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DOC】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共(4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4050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语文】【DOC】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DOC】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DOC】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DOC】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DOC】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共(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DOC】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DOC】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共(4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 A一、诗词知多少(把古诗的前后句用线连起来)。20东边日出西边雨 要留清白在人间 欲穷千里目 春风花草香粉骨碎身浑不怕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春眠不觉晓 更上一层楼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随风潜入夜 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 道是无情却有情 迟日江山丽 只是近黄昏莫愁前路无知己 一行白鹭上青天 夕阳无限好 润物细无声二、快乐歇后语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201、哑巴吃黄连( ) 2、肉包子打狗( )3、铁公鸡( ) 4、隔着门缝看人( )5、小葱拌豆腐( ) 6、飞蛾扑火( )7、黄鼠狼给鸡拜年( )8、老虎屁股( )9、大姑娘上轿( ) 10、外甥打灯笼(

2、 )三、添枝加叶(填上数字使之成成语)。12( )心( )意 ( )刀( )断 不( )不( ) ( )面( )方( )颜( )色 ( )嘴( )舌 ( )拿( )稳 ( )钧( )发( )全( )美 ( )方( )计 ( )军( )马 ( )上( )下四、叠罗汉(照样子写词语)。13例:黄澄澄 (ABB)绿( ) 红( ) 白( ) 黑( ) 金( )例:高高兴兴(AABB) 例:商量商量(ABAB) 五、智慧“谜”宫(猜字谜)。151、两人土上谈心。( ) 2、相见。( )3、上面正差一横,下面少去一点。( ) 4、林字多一半,不作森字猜。( )5、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分。并排两棵树,栽在

3、石头上。( )六、博览群书。(请根据你课外读书知识填空。)(20 分)(13 题每空 1 分,47 题每空 2 分)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 , , , 。2、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房四宝是:( ),( ),( ),( )。3、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 ),( ),( ),( )。4、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5、有一位穷人家的少年得到了一盏旧油灯,只要轻轻一擦,油灯里就跳出一个魔怪来,魔怪神通广大,帮他找了个老婆、建了个城堡,后来的日子过得像王子一样。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6、有个小男孩长了个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说谎鼻子就会长一

4、寸。他说了一堆谎话后,小鸟就飞到他的鼻子上歇着。它们以为那是个树枝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7、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小学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 B一 字词练习:1写出下列字的偏旁:桑( ) 朝( ) 爱( ) 祝( ) 希( ) 蚕( ) 裳( ) 盖( ) 随( ) 绕( ) 敬( ) 艳( )勇( ) 觉( ) 医( ) 战( ) 虎( ) 拜( )2写出意思相近的词:鲜艳( ) 漂亮( ) 希望( ) 缓缓( ) 灿烂( )敬爱

5、( )不时( )衣裳( )温暖( )祝贺( )3写出反义词: 白( ) 嫩( ) 瘦( ) 暖( ) 新( ) 粗( ) 急( ) 吐( ) 里( ) 后( ) 空( ) 快( )白天( ) 漂亮( ) 脱下( ) 快乐( )明亮( ) 容易( )暖洋洋( ) 白花花( )4照样子,写几个可以颠倒的词语:歌唱唱歌 ( )( ) ( )( )( )( ) ( )( )( )( ) ( )( )二 句子练习: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1)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2)春天 冬天 (3)蚕的一生经历了 (4)晚上 妈妈一边 一边 (5) 该多好啊2将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

6、号:(1)是 月亮湾 个 村子 的 美丽 真(2)高兴地 草地 在 唱歌 我们 跳舞 上(3)什么 你 的 时候 快乐 知道 是 节日 3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1)小明在吃饭。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样吃饭?)(2)轮船在航行。 (什么样的轮船?什么地方?怎样航行?) (3)汽车在行驶。 (什么样的汽车?什么地方?怎样行驶?)三 阅读短文:雨停了,天晴了,太阳从云层里出来了。在这大草原上,雨过天晴,太阳一晒,蘑菇就长出来了。你看,这草多么绿、多么密、多么嫩啊!你看,这花儿多么鲜艳、多么香、多么漂亮啊!就在这花丛中找找,找到了!多么大的一个蘑菇圈!它们就像天上的“锅底星”一样,白白亮亮的,一个

7、挨着一个,在草丛中成了一个圆圈儿。草原上的蘑菇都这么小的,叫蘑菇圈。草原上的鲜蘑菇,香着哩!听说,草原上的蘑菇往南运,用车载,鸟儿门都跟着车子飞;用船装,鱼儿门都跟着船儿游;用马驮,百兽都跟着马儿跑采呀,轻轻地,一会儿,咱们都能采满一篮子。回去用麻线穿上,晾在屋檐下,连蜜蜂、蝴蝶都会飞来。四 说说写写:三月八日是妇女节,你和爸爸会如何商量为妈妈庆祝节日?写出把你们的对话。爸爸: 我: 爸爸: 我: 爸爸: 我: 附:幼儿唐诗 300 首(文本 精选)根据爸爸妈妈的记录,1 岁半前我会被的唐诗有 20 多首,不过有些后来慢慢忘记了,有些唐诗至今还留下一些印象。适合 2 岁前幼儿背诵的唐诗很多,2

8、 岁之前我会背的唐诗有:春晓、闵农、静夜思、游子吟(孟郊) 、离离原上草(白居易草) 、下江陵、登鹳鹊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出塞(王之涣) 、枫桥夜泊、渭城曲(王维) 、回乡偶书(贺知章) 、鹿柴、赠汪伦、清明诗等。下面是一些适合幼儿背诵的唐诗,都是我 2 岁前学习过的,虽然现在有些已经不能背诵下来了,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印象,有些诗歌还会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下面幼儿唐诗 300首(文本)的内容选自电子书唐诗 300 首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幼儿唐诗 300 首(文本 精选)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

9、林,复照青苔上。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弹琴 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10、,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 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关山月 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

11、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凉州词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乌衣巷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渭城曲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