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塾】【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3649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塾】【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名塾】【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名塾】【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名塾】【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名塾】【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塾】【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塾】【2011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北京中考说明语文部分】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为依据,以 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北京市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二、考试内容和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 3500 个常用汉字,其中 3000 个左右会写。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3)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

2、探究。(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8)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0)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1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3、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2文言文阅读(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见附录三)(2)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3)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见附录四)(三)写作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4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四)综合性学习1依据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料,完成

4、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简单方案的设计。2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初步的认识。3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语文实践问题。三、试卷结构(一) 试卷分数、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二) 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基础 积累 约占 30 分理解 感悟 约占 40 分文言文阅读 (约占 10 分 )现代文阅读 (约占 30 分 )表达 交流 占 50 分(三) 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较易试题 约占 60 分中等试题 约占 36 分较难试题 约占 24 分(四) 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选择题 约占 12 分填空题、简答题等 约占 58 分写作题 占 50

5、 分四、附录 附录一现代文文章示例1 春 朱自清2 背影 朱自清3 藤野先生 鲁迅4 散步 莫怀戚5 范进中举 吴敬梓6 故乡 鲁迅7 孔乙己 鲁迅8 变色龙 契诃夫9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10 苏州园林 叶圣陶11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12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13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14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15 沙家浜 汪曾祺16 龙须沟 老舍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1 叔向贺贫 国 语2 曹刿论战 左传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 鱼我所欲也 孟子5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6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7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8 陈涉世家 司马迁9 出师表 诸葛亮10 桃花源记 陶渊

6、明11 三峡 郦道元12 与朱元思书 吴 均13 陋室铭 刘禹锡14 师说 韩 愈15 小石潭记 柳宗元16 捕蛇者说 柳宗元17 活板 沈 括18 醉翁亭记 欧阳修19 岳阳楼记 范仲淹20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21 读 传 王安石22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23 核舟记 魏学洢24 口技 林嗣环附录三古诗文背诵篇目1 曹刿论战 左传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3 论语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4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陶渊明5 陋室铭 刘禹锡6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乃记之而去。 ”) 柳宗元7 岳阳楼记 范仲淹8 蒹葭 诗经9 观沧

7、海 曹 操10 饮酒 (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12 使至塞上 王维1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14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15 望岳 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18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1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20 泊秦淮 杜 牧21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22 登飞来峰 王安石23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24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25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26 游山西村 陆 游27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28 过零丁洋 文天祥29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30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31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附录四 作家作品陶渊明 王维 李白 杜甫 白居易刘禹锡 柳宗元 范仲淹 欧阳修 王安石苏轼 辛弃疾 马致远 吴敬梓 鲁迅老舍 朱自清 郭沫若 契诃夫诗经 左传 论语 孟子 战国策水浒传 西游记 朝花夕拾附录五 词语表两字词语:(800 个)1 爱戴 爱慕 安抚 安排 安适 安稳 安详 安置 暗礁2 暗示 遨游 熬夜 傲骨 傲慢 傲然 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