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星)AAA 蓝色字体为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综合题目、简答题目。(2 星) AA 粉色字体为其次重点(1 星) AA 绿色字体为再次重点(次重要点)A 红色字体为最次重点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1、战略是指导全局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致方针;2、策略则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3、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4、战略性人力

2、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选择)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无论是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创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他们不但应当具备战略规划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更高水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定义:战略性人力资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实现

3、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重要发展时期:1)经验管理时期 2)科学管理时期 3)现代管理时期7、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形成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社会生产生活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初中活动;二是与管理劳动者有关的各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三个具体发展阶段 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4、10、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特征的分析: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由过去仅仅满足和实现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要求,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系统。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从而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于的五种理论:1)一般系统理论 2)行为角色理论 3)人力资本理论:西奥多.舒尔茨 4)交易成本理论 5)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存在 3 种基本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12、人力资源

5、管理部门在转变过程中具有的特点:1)组织性质的转变;2)管理角色的转变: 国外专家从管理程序、管理对象、管理期限(短期与长期)、管理性质(战术性与战略性)四个维度,剖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角色转变和新的定位 3)管理者职能的转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所以能够不断演进,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经营性和战略性的双重职能,其中经营性职能是基础和起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扩展,表现在纵向(以经营性职能为起点)和横向(由提升员工职业生活质量,注重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和身体健康,发展到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即社会责任方面)。)4)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了从交易性实务管理到方向性战略管理的转变,

6、强调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突出了:管理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管理的系统性和动态性;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1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衡量的标准: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 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 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 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14、从企业战略管理的不同层次上看,企业的职能战略是由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供应管理、财务管理等战略构成。在这些战略中,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核心战略。15、企业战略特点:一般特点:1、目标性(第一特点) 2、全局性 3、计划性(企业战略管理的计划过程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方案评价与选择)、战略方案的实施等

7、内容) 4、长远性 5、纲领性 6、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除具有以上企业战略一般属性和特征之外,还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精神性、可变性、可调性。16、企业目标是以下六种基本要素综合平衡的结果:获利程度、产出能力、竞争地位、技术水平、员工发展、社会责任。17、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下属概念,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重要的支撑系统。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定义: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所作出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18、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着眼点是如何使企业保持人才竞争的优势。19、企业

8、人力资源战略核心是从全局发展的要求出发。20、企业战略的管理范畴内,一般将战略区分为:总体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总体战略:也称为公司战略,是从事多种经营、多元化的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所制定的最高层次的战略。业务战略:也称为竞争战略、经营战略,是公司二级战略或属于事业部层次的战略。职能战略:是涉及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其功能,以推动企业总体发展的战略实现的具体的分支战略。2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按照不同的标志可以作出区分:1)从时限上可区分为长期战略规划(5 年以上)、中短期战略(3-5 年内),或者称之为人力资源策略。2)从层级和内容可以区分为人力资源总体发展战略、组织变革与创新战略、员工

9、培训开发战略、专才培养选拔策略、员工招聘策略、绩效管理策略、薪酬福利与保险策略、员工激励与发展策略、劳动关系管理策略等。3)从性质上可区分为吸引策略、参与策略和投资策略三种类型按照企业战略学的观点,企业战略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类:外部导向战略和内部导向战略。前者侧重于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压力,后者侧重于内部资源的开发。一般来说,内部导向的发展战略是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内部导向的发展战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建立在内部资源而不是外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在不确定性资源(如人力资源)而不是确定性资源(资金、设备和原材料)的基础上22、企业为了迎接市场的挑战,可以指定两种促进企业发展创新的战略:技术开发型

10、长期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型中短期发展战略。23、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两类竞争策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其产品或服务必须就有两个特点:一是独特性;二是受到消费者青睐1) 廉价竞争策略:企业凭借高科技和较为强大的生产规模或财务实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适用于生产较为稳定,技术变化不大,或者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竞争目标的企业。2) 独特性竞争策略:以物美取胜 a 创新竞争策略:即生产和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生产的产品;b 优质竞争策略:即生产和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制造的优质产品。其有点为满足特定需要,降低价格敏感性、溢价补偿。24、三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吸引策略、投资策略、参与策略2

11、5、企业战略目标的内化是员工行为的先决条件。26、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内在条件: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生产技术条件与装备、企业资本与财务实力27、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波特竞争战略提出 5 个重要因素决定着产业竞争状态:1)新进入本行业者的威胁 2)产业内部现有公司的竞争 3)替代性产品或者服务的威胁 4)购买者的谈判条件和实力 5)供应商的谈判条件和实力28、企业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企业文化、生产技术、财务实力29、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供给与以下因素有关:劳动力参与率、人口的平均寿命、工作时间长度、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的程度、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增长率、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影响、产业结

12、构的调整30、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内核,最外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层(厂容厂貌、技术装备和工作地配置水平、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也称企业硬文化;中间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层,它是企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企业精神通过中介转化为物质文化;最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层(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员工素质),也称企业软文化。3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信念、远景、任务、目标、策略等基本要素的统一性和综合性。32、一项成功的人力资源战略,不仅要紧紧把握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还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作出全面评价和综合平衡,1)人员招募、甄选、晋升和替换的模式。2)员工

13、个体与组织绩效管理的重点。3)员工薪资、福利与保险制度的设计 4)员工教育培训与技能开发的类型 5)劳动关系调整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6)企业内部组织整合、变革与创新的思路。33、实际上是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新战略的循环。34、四个时期的代表形式及其特点:1)卡特尔,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划分销售市场、制定商品价格等方面通过协议而形成的契约式垄断销售联合体2)辛迪加 即同行业企业通过签订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协定而建立的供销联合体,参加者保持生产和法律上的独立性,供销业务则由辛迪加本部统一办理。3)托拉斯 组成托拉斯的原各公司的法人地位被取消,以该托拉斯大公司的分公司形式而存在

14、,托拉斯组织由董事会掌管全部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4)康采恩 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但是生产经营的方针政策方面必须服从核心的统一领导。是现代企业集团的雏形,但不能代表现代企业集团,因为含有自上而下控制的意思,不适用于战后的企业集团。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集团,是二战以后,独具日本特色的现代企业集团模式。35、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1)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而企业集团本身不是法律主体,没有民事权利,不承担民事责任,既不是统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也不具备总体法人地位。2)企业集团是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企业集团以母子公司为主体,这是企业集团区别于其他企业

15、联合体最基本特征。3)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主体是核心层和紧密层,核心层是集团公司,实质上是控股公司、母公司性质;紧密层是若干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4)企业集团具有多层次结构。在企业集团内部,集团公司依据产权关系,统一行使出资人所有权(产权)只能,统一投资决策,统一配置资源,统一调整结构。具有金字塔式垂直控制的分层次的组织结构。第一层次企业是集团公司;第二层次企业包括:控股层企业、参股层企业和协作层企业;第三层次企业是一级子公司、关联公司、再投资设立的二级子公司、关联公司组成。36、企业集团核心层企业、紧密层企业、半紧密层企业和松散层企业,分别对应的是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并联企业和

16、协作企业这四个层次。37、“ 垄断 ”优势:是一切大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组织追求的最高目标。38、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性质由产权结构的性质所决定。产权是所有权、经营权、转让权和分配权的总称。企业产权结构分为两个层次: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之间的结构、法人股东内部的结构。产权结构设计目的:一是对公司进行控制,二是为了选择公司治理结构。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的控制权和声誉索取权、分配权等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的安排,这些制度安排决定着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企业不同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1、股东大会(最高的权力机构)、董事会(公司治理结构的中枢和管理权力中心)、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委托代理关系,包括法定限制和定义限制)的建立及权力分配的制度安排;2、股东(主要是法人股东)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工作绩效监督和评价的制度安排;3、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设计及实施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