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核技术及应用考研必读的经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4018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核技术及应用考研必读的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科院核技术及应用考研必读的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科院核技术及应用考研必读的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科院核技术及应用考研必读的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科院核技术及应用考研必读的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科院核技术及应用考研必读的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核技术及应用考研必读的经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写在前面的话从去年四月起正式开始考研复习到今年四月初被中科院录取,在这整整一年的考研备考生活中,我经历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学习的、生活的、人生的。相比茫然的高考而言,考研是一次更加综合的大型考试,在这考研的一年中,你需要善于自己解决问题,又需要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且这是一次为了自己的明确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对今后的人生有很大意义,也许说的有点冠冕堂皇,但至少我体会到了。我平常学习不错,总是大考达不到理想的程度,中考我归结为心态不好,高考我归结为信心不足,在考研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发现并且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此我很感谢这一年中为我指点迷津的家人,给过我建议和帮助的老师,以及不断支

2、持关心和鼓励过我的同学朋友们,我也很欣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还有,关于这个分数,需要说明一下:由于北京的批卷相对比较严,不过我这初试第一的分数也说明水平不是盖的,在这一年中还是有许多心得的。现在,静下心来回想一年的学习经历,同时借鉴网上的考研经验,我把自己的复习安排、心路历程和学习方法总结出来(如有雷同必为经典) ,希望对后来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关于考研的选择大三下学期,对很多人来说都应该是大学期间最纠结的一段时间了,因为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了:保研、考研、出国或者工作。关于出国,其实我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至少本科和硕士期间是没有的,对出国方面我也不太了解,这里就不误

3、人子弟了。关于保研,这是一个学校选择的问题,我会在后面谈到。其实关于工作的问题是我当初最纠结的问题,因为本科生去核电站工作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不过去设计院学历是不够了) ,而且和研究生差别不大,就这个选择我也曾咨询过很多人,但一直难以决定。然后 3 月下旬,中广核开始校园联合培养的招聘,来得很突然,当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稀里糊涂跟着大家去投简历面试了。本科成绩还不错,广核对我们专业也比较照顾,二面也顺利通过了,一时也信誓旦旦的认为自己会告别学生时代提早走上工作的道路了。但是家里就很反对去核电站工作,坚决支持读研,最终我还是被拦下来了,没有参加体检,乖乖准备考研去了。虽然招聘纠结了我十几天,但还

4、是有不少收获,经历了这件事,我也成长了不少,或多或少明白了自己需要走什么样的路。其实我很感谢家人当时把我拦了下来,当时的自己完全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和很多人相比自己也不具备工作的能力,读研对我来说应该是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此次过后,一方面积累了一些面试经验和很多有用的材料,另一方面也坚定了考研的决心,这个决心也一直坚持到了考研的最后一天。3、关于学校的选择有了考研的决心,还差一个考研的目标,对于学校的选择,其实是一个很个人的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学校的排名、专业的排名、导师的选择、个人的喜好,还有家庭、地域等等。关于学校的选择,我觉得不是要选一个最好的学校,而是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5、尽早的树立目标,对考研还是很有帮助的。有很多人到九月都难以确定,一直说先复习着,到时候再决定,如果不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雄心壮志的话,这种茫然是很影响自己的决心和毅力的。广核应聘结束以后,我就树立了考中科院核应用的目标,一直坚持到现在,也从来没有后悔过。也有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不保本校,你考这么多为什么不去清华上交啊(我们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就是清华西交上交了) 。首先,学校的选择要分情况讨论,对于像我们这种不是很广泛的专业,就应该注重专业的排名多些,而像那种是学校就有的比较泛的专业,也许注重学校排名更占优势。我还觉得,在学校等级差不多的前提下,如果能够跟一个很牛的导师,以后就会有很多深造或者工作的好

6、机会,排名神马的就浮云了。其次,很多人选择考清华北大,我以前也有考虑过,不过确实很担风险,我也咨询过新祥旭老师的意见,人家说,除非你是非清华北大不上的,否则不要轻易选择。确实,我清华核工的同学说他们保研的比例占到 80%,把外校考研的比例压得很小,如果具体到专业方向的话,好多专业一般也就两三个名额,还有一堆人去竞争。而且清华很注重科研的经历,我这方面是个空白,如果真去考清华了,专业课可能很难,估计也没这分数了(大家也就不会看到这个考研经验了,呵呵) 。总之对我来说,考清华是个很不靠谱的选择。最后,关于保内,你得需要知道你想学什么,甚至具体到什么方向(不过这可以晚点确定) 。我是华北电力大学核电

7、专业的第一届,我想学习的热工水力方向很多科研条件不太具备,而中科院这方面比较强大。另外,像工科很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个需要提前了解好,我们和中科院培养目标比较接近,但跟清华相差很远,上交就不了解了(主要是我也没去了解,不太喜欢去上海其实) 。综上所述,经过各种纠结的比较和多方的建议,最终选择中科院,跟着一个很好的老师,目前看来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的选择好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三、初始准备以下根据时间顺序写下本人在考研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基于以下两点特殊性:1、首先在于我们的课程比较多,大三下和大四上还有许多重要的专业课,也不能全逃,所以

8、有时候复习进度比较慢,大家根据自己情况调整吧。2、虽然元旦至考前只有几天学习时间,但依然非常重要,这个时候更不能松懈,否则功败垂成。我的考研是在一月七八号,是这几年中最早的了,复习计划中一月可利用的太少,后来时间紧迫得有点超出我的预期了,大家到时候应该好好计划,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其实在三月以前我也有看数学课本和背单词,不过战线拖得太长,反倒效果不太好,三月底四月初开始就不错。在九月以前,只需要学习英语和数学,政治和专业课不着急。由于大三下有许多重要的专业课,所以我只能抽出剩余时间去图书馆自习了。四月初到七月底的阶段应该是整个考研最痛苦的阶段了,因为这个时候最茫然,而且基本上什么都不会,这一阶

9、段最重要的就是贵在坚持了。我自习的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数学,先把课本全部看一遍,之前寒假有看过一些,大约四月底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本看过一遍,当时也把所有课后题亲手做过一遍,现在想来其实没有太大必要,课后题和真题还有很大差距,而且题目方法重复比较多,最好有本答案书,把同类型的题目挑一些有代表性的亲手做一做,如果花很久想不出来思路就别耗着,对着答案看看,这个时候在课本阶段赶赶进度还是比较重要的,重点应该在复习全书的学习上。课本看到五月中旬(时间不要拖得太久,中间可以适当赶一赶) ,然后开始看复习全书。我当时用的是陈文灯的数学一,因为难度比较大,也耗了我很长时间,第一遍看完到

10、就七月底了。很多人也用李永乐的,至于比陈文灯的简单多少我没有看过也说不准,不过关键在于自己而不是使用的资料,两本书都是考研数学的权威了,不过陈文灯里的四五章的证明和不等式部分还是值得一看的。根据陈文灯的分章,高数十三章,线代六章,概率七章,我的复习顺序是看一章高数,再看一章线代,看一章高数,再看一章概率,如此循环,可以使三门课同时复习,应付数学知识点太多的问题,使自己对各个科目都有印象。一般情况下,看复习书的时候,你的高数课本应该是基本忘光的,不用担心,这很正常,不过线代概率还有些印象,看高数的章节前先把课本大概浏览下再开始。复习书的题目相对就比较接近真题了,陈文灯的大部分题目我是不会做的,基

11、本上是看着答案熬过来的。这个阶段的英语需要不断的背单词,背单词方法五花八门,不再赘述了,单词需要不断反复记忆,记了忘,忘了记,如此持续到十二月左右。刚开始词汇量难以应付阅读,所以阅读看不太懂(其实看懂了也做不对) ,但还是要硬着头皮做,阅读我使用的是曾鸣张剑黄皮书系列的阅读理解 150 篇,分成基础训练和提高冲刺两本,非常经典的阅读训练书,在此力荐(听说胡敏的和星火的不太靠谱) 。尽管该书号称唯一与真题难度相当的考研阅读书,但是难度其实还是胜于真题的,首先文章长度超过 500 字(真题 400 多) ,而且选项比真题的要更纠结,但是作为训练之用还是很好的。在七月以前每天坚持做一篇,不需要限时,

12、做完后把做对的和不对的题目的讲解都要看一遍,文章也要对着人家的翻译再看一遍,大约一篇阅读一个多小时时间学习。期间难免有几天没时间或者不想做,不必强求,有时候错得真会把你气到想撕书,只能隔天再看讲解了。关于英语,做个说明:考研英语与四六级有很大差别,四六级注重词汇量和阅读速度,考研英语重点在阅读,追求你对文章的理解,需要你慢慢读透文章,来辨析一些比较微妙的错误(有点像高考语文中的科技文阅读) ,而且词汇不应该成为阅读的障碍。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做题都是次要的,关键看人家的讲解是怎么分析这些选项的,有时候一篇文章错到四个都有可能,希望大家不要泄气,我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另外有些同学先做真题找差距,我觉

13、得看看题型还可以,但真正做就太不妥了,一定要先做练习有了提高再做,否则真题也就十几套先做了就太浪费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由于是考研最初的阶段,每天都会有很多收获,动力还是蛮大的,不过也许是习惯了,这种劲头慢慢就不起作用了,而且六月的时候一般大家都有很多考试,这个月心态其实就很松了,起床开始变得困难,学习时间也有所减少,需要自己慢慢去适应调整和克制,我当时除了中午回宿舍午休,下午吃过饭也会回去小玩一下,但是一定要计划好,别搞得后来的进度太紧张。暑假的七八月,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内,不会有课程和考试的打扰。我选择留在学校学习,家里实在没有学习的氛围,还好图书馆开门,学校人也不少,

14、食堂和图书馆还是挺热闹的:打饭是要排队的,自习是要占位的,教室空调免费的,就是晚上热得不是你想睡就能睡的。七月上旬,依旧延续前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中旬的时候,去上了政治强化班。我报的是新祥旭的辅导班全程,报名比较早优惠了不少钱,我觉得性价比相当高了。一般辅导班都会有暑假和秋季两种强化班(强化班就是把人家发的复习全书的知识点讲一遍) ,因为考研政治的复习是从十月开始的,如果上暑假班的话到十月必定忘光,不过上秋季班(国庆七天)的话上课地点离我们学校比较远,最终就选择在我们学校上课的暑期班了。后来觉得其实上不上强化班都是次要的,上课也只是跟着老师划线,复习书很难看一遍,最后还是得自己看。两个班次差别也

15、不太大,就看哪个比较方便了。这七天课上的真是高强度了,每天精神集中八个多小时听讲,天天还得跋涉去上课地点,反正也挺累的,晚上基本上就不去图书馆了。强化班结束后,继续开始数学和英语的学习,恢复之前的安排。在七月二十几号的时候,陈文灯复习书第一遍正式结束,之后回家呆了五天,没有学习,八月一日再次回到学校。这时数学复习书开始看第二遍,其实之前不会的好多依然不会,也很正常不用太担心,其实总会有一些潜移默化的进步在其中。把不会的用蓝笔圈起来(之后第三遍再用红笔圈) ,这一遍就按高数线代概率的顺序进行,不交叉。这一轮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至八月底。八月的英语任务开始复杂起来。英语这时候应该是有点提高了,

16、需要开始向九月做真题过渡了,我把英语学习时间也从晚上调到了下午。当时还买了本高教出版的考研阅读理解新题型与翻译专项训练来先熟悉新题型和翻译(这两种题型之前应该是没有见过的,但是只看其中的练习题,不要做真题部分) ,完型找几篇试一试练练手就行(完型不需要单独买书了,当时也买了本黄皮书都没怎么做,浪费了,网上找几篇打印就行了) ,新题型、翻译、完型和阅读这些同时进行,这时候做阅读可以尝试一次性的多做几篇,慢慢加量来适应一下强度(这个时候已经有 100多天了,其实那 150 篇还有很多剩余,这时候加加量正好) ,并且限限时间,比如四篇阅读加一篇新题型,每篇控制在 20 分钟左右。8 月 31 号,我对暑假的学习收获做了总结,对之后的四个月做了一个长期的规划,总结出自己完成了哪些学习任务,给自己些鼓励,之后还需要进行哪些任务,同时摆正自己的心态。这样的总结非常重要,我之后还有几次,尤其后来四门课同时进行的时候,有时候真的乱了阵脚,及时发现心态或者进度的问题及时解决,才可以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暑假或者暑假前还可以干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查查你想考的学校的去年的招生目录,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