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主题的含义和作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3653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主题的含义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文主题的含义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文主题的含义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文主题的含义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主题的含义和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文主题的含义和作用 http:/ 加入收藏 一、公文主题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主题,是指作者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在公文中,行文机关,也就是法定作者的意图和目的,都是通过主题得以传达和实现的。 主题有多种名目,如中心思想、中心意思、主题思想、主旨,如果是议论性的文章,还可以叫做中心论点和基本论点。 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中,古人对文章的主题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不过,古人表达这一概念时所用的词语不是“主题”,而是“ 意”或“旨”。早在南朝宋代,范晔就对 “意”和“旨”发表过这样的言论: 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范晔:狱中与诸甥

2、侄书,见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1 20 页。 晚唐诗人杜牧和清代哲人王夫之有关立意的言论,更是频繁被人引用: 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 ,是言愈多而文愈乱,如入 ,纷纷然莫知其谁,暮散而已。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 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杜牧:樊川文集答庄允书 。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下。 这些文字都强调了“意”或“旨 ”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清代的刘熙载则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了主旨与全文的关系: 凡作一篇文,其

3、用意俱要可以一言以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 也。主脑既得,则制动以静,治烦以简,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如兵非将不御,射 非鹄不志也。刘熙载:艺概经义概。 刘熙载的话如果用于文学创作,其合理性颇可疑红楼梦的“主脑”恐怕就很难“一言以蔽之”。不过,他这话用于揭示公文中主题的特征,是十分准确的。 结合古人的论述和当今的实践,我们把公文的主题作如下阐释: 所有的公文都必须有主题; 主题是公文表现的思想观点、意见态度,是明确的理性认识; 公文一事一文的特点决定着其主题是集中、单一的。 二、公文主题的作用 (一)主题决定着公文的价值 一篇公文,能否对事物或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能否

4、合理地处理事件、解决问题,能否以深刻的理性认识启发读者、教育读者,这些是衡量其价值的标准。而这一些,都主要取决于公文主题是否正确、深刻。 正确是对公文主题的启码要求。所谓正确,就是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符合科学规律,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具体说,要能够肯定先进,否定错误,把握现实,预测趋势。 深刻是对公文的高标准要求。公文的主题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判断上,而应该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应该站得高、看得远,见凡人之所未见,发凡人之所未发 。 (二)主题是公文的灵魂和统帅 一篇完整的公文,由五个要素组成: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在这五个要素中 ,主题占据核心地位

5、,它是五个要素中的灵魂和统帅。 1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 与一个事件、一个问题密切相关的事实材料和观念材料都是十分丰富,甚至是不可穷尽的。 这些材料,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完整,有的散乱;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典型, 有的一般。那么,哪些材料应该选用,哪些应该舍弃?哪些材料详用,哪些材料略用?这一 切,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作决定。 2主题支配公文的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就是文章结构的安排。一篇文章总要有脉络、框架,要有层次、段落,要有开头、 结尾,要有过渡、照应。这一切究竟如何安排,取决于主题的支配作用。表面看起来,主题 是内容,结构是形式,但是二者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和内在统一性。主题作为一个思

6、想认识 ,它如果呈现纵向深入的形态,文章必然要安排成递进式结构,否则无法完成对它的表现; 它如果呈现横向拓展的形态,文章必然要安排成横式结构,否则也不可能有效传达出主题来 。 3主题制约着公文的表达方式 公文写作的表达,或者是摆事实,或者是讲道理,或者是作解说。摆事实用叙述,讲道理用议论,作解说用说明。这些表达方式,实质上都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摆事实是用实践证明主题;讲道理是用判断、推理的方式来揭示规律;作解说是用科学知识来证明主题的正确性。一个特定的主题,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因此,主题制约着表达方式的选择。 4主题影响着文章的遣词造句 古人有“言授于意” 的说法,意思是语言的运用要由思想内容来决定。一方面,思想要以语言的方式存在,没有词汇,就没有概念;没有语句,就没有判断和推理。另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有什么样的思想,也就必须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来传达。这道理是十分明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