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2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32726111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2011烟台高三调研)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 t,刹车位移为 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出()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C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D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答案 ABC解析 因汽 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有 x at2 t,可以求12 v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 a、平均速度 ,B、C 正确;又 vat ,可求v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A 正确; 因不知道汽车的质量,无法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D 错误2(2011宁波模拟) 物体从 A 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 B 点时恰

2、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两次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答案 C解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最大速度 vm相等,所以平均速度 相等 ,故 C 正确物体的位vvm 02移一定,其运动情况可能是图中的三种情况,所以物体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加速度的大小、所用时间的关系不能确定,故A、B、D 均错误3(2011天津)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x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 1s 内的位移是 5mB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C任意相邻的 1s 内

3、位移差都是 1mD任意 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m/s答案 D解析 由 x5tt 2和运动学公式 xv 0t at2知12v0 5m/s,a2m/s 2t1s 代入 x5tt 2知 x16m.故 A 错误前 2s 内的位移 x214m, 7m/s.故 B 错误vx2t2据 x aT2,知任意相邻 1s 内位移差 x2m,故 C 错误据 vat,知任意 1s 内速度增量为 2m/s,故 D 正确4(2011武昌模拟)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 3s 内的位移为 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 3s 末的速度一定是 6m/s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 2m/s2C物体在前 5s 内的位

4、移一定是 25mD物体在第 5s 内的位移一定是 9m答案 C解析 考 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根据第 3s 内的位移为 5m,则 2.5s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 5m/s,2.5s 时刻即为前 5s 的中间时刻,因此前5s 内的位移为 sv t 5m/s5s25m,C 项对 ;由于无法确定物体在零时刻的速度以及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故 A、B、D 项均错5(2011庆阳模拟) 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 1 秒内和第 2 秒内的位移分别为 3m 和 2m,那么从 2 秒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A1.5m B1.25mC

5、1.125m D1m答案 C解析 由 x2x 1aT 2得:a m/s21m/s 2,由x2 x1T2 2 31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1 秒末的速度为 v1 m/s2.5m/s,故从 1 秒末开始,汽车还能继3 22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x m3.125m,那么0 v212a 0 2.522 1从 2 秒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3.125m2m1.125m, C 正确6(2011黄冈模拟) 一质量为 m 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 2s 内的位移是最后 2s 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最开始 1s 内的位移

6、为 2.5m,由此可求得( )A滑块的加速度为 5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 5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 3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 4.5m答案 CD解析 根据 题意可知,滑块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其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运动的总时间为 t,加速度为 a,设逆运动最初 2s 内位移为 s1,最后 2s 内位移为 s2,由运动学公式有 s1 a22;s2 at2 a(t2) 2;且12 12 12s22s 1;2.5 at2 a(t1) 2.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解得正确选12 12项为 CD.7(2011皖北协作区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物块质量为 m,从

7、某点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 A、B、C 三点,到 O 点时的速度为零A、B 、C 三点到 O 点距离分别为 x1、x 2、x 3,时间分别为 t1、 t2、t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vBvC,所以 ,故 A、B 均 错误x1t1 x2t2 x3t3物体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作从 O 点开始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x at2,所以 ,故 C 正确,D 错误12 x1t21 x2t2 x3t238(2011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为 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 v、加速度 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

8、零、加速度为 a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要使甲、乙相遇两次的条件是()Aa 1 Ba 1a2 且 s Da 1a2 且 ss a2t2,两式 联立可得:sa1,则定有乙再次追上甲的结果,即甲、乙相遇两次,故正确答案为 B. 二、非选择题9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 5s 速度达到4m/s 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了 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 4s停在井口,则矿井的深度为_m.答案 98解析 匀加速上升 时 h1 t110m;匀速上升时v2h2 vt280m;匀减速上升时 h3 t38m.所以 矿井的深度v2hh 1h 2h 398m.10(2011湖北八校

9、模拟)假期中,小芳乘坐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她用身边的器材测量火车的加速度小芳的测量过程如下:她一边看着窗外间隔 100m 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她观测到她所在车厢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 12s,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 22s.请你根据她的测量情况,求:(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0.152m/s 2 (2)10.8m/s解析 (1)火车从第一根路 标到第二根路标的过程,位移为s1100m ,时间为 t112s,中 间时刻速度v1

10、s1t1火车经过第二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过程,位移为s2100m ,时间为 t210s,中 间时刻速度v2 a s2t2 v2 v1t12 t22解之得 a0.152m/s 2(2)由运 动学公式得,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速度v3v 2at22v310.8m/s11(2011镇江模拟) 汽车启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汽车启动的快慢用车的速度从 0 到 20m/s 的加速时间来表示,这个时间越短,汽车启动的加速度就越大表中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启动的快慢/s(020m/s 的加速时间) 最大速度(ms1 )甲车 8 30乙车 4 40现在,甲、乙

11、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车头向着同一个方向,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相距 110m,甲车先启动,经过一段时间t0 乙车再启动若两车从速度为 0 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都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乙车开出 8s 时两车相遇,求:(1)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甲车先于乙车启动的时间 t0.答案 (1)270m(2)7s解析 (1)设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分别为 a1、a2 ,加速行驶的最大路程分别为 x1和 x2.因为 vv 0at,由表格数据得:a12.5m/s 2 ,a25m/s 2由 v2v 2ax,得:x 1180m,x 2160m20由题意知在乙车刚好加速完毕时两车相遇,而甲

12、车要与乙车相遇需行驶 x2110m270m,路程大于 x1,说明甲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行驶了 180m,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 x 90m(2)t0 8s7s.vm 甲a1 xvm甲12(2011无锡模拟) 如图所示,长 12m 质量为 50kg 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 50kg 的人立于木板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当人以4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木板的右端时,立刻抱住立柱(取g10m/s 2),求:(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人在奔跑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

13、间答案 (1)200N,方向向右(2)2m/s 2,方向向左(3)2s解析 (1)设人的质量 为 m1,加速度 为 a1,木板的 质量为 m2,加速度为 a2,人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Ff,木板对 人的摩擦力为 Ff.则对人有:F fF fm 1a1200N,方向向右(2)对木板受力分析可知:F f (m1m 2)gm 2a2,则:a 2Ff m1 m2gm2代入数据得:a 22m/s 2,方向向左(3)设人从左端跑到右端的时间为 t,由运动学公式得:L a1t2 a2t212 12则:t2La1 a2代入数据解得:t2s13(2011南昌模拟) 如图,一滑块通过长度不计的短绳拴在小车的板壁上,小

14、车上表面光滑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 2s,细绳断裂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滑块相对小车前3s 内滑行了 4.5m,后 3s 内滑行了 10.5m.求:(1)小车底板长是多少?(2)从小车开始运动到滑块离开车尾,滑块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答案 (1)12.5m(2)12m解析 设 小车加速度为 a.断裂时,车和滑块的速度为:v1at 12a绳断裂后,小车的速度为:vv 1at小车的位移为:x 1v 1t at212滑块的位移为:x 2v 1t前 3s 时间内:xx 1x 2 at24.5m12a 1m/s 2,v12m/s2xt2设后 3s 小车初速度为 v 1,则小车的位移为:x 1v 1t at212滑块位移为:x 2v 1tx 1x 23v 14.5m3v 110.5m解得:v 1 4m/s由此说明后 3s 实际上是从绳断后 2s 开始的,滑块与小车相对运动的总时间为:t 总 5s(1)小车 底板 长为:lx 车 x 滑 v 1t 总 at v 1t 总 at 12.5m12 2总 12 2总(2)滑块 相对 于地面移动的总距离为:x 滑 at v 1t 总 12m.12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